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走向結構調整與質量提升
不久前,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網上報名正式開啟,關注者眾。讀研、繼續深造,正成為不少大學畢業生的選擇。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作為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我國研究生教育已累計培養1100多萬名研究生,構筑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高地。
研究生數量的不斷攀升,帶來了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更高要求。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持續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系統部署。
一面是培養規模穩步擴大,一面是人才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為了緩解這一難題,教育部提出,在3年內將培養一批厚基礎、實戰型、能集中解決企業最急迫技術難題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并將加快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優化學科專業的區域布局。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研究生教育的特色發展之路正越來越清晰。
滿足多類型人才培養需求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的《關于下達2023年度審核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顯示,全國133所高校今年共新增83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9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這些新增的學位點主要是專業碩士學位點,主要是為了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于應用型實踐型人才的需求。”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彭湃說。
“碩博學位點的增設和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對于高校吸引優質生源、留住高層次人才以及高校長遠發展意義重大。”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戰軍指出。
“受社會發展階段和教育服務供給能力的影響,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本科教育幾乎就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天花板’了,進一步教育多是在工作場域中進行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育與開放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秦冠英分析。多位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教育內部的橫向和縱向分工更加細化,教育供給能力的大幅提升為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受教育需求提供了堅實保障。與此同時,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等的發展,客觀上對人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研究型大學注入動能
彭湃曾在2018年做過一項研究,發現經費投入和師資規模是研究型大學研究生規模的最佳預測變量,也與培養質量息息相關。“沒有充足、高效的財政資源投入,不可能持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質量。近日,財政部宣布將國家獎學金的名額翻倍并提高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獎勵標準,就是加大資源投入的有力信號。”他說。
“‘以本為本’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貫原則。研究生規模,尤其是博士點的增加,將帶來學科方向的豐富和辦學資源的增量,這一切都有利于本科生培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世奎表示,從行政資源分配來看,主管本科生的教務處通常人員編制遠多于研究生院,而研究生員額的增加也不僅意味著本科生推免指標的增加。“越來越多的高校將本研貫通作為提高人才培養效能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將本研階段作為一個整體來設計培養方案,支持本科生按需選修研究生課程、更早進入課題組參與科研,為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更多的機會。”
彭湃提醒,“對研究型大學或者研究型學科來說,特別需要考慮本科生與研究生培養方案的銜接,遵循研究生培養規律,不能把培養和管理本科生的方法直接移植到研究生身上,不能讓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本科階段要更加突出通識性和基礎性,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階段要突出專業前沿性。專業教育的后置是必然趨勢。”
應用型高校增強內涵建設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碩士研究生增量主要集中在專業碩士學位,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培養應用型高層次人才。按照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專碩招生規模到“十四五”末(2025年)要擴大到占碩士研究生總招生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彭湃指出,應用型高校研究生名額分配應該按照高層次人才的市場需求來進行:市場急需的、國家對科技競爭特別需要的學科專業,應該適當多招。
“宏觀上滿足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需要,中觀上促進院校發展,微觀上滿足人民群眾受教育需要。人才的規模效應可以增強重大急需領域的整體實力,也有助于社會整體文明進步。”趙世奎同時指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需要持續加強內涵建設,避免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同質化。要確保學有所用,增強質量保障。不同學校、學位點要找到特色定位,地方院校要主動承擔面向本地區培養人才的任務。
“研究生培養單位供給的就讀機會本身就包含著對研究生的需求。這是研究生教育區別于其他教育階段的獨特之處。”彭湃指出,研究生培養是科教融合的過程。“研究生不僅是學生,同時還是導師的科研助手,是科研的生力軍和后備力量。通常都要在科研過程中培養研究生,在科研‘用人’中實現科研‘育人’的目標。”
秦冠英提出,高校應更重視研究生培養質量是否符合外部需求:“要破除單一的縱向質量評價,形成特色化的培養模式、差異化的發展定位,讓學生具備匹配相應崗位的能力。”
“近年來,順應科學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國家學位授權點設置實現了較快調整。在總量提升的同時,也要關注結構的優化,對不同學科要有所區別。此外,我國碩士研究生定位與國外存在明顯不同,既有學術學位也有專業學位。在偏應用的學科,發展專業碩士的導向比較明顯;而在基礎學科,發展學術學位博士的導向也很清晰。對于本科生,這一導向有助于明確自身發展方向,提高人才培養的適切性。”趙世奎說。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研究生教育,走向結構調整與質量提升2024-10-28
- 香港教大舉辦系列分享會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2024-10-28
- 專家學者共議中國語文現代化創新發展2024-10-28
- 錨定長期發展,深化老酒戰略,舍得酒業20242024-10-28
- 部分高校撤銷藝術類專業 “大洗牌”透露什2024-10-28
- 北京教育考試院:未來兩年北京高考語文考試2024-10-28
- 鄉村學校“電腦不能用”非偶發問題2024-10-28
- 西藏阿里:防火安全教育進校園2024-10-28
- 深觀察|博士擴招是高等教育之需,也是國家2024-10-28
- 24所中外高校代表齊聚成都 共商高等教育國2024-10-28
- 2025考研報名本月28日結束 考生還需關注這些2024-10-28
- 教師的心理壓力,誰來紓解?2024-10-28
- 中新教育丨如何加強中小學規范漢字書寫教育2024-10-28
- 多國專家學者在京共探全球教育變革前沿議題2024-10-28
- 廣西培養高素質自然資源人才 200多名選手2024-10-28
- 華東政法大學普通法學術中心打造滬港法律服2024-10-28
- “陽明學堂”在貴州中華文化學院正式掛牌2024-10-28
- 選課“紅黑榜”:成也合格率,敗也合格率2024-10-28
- 明年大中小學普遍開展人工智能應用2024-10-28
- 英集芯三季度歸母利潤增超4倍 歸母扣非凈2024-10-28
- 自然課堂探索生物奧秘2024-10-28
- 風靡韓國,登陸中國 | 韓國國民產品“謂2024-10-28
- 政策加力帶動增長加速 一攬子增量政策助力2024-10-28
- 新能源汽車→油潑面、立柱架梁→聯通萬里,2024-10-28
- 助力金融機構走進實體經濟“主戰場”第十八2024-10-28
- 大連重工榮膺2024中國上市公司“ESG百強”2024-10-28
- 度小滿CEO朱光:推理大模型在金融領域的應2024-10-28
- 愷英網絡2024年第三季度營收13.72億 穩居2024-10-28
- 1-9月中國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2%2024-10-28
- 前三季度陜西GDP同比增長4.6% 經濟運行質2024-10-28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