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AI“飛入尋常百姓家”,為何“場景”成關鍵?
從地方政府的行動來看,打造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高地已成為各地發展AI產業的重中之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18日,今年年內已有蘇州市、深圳市、杭州市、鄭州市等多地均圍繞人工智能產業布局發布了新政或新舉措,其中不少地方將拓展應用場景作為關鍵內容予以安排。
換言之,擁抱AI,“場景”不可或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這其中,算法是智力,算力是體力,數據是血液,但讓AI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關鍵,在于與具體場景的深度融合。”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瓴羊智能科技CEO朋新宇近日在參加2024云棲大會時說。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瓴羊智能科技CEO 朋新宇在2024云棲大會發表演講。主辦方供圖。
在他看來,在AI的投入上,所有的企業應該從場景解構和業務重構開始。唯有這樣,AI才能真正融入業務,推動千行百業的創新與發展。
對于場景的重要性,中國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此前在一場發布會上就談到,在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高水平賦能工業制造體系的過程中,要以場景應用為牽引。
施耐德電氣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市場部負責人古月也認為,AI只有在“場景”的加持下才能真正發揮出多重價值。
應看到,AI本質上是技術和工具,只有通過深入場景、融入業務,才能讓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推動創新與發展,才能真正轉換為生產力。
朋新宇認為,在當今商業和技術交織的復雜世界中,場景已成為連接兩者的橋梁,是創新和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從線下商業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和消費體驗,這些變革的背后,都是對場景深刻洞察和創新應用的結果,AI時代更是如此。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與數據要素專業委員會主任陳曉華則表示,應用場景的拓展,實際上正是AI技術向各行各業的持續滲透,是人工智能與生產、服務等各類具體場景的融合。
以金融領域為例,瞄準場景尤為重要。《邁入模型對抗時代——2023年商業銀行風控趨勢調研報告》顯示,隨著AI大模型技術的興起,逾80%受訪銀行高度看好Al大模型與風控場景的結合。
那么,在企業實踐“人工智能+”時,到底該怎么辦?朋新宇提出了“(算法+算力+數據) x場景”的產品智能化戰略模型。
具體而言,AI在企業落地主要分兩大步驟,第一步是場景解構,即確定在哪些場景痛點中應用AI解決問題,第二步則是業務重構,即將AI能力有效整合進具體的場景中。
看營銷領域,在傳統的促銷活動中,企業常常面臨了解目標用戶難、準備促銷創意難和找準溝通時機難的三大挑戰。而今,通過新一代“數據+AI”的智能營銷增長平臺瓴羊Quick Audience,企業能自動化采集和分析目標人群畫像,將生成洞察報告的時間縮短50%。
智能營銷助手則讓營銷團隊在3分鐘內一鍵生成10款以上的營銷海報,大幅提升創意效率,創意制作不用再等排期。同時,智能時機觸達技術通過智能分析,優化溝通時機和渠道,將觸達可見率提升至90%。
應用上述方案,比亞迪旗下高端品牌的騰勢汽車,成功構建了數智營銷平臺,實現了數據、系統、業務的三流合一,利用AI技術,通過實時數據監控和多維動態分析,其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為營銷決策提供實時數據支持,有效提升潛客邀約效率達80%、預約試駕率提升21.9%。
可見,在分析、營銷、客服等核心場景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挖掘行業趨勢和商機,正成為企業重要的業務增長引擎,也會為經濟轉型過程中增添新動能。(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讓AI“飛入尋常百姓家”,為何“場景”成關2024-09-22
- 煙臺直飛泰國曼谷國際客運航線復航2024-09-22
- 2024年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啟幕 人工智能領跑2024-09-22
- 安徽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成立2024-09-22
- 成渝中線高鐵四川段首座隧道貫通2024-09-22
- 原生鴻蒙創新動力十足:鴻蒙生態堅持利他,2024-09-22
- 央行:2024年2季度末金融業機構總資產480.62024-09-22
- 寧波新增往返日本東京的貨運航線 進一步聯2024-09-22
- 上海關注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助力成果快2024-09-21
- 成都探索低空經濟增長“新航道”2024-09-21
- 堅守三尺講臺 潛心教書育人——記2024年全2024-09-21
- 人才需求正旺 全國已有626所高校開設網絡2024-09-21
- 【“津”彩一課】“愛國三問”筑牢新南開人2024-09-21
- 高校新專業,“新”在哪兒?就業前景如何?2024-09-21
- 從填寫煩瑣表格到參會,非教學任務包袱壓得2024-09-21
- 科普短視頻開辟知識傳播新渠道2024-09-21
- 南華大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4-09-21
- “心病”少年復學之路怎樣更順暢2024-09-21
- 專家談未成年人防沉迷:需要更多線下活動2024-09-21
- 中新教育|2024年度擬新增本科專業535個2024-09-21
- 堅持自愿購買 探索循環使用 北京加強中小2024-09-21
- 調查顯示農村初中生對網絡素養教育有更強烈2024-09-21
- 網絡小說代替畢業論文,不僅僅是考核門檻高2024-09-21
- 福建探索兩岸職業教育融合發展 實施對臺招2024-09-21
- 激勵更多年輕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2024-09-21
- 賡續船政學堂薪火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持2024-09-21
- 浙江教育觀察:如何培養少兒美育意識?2024-09-21
- 教育部發布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初試和2024-09-21
- 2024第三屆數字化審計論壇舉行2024-09-21
- 2024湖南文旅產業投融資大會融資放款簽約總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