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實體,數智創新:《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近期,微眾銀行和財新智庫聯合發布《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學術支持下,基于行業觀察和金融機構案例,盤點我國數字普惠金融的歷史沿革與發展成就,并深入剖析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現狀與路徑趨勢,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報告》顯示,自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以來,中國普惠金融經歷了從服務盲區到廣泛覆蓋,從單一信貸到綜合服務,從數字化到數智化的跨越式發展。十年間,普惠金融的發展不僅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和長尾客戶群體的融資難題,更通過數字技術推動了金融服務質效的全面提升。截至2024年二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達78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233%;我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位居全球第一。
報告指出,作為數字技術驅動的新型普惠金融模式,數字普惠金融以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門檻等特性,與傳統金融服務形成有機互補。這一模式不僅拓寬了普惠金融的邊界,更已成為促進經濟結構優化、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和增強社會包容性的關鍵動力。
技術驅動,數字技術創新破解“不可能三角”
近年來,以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快速迭代升級,成為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底層技術支撐。從趨勢變化來看,《報告》洞察指出,銀行業持續加大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加速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從“數字化”向“數智化”邁進。
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銀行的服務效率,還幫助優化了客戶體驗。《報告》深度剖析了商業銀行如何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獲客場景,以及識別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例如,相較于傳統貸款模式,AIGC技術還能助力銀行對科技型小微企業主動核額授信,縮短服務鏈條,精準直達客戶需求。
此外,如何破解規模、風險、收益的“不可能三角”是商業銀行在發展普惠金融中亟需解決的難題。《報告》提到,我國首家數字銀行——微眾銀行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范例,基于“開放蜂巢Openhive”技術,該行打造了國內領先的全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能夠支持海量客戶規模和高并發交易量,并將單賬戶IT運維成本壓縮至國內外同行的十分之一,同時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展現了數字銀行在創新驅動下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全面升級,邁向多元、綜合、開放的數字普惠金融新模式
隨著普惠金融的可得性、覆蓋面和滿足度的提升,普惠金融服務逐步從“增量擴面”邁向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而在服務模式升級中,多元化、綜合化、開放化是數字普惠金融創新的重點方向。
具體來看,多元化發展方面,數字普惠金融已從單一信貸服務擴展至財富管理等更廣泛領域。《報告》關注銀行為滿足不同客群的風險偏好和資金需求,面向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提出了針對性的服務策略,包括部分商業銀行為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非金融”綜合。
與此同時,對外開放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路徑。《報告》深入梳理了銀行業對外開放的兩大渠道和優勢:一方面,金融科技子公司已成為銀行技術輸出的重要載體,通過輸出核心系統、風險管理等解決方案,彌合大型銀行與中小型銀行之間的“數字化鴻溝”,助力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開源技術的推廣進一步降低了數字技術的使用門檻,為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創新動力,有助于構建共享共建的數字金融生態。
交叉融合,“五篇大文章”指明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方向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數字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領域指明了方向。其中,數字普惠金融與科技金融、養老金融和綠色金融的結合為不同領域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案。
《報告》指出,在科技金融領域,銀行業運用數字技術持續優化信貸流程和風控體系,推動了“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在養老金融領域,通過數字化適老服務,銀行能夠為偏遠地區和弱勢群體提供更加便捷的理財和儲蓄服務;在綠色金融領域,銀行通過將綠色低碳目標融入普惠金融服務,為小微企業和農業主體的綠色轉型提供了重要支持。
例如,微眾銀行堅持依托數字科技手段,持續深入探索踐行普惠、服務實體的新模式、新方法,以實際行動踐行“五篇大文章”。截至2024年6月末,微眾銀行累計服務個人客戶超4億,累計申請貸款的中小微企業客戶數逾500萬,在破解金融服務不平衡不充分難題方面蹚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新路徑。
差異化競爭,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序的金融服務體系
當前,我國銀行業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呈現多層次、多類型主體共存的特點,但業務模式趨于同質化、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亟待解決。基于此,《報告》提出,我國不同類型的銀行應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開展差異化普惠金融服務,構建錯位競爭、優勢互補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以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為例,這類銀行憑借雄厚的資源和技術實力,具備大規模覆蓋的獨特優勢,應加大中長期信貸業務投入,優化信貸產品結構,推動更多資源向薄弱領域傾斜;城商行和農商行因地緣和業緣優勢,應更貼近地方經濟和客戶需求,進一步提升縣域金融服務覆蓋率,助力區域經濟穩定發展。
《報告》還重點提到數字銀行在行業中的技術引領作用。作為數字技術驅動型的銀行,以微眾銀行為代表的數字銀行探索出商業可持續的數字普惠金融新模式,不僅能夠持續提升自身服務質效,還可為中小銀行以及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持。
展望未來,《報告》指出,數字普惠金融需要在創新與風險防控之間保持動態平衡,同時高度重視金融消費者保護,牢筑金融服務安全防線。同時,行業還須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與人民性,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走好中國特色金融高質量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服務實體,數智創新:《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2025-02-09
- 科學副校長、每天一節體育課……新的一年,2025-02-09
-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的2025-02-09
- 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寫好“五篇大文章” 聚2025-02-09
- 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召開支持小微企業 融資協2025-02-09
- 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加速推進小微企業 融資協2025-02-09
- 中信銀行深圳分行:金融添彩經濟“開門紅”2025-02-09
- 護航小微 貸動未來 中信銀行深圳分行 小2025-02-09
- 強化探礦權、優化債務,ST中潤夯實資產邁出2025-02-09
- 務實、聚焦、確定,這場“開年第一會”透露2025-02-09
- (經濟觀察)河南“新春第一會”聚焦“大市2025-02-09
- 國家統計局: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2025-02-09
- 國家統計局:1月份CPI漲幅擴大 PPI同比下降2025-02-09
- 中德企業投資對接圓桌會在曼海姆舉行2025-02-09
- 四川金融業迅速應對宜賓市筠連縣山體滑坡災2025-02-09
- 中歐兩大商會聯合舉辦“商業領袖圓桌對話會2025-02-09
- 共赴冰雪之約,交通銀行全力做好亞冬會期間2025-02-09
- 郵儲銀行護航你的“爾濱”之旅2025-02-09
- 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國產E級汽車2025-02-09
- 四川省啟動“雙向揭榜掛帥”破題科技成果轉2025-02-09
- 青海多舉措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2025-02-09
- 廣東春節假期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89%2025-02-09
- 2025年重慶將從五方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2025-02-09
- 重慶“超車”奪下GDP第四城2025-02-09
- DeepSeek的故事在杭州,杭州的故事在中國2025-02-09
- 天津郵輪旅游迎新春“開門紅” 1月以來3.32025-02-09
- 2024年遼寧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2025-02-09
- 水利部實施珠江壓咸補淡應急調水 保障元宵2025-02-09
- 遼寧出臺政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激發內需活力2025-02-09
- 海南自貿港最大封關基礎性工程竣工2025-02-09
精彩推薦
- 護航年末流動性 降準蓄勢待發
- 千億資金翻涌 信托公司能否成為綠色金...
- 市值管理新規推動估值重塑 央國企或成主導
- 央行連續操作注入流動性 降準預期再升溫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