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所中外高校代表齊聚成都 共商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
據了解,成都國際友城高校聯盟(下稱友城高校聯盟)于2016年成立,旨在增進友城高校間互動與合作、推動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
開幕式上舉行了友城高校聯盟新成員加入校際項目簽約儀式,韓國仁川大學正式加入高校聯盟。友城高校聯盟中外成員高校數量達到39所。
簽約儀式現場。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供圖
韓國仁川大學國際交流院院長沈珉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加入友城高校聯盟為仁川大學開展更多國際化交流活動提供了平臺。首次來四川的他已與成都體育學院等四川高校的教師進行了交流溝通。“我認為與各國高校建立聯系能夠推動仁川大學的國際化發展,加入友城高校聯盟是一個好的開始。”
在泰國清邁大學副校長彼提彭·友德蒙科勒看來,文化差異性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面臨的挑戰之一,但各類主題交流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消除文化差異可能帶來的問題,因此各國高校加強交流合作十分重要。“比如通過交換生項目到中國留學的泰國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理解中國文化。”
交流活動現場。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供圖
“世界不斷發展、充滿變化,教育也需不斷創新發展。”曾在中國留學的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國立大學副校長古麗扎提·伊薩瑪托娃用流利的中文告訴記者,友城高校聯盟為各國高校提供了互相交流合作的平臺,能夠實現資源整合,形成合力。“希望未來大家(各國高校)能加強學生交換、科研項目等方面的合作。”(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24所中外高校代表齊聚成都 共商高等教育國2024-10-28
- 2025考研報名本月28日結束 考生還需關注這些2024-10-28
- 教師的心理壓力,誰來紓解?2024-10-28
- 中新教育丨如何加強中小學規范漢字書寫教育2024-10-28
- 多國專家學者在京共探全球教育變革前沿議題2024-10-28
- 廣西培養高素質自然資源人才 200多名選手2024-10-28
- 華東政法大學普通法學術中心打造滬港法律服2024-10-28
- “陽明學堂”在貴州中華文化學院正式掛牌2024-10-28
- 選課“紅黑榜”:成也合格率,敗也合格率2024-10-28
- 明年大中小學普遍開展人工智能應用2024-10-28
- 英集芯三季度歸母利潤增超4倍 歸母扣非凈2024-10-28
- 自然課堂探索生物奧秘2024-10-28
- 風靡韓國,登陸中國 | 韓國國民產品“謂2024-10-28
- 政策加力帶動增長加速 一攬子增量政策助力2024-10-28
- 新能源汽車→油潑面、立柱架梁→聯通萬里,2024-10-28
- 助力金融機構走進實體經濟“主戰場”第十八2024-10-28
- 大連重工榮膺2024中國上市公司“ESG百強”2024-10-28
- 度小滿CEO朱光:推理大模型在金融領域的應2024-10-28
- 愷英網絡2024年第三季度營收13.72億 穩居2024-10-28
- 1-9月中國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2%2024-10-28
- 前三季度陜西GDP同比增長4.6% 經濟運行質2024-10-28
- 上海浦東即將納入全國鐵路網 滬蘇通鐵路長2024-10-28
- 中國將牽頭制定抗量子攻擊的通信網絡安全協2024-10-28
- 數字轉型成廣西縣域關注焦點 大數據模型將2024-10-28
- 黑龍江省新增兩條串飛航線2024-10-28
- 中國LED顯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產業集中度2024-10-28
- 吉祥航空新開西安至榆林航線2024-10-28
- 福建屏南:綠色工業向“新”而行 民生改善2024-10-28
- 湖北荊門發力裝配式產業 綠色低碳建設助城2024-10-28
- 城市更新綠色低碳建設交流會在湖北荊門舉行2024-10-28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