中國海油:前三季度業績飄紅,高質量發展動力強勁
10月28日晚間,中國海油(600938.SH)披露前三季度業績并舉辦業績說明會就市場關心話題進行交流。
得益于有力推進增儲上產和成本管控,在同等國際油價下,中國海油凈產量和歸母凈利潤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9.5%,達人民幣1166.6億元;公司凈產量達542.1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上漲8.5%,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為全年生產經營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亮麗的業績背后,中國海油正以實干實績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海油篇章。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國家對央企高質量發展提出新要求,對上市公司的創新力、核心競爭力、市場影響力提出新期待。與此同時,中國海油長期投資價值及市值管理成效獲得資本市場高度認可,期內,榮登2024年《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榮獲上市公司天馬獎、最具投資價值獎、最佳公司董事會、最佳投資者關系企業、金信披獎等諸多榮譽。
前三季度增儲上產為全年增長達標奠定基礎
前三季度,公司國內外凈產量大幅增長,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實現凈產量542.1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8.5%。其中,中國凈產量達369.2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上升6.8%,主要得益于渤中19-6和恩平20-4等油氣田產量貢獻;海外凈產量172.9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上升12.2%,主要得益于圭亞那Payara項目投產帶來的產量增長。
參考公司2024年初提出的2024年700—720百萬桶的生產目標,公司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目標的75.29%—77.44%,已超額完成階段目標,為實現全年生產經營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再次驗證公司的高成長屬性。
今年第三季度,石油市場方面,北半球駕駛旺季支撐價格一度漲至87.43美元/桶,隨后石油需求季節性回落,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轉弱,國際油價震蕩下行。盡管地緣政治頻繁影響油氣市場,但長期而言,產油國成本影響下,國際油價中樞存在底部支撐,在公司產量成長性的前提下,中國海油的長期收入保持穩定增長有較高實現預期。
中國海油管理層表示,國際油價受供需關系、地緣政治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公司將以自己確定性的工作去應對油價不確定性的風險,堅持有效益的產量增長,堅持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堅持降本提質增效。
儲量的持續增長是公司發展的基石。勘探方面,前三季度公司共獲得9個新發現,成功評價23個含油氣構造。其中,中國海域獲得新發現文昌10-3東,展現了珠江口盆地西部中深層天然氣良好勘探前景;南海北部灣盆地探獲千方井——烏石16-5構造,有望成為中型規模油田;成功評價曹妃甸23-6,該構造有望成為大中型油田。今年8月,中國海油“南海萬億大氣區”建設從藍圖走向現實,提速達成目標。
新項目密集投產展現公司產量增長潛力。前三季度公司計劃投產的重點新項目中,7個已順利投產,其他新項目穩步推進。渤中19-2油田開發項目采取工程建設標準化和智能化建設舉措,較非標準化應用項目工程建設提速27%;深海一號二期天然氣開發項目是中國首個深水高壓項目,應用中國海油首創的“由深向淺”“新老結合”開發模式,形成7項世界首創技術,實現經濟高效開發等;中國海上首個綠色設計油田—烏石23-5油田群開發項目將有力地促進中國海油綠色低碳發展。此外,中國海油渤海首口超深井-渤中19-6凝析氣田D1井深達6088米,產油當量約6300桶;珠江口盆地荔灣4-1構造超深水海域天然氣井測試日產天然氣無阻流量43萬立方米,標志著中國超深水碳酸鹽巖領域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海油始終秉承健康、安全和環保(HSE)核心價值理念,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風浪與大潮中搏擊。得益于長期以來對安全環保的高度重視、成熟的防臺預案及“臺風生產模式”規模化應用,公司在三季度內成功抵御南海區域超強臺風“摩羯”和1949年以來登陸上海的最強臺風“貝碧嘉”,確保油氣田生產經營穩步運行,減少臺風期間產量損失。
在新階段圍繞更高成長目標提質增效
當前,地緣局勢的動蕩使得能源獨立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三桶油”“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七年行動計劃” 也將于明年到期,實施油氣增儲上產是保障油氣領域底線需求的有力實踐,中國油氣產業下一輪發展戰略也有望啟動,預計政策將驅動各油氣公司沿著更高產能目標向前進發。
中國海油始終聚焦主業夯實根基,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升級行動,不斷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切實履行上市公司責任和義務,積極傳遞公司價值,維護公司市場形象,積極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投資價值提升,增強投資者回報,今年8月,中國海油制定并發布了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該方案聚焦資產創效能力、提升投資者回報水平、培育新質生產力、高質量信息披露、公司可持續發展及公司治理六個方面。
科技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中國海油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公司統籌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一方面以“穩定老油田、加快新油田”為方針,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強基工程,推動老油田精細挖潛,保障在產油氣田穩產增產;另一方面,公司爭當深遠海風電領軍者,大力推動海上風電與油氣生產融合發展,持續提高綠電替代水平,并積極推動CCS/CCUS產業化,培育布局綠色、低碳的新興產業增長點。
中國海油首席執行官及總裁周心懷表示:“前三季度,面對外部復雜環境,中國海油全體員工擔當作為、共同努力,公司凈產量和凈利潤均創歷史同期新高。第四季度,我們將繼續錨定年度目標不動搖,奮力完成全年生產經營任務?!?/p>
產業景氣回升,深耕上游深耕海洋奠定毛利增長空間
2024年9月,美聯儲宣布了近4年來的首次降息,進入新一輪降息周期,這有利于以美元計價的各類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在國內,9月下旬以來,國家多部委陸續宣布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攬子增量政策,對房地產和消費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促進措施。多家券商認為,隨著政策落地,終端需求修復或帶動石油石化行業景氣度回升。
例如,國聯證券石油石化行業專題研究報告指出,板塊整體估值處于歷史相對低位,伴隨近期政策的落地實施和央行降準降息,各類產品的終端需求有望修復,進而帶動行業估值和基本面修復,推薦關注上游優質資源且高分紅的中國海油等標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油價環境下,原油勘探開發具有較高的毛利率。無論是國際石油巨頭,還是國內“三桶油”上市公司,聚焦油氣勘探開發的板塊都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尤其是中國海油在中國海油集團內負責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生產業務的板塊,聚焦于油氣產業鏈上游。
當前,全球油氣勘探開發已經從常規轉向非常規、從陸上轉向海上、從淺海轉向深海,特別是深海正在成為油氣勘探開發重點領域。以中國海油集團披露的數據,集團實現原油產量連續5年保持增長,增產量在國內原油總增量占比一步步突破50%、60%、70%,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更是達到80%以上,鑄就了我國原油產量重上2億噸并保持穩產的重要能源增長極。
得益于對成本管控的高度重視并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控體系,中國海油具備行業領先的桶油盈利能力,在保持產量穩步增長的同時,追求發展規模和發展效益的雙贏。公司堅持將項目源頭降本與生產過程管控相結合,完善成本管理指標體系,加強關鍵領域技術創新,提高投資效率,降低油氣田運行成本。
行業新周期下,公司成長潛力獲得券商聚焦
受多種因素影響,今年下半年以來,A股石油石化板塊一度進入調整區間。但得益于優異的中期業績和穿越周期的成本管控能力,公司2024年半年報贏得20多家券商研究所推薦并看好未來增長;加之國內多項重磅政策組合引爆市場情緒,公司股價強勢反彈。
華安證券10月21日研報認為,近年來,中國海油持續踐行積極的資本開支以保證增儲上產戰略目標的實現,堅持增儲上產,布局全球的戰略,自2016年起資本持續增長,過去8年公司資本開支CAGR達13.01%。在持續資本開支保障下,公司儲量與產量增長速度行業領先,已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2024—2025年產量目標較上年指引大幅提升。
華安證券預計公司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94.49億、1598.93億、1720.77億元,同比增速為20.7%、7.0%、7.6%。對應PE分別為9.04、8.45、7.86倍,維持“買入”評級。
10月23日,光大證券在石油化工行業2025年度投資策略中指出,油氣高景氣、國企改革持續推進、低利率背景下,高股息資產投資價值凸顯,持續看好上游及油服板塊。中國海油堅持勘探開發一體化,加快儲產轉化步伐,2023年多個重點項目于年內成功投產,超過40個項目處于建設當中。2023年公司獲得并評價多個大型油氣田發現,領域性勘探取得戰略突破。
光大證券指出,公司堅持增儲上產,將聚焦尋找大中型油氣田,持續夯實增儲上產資源基礎,堅持穩油增氣、向氣傾斜,穩定渤海,加快南海,拓展東海,探索黃海,做強海外,持續推動公司油氣產量保持增長。在半年報點評中,光大證券認為公司上半年業績優異,預計公司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57億、1582億、1639億元,折合EPS分別為3.06、3.33、3.45元/股,維持對公司的“買入”評級。
在追求有效益的產量增長的目標下,中國海油價值創造能力將持續鞏固,作為中國股市少有的高股息、高成長的股票,贏得機構投資者繼續加碼。近期基金公司陸續披露三季報,其中東方紅資產在三季度對公司增倉295.5萬股,截至9月末持有公司4984.2萬股,按持倉市值計算為第一大重倉股。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中國海油:前三季度業績飄紅,高質量發展動2024-10-29
- “成年禮”禮成,第十八屆RISE中國食品產業2024-10-28
- “教育+人工智能”讓大規模個性化教育成為2024-10-28
- 上海黃浦區發布人才服務十大項目2024-10-28
- 全國考古人才振興計劃 將支持100支創新團隊2024-10-28
- 中新教育丨安徽師范大學團隊為高效除草提供2024-10-28
- 南華大學成立科技進步與安全研究院2024-10-28
- 高校學科調整,如何越調越優?2024-10-28
- 研究生教育,走向結構調整與質量提升2024-10-28
- 香港教大舉辦系列分享會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2024-10-28
- 專家學者共議中國語文現代化創新發展2024-10-28
- 錨定長期發展,深化老酒戰略,舍得酒業20242024-10-28
- 部分高校撤銷藝術類專業 “大洗牌”透露什2024-10-28
- 北京教育考試院:未來兩年北京高考語文考試2024-10-28
- 鄉村學校“電腦不能用”非偶發問題2024-10-28
- 西藏阿里:防火安全教育進校園2024-10-28
- 深觀察|博士擴招是高等教育之需,也是國家2024-10-28
- 24所中外高校代表齊聚成都 共商高等教育國2024-10-28
- 2025考研報名本月28日結束 考生還需關注這些2024-10-28
- 教師的心理壓力,誰來紓解?2024-10-28
- 中新教育丨如何加強中小學規范漢字書寫教育2024-10-28
- 多國專家學者在京共探全球教育變革前沿議題2024-10-28
- 廣西培養高素質自然資源人才 200多名選手2024-10-28
- 華東政法大學普通法學術中心打造滬港法律服2024-10-28
- “陽明學堂”在貴州中華文化學院正式掛牌2024-10-28
- 選課“紅黑榜”:成也合格率,敗也合格率2024-10-28
- 明年大中小學普遍開展人工智能應用2024-10-28
- 英集芯三季度歸母利潤增超4倍 歸母扣非凈2024-10-28
- 自然課堂探索生物奧秘2024-10-28
- 風靡韓國,登陸中國 | 韓國國民產品“謂2024-10-28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