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大教授向勇:在鄉間與心間種花
作者 曾玥
四川省宣漢縣白馬鎮畢城村,走出了一批“種花家”。
這里是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向勇的家鄉。2015年返鄉修繕祖屋之際,向勇萌生了鄉村建設的想法,規劃打造畢城生活美學深度體驗村和白馬森林文創小鎮。
在各方力量的幫助下,經過4年籌備,一座集美術館、影音館等公共空間,書房、茶室等生活空間和禪修室等研習空間于一身的文創綜合體應運而生。
從向家老宅變成鄉村文化賦能空間,向勇為其取名“花田間國際鄉村創客營地”。
“營地坐落在一片田地之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見證著大自然四季輪回的生機。”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向勇回憶道,每到春季,營地都會掩映在一片盛放的油菜花之中,及至水稻秋收,則又是滿目金黃,故而得名“花田間”。
以此為起點,鄉創之風從花田間吹遍了白馬鎮,在當地逐漸形成以“連接、賦能、共生”為核心理念的鄉村振興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大巴山花田藝穗節、白馬論壇國際鄉村創客大會、白馬山森林音樂節、花田課堂“STEAM夏校”等活動相繼舉辦,越來越多學生、學者、游客、藝術家、志愿者走進這個位于大巴山腹地的小鎮。
向勇(前排左五)與志愿者在畢城村合影。(受訪者供圖)
“鄉村建設最大的難題是‘空心村’,村里多為留守兒童和老人,總體處于比較缺乏活力、自信和想象力的狀態。通過建設花田間國際鄉村創客營地,我們希望建立起人與人、觀念與資源的連接,增強人們的鄉土文化自信,讓小村莊也能看到大世界。”向勇說。
在他看來,無論是重建的向家老宅,還是煥然一新的白馬鎮,都在運用有形的物理空間改造拓展無形的文化連接平臺,結合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生產、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吸引多元主體參與共創,提升當地村民和外來旅客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美學改造,不僅在花田屋院處,還在婦女兒童間。
師承美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葉朗,吸收哲學家馮友蘭、張世英的人生境界理論,向勇將美學理念帶回故土,為鄉村兒童、婦女、創業者、基層管理者開設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文創實踐活動,“裝點人們的審美生活”。
面向6歲至12歲的鄉村兒童開辦“花田課堂:兒童啟美的無界學院”,為鄉村婦女打造“美麗工場:女性主理人的就業天地”,針對鄉村創業者設立“共富工坊:鄉創特派員的創扶基地”,為基層管理者開設“向日葵計劃:鄉村治理者的育成行動”,向勇正帶領團隊,“讓愛和夢想,在村民心里生根、發芽、開花”。
向勇(右一)與畢城村村民交談。(受訪者供圖)
這朵來自大巴山深處的花,還開在了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窯里村。
今年,以“在鄉村,見世界”為主題的國際藝術鄉創工作營落戶窯里村。在這場藝術鄉創之旅中,當地老人開啟“拼貼詩”創作,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將一張張寫有本土詞匯的詞條拼貼成一首詩,描繪自己眼中的“窯里風光”。這些詩被掛在房前屋后、菜園子門口,掃描二維碼還能聽到老人朗誦詩歌的聲音。
“他們在通過詩歌寫作描述想象,重新看待這片土地,審視自己的生活。”向勇認為,村民能從土生土長的文化中汲取力量,進而自發參與到鄉村建設之中,形成更廣泛的參與度和認同感。
從小山村走向大世界,更廣闊的地圖正在繪就。2024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鄉村創意與可持續發展”教席在北京大學揭牌,向勇擔任教席主持人。
大巴山花田藝穗節期間的畢城村村民。(受訪者供圖)
這是中國首個關注鄉村地區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目前已有來自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地區的多所高校,以及美、英、法、越、泰、日、韓、南非等多國院校參與合作,AI鄉村設計、世界鄉創地圖等一系列計劃正在孵化。
曾經,向勇自比為“燕南園閣樓里的大象”。而今,當被問及“大象”是否已走出“閣樓”時,他說多年以前自己便已走出象牙塔。
“但是被鎖在書本里、藏在博物館里、埋在土地里的文化走出‘閣樓’的過程,現在才剛剛開始。”(完)
關鍵詞: (中國新貌)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專訪北大教授向勇:在鄉間與心間種花2024-09-19
- 首次進口非洲羊肉 中國市場迎來更多非洲農2024-09-19
- 感受中秋佳節的時代意蘊(今日談)2024-09-19
- 特寫:百年舞火龍點亮香港中秋夜2024-09-19
- 文化中國行·文博日歷丨今日中秋,和古人來2024-09-19
- 國家移民管理局:中秋節期間525.6萬人次出2024-09-19
- 山東東營:濕地“紅毯”迎來最美時節 翅堿2024-09-19
- “團圓味”拉滿 好吃好看又好玩兒……各地2024-09-19
- 創新營銷模式 酒企出海戰略進入2.0時代2024-09-19
- 中秋假期東寧口岸出入境客流同比增長164%2024-09-19
-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振義:醫者赤誠心 2024-09-19
- 吉林延邊松茸“搶鮮”銷海外2024-09-19
- (中國新貌)中國如何走向世界經濟舞臺中央2024-09-19
- 尼泊爾媒體考察團參訪青海湖 了解瀕危物種2024-09-19
- 破千萬直播溯源老酒硬實力,舍得雙節社會化2024-09-19
- 10月1日火車票今天開售!車票緊張?官方支招2024-09-19
- 中秋假期廣東接待游客2135.7萬人次2024-09-19
- 廣州在世界技能大賽上再創佳績 多個項目取2024-09-19
- 2024中網啟幕日賽事活動開幕2024-09-19
- 西南地區首個9H級燃氣電站項目在四川資陽全2024-09-19
- 中秋假期第二天 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近2024-09-19
- 武鐵中秋假期發送旅客248.88萬人次2024-09-19
- 貨幣政策有力支持經濟回升向好2024-09-19
- 個頭雖小,實力強悍,“貝碧嘉”怎么煉成狠2024-09-19
- 9月18日央行開展5682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24-09-19
- “花好月圓”中越跨國中秋晚會在越南胡志明2024-09-19
- 九月以來,秋臺風為何如此頻繁?2024-09-19
- 門店擴張勢頭放緩,鹵味行業如何創新求變?2024-09-19
- 長沙復古中秋活動展傳統文化2024-09-19
- 9月1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0870元 上2024-09-19
精彩推薦
- 專訪北大教授向勇:在鄉間與心間種花
- 感受中秋佳節的時代意蘊(今日談)
- 特寫:百年舞火龍點亮香港中秋夜
- 文化中國行·文博日歷丨今日中秋,和古...
- 山東東營:濕地“紅毯”迎來最美時節 ...
- “團圓味”拉滿 好吃好看又好玩兒……...
- 2024北京西山民俗文化節在房山開幕
- 山西大同亮相第二屆“永定河杯”“非遺+...
- 西藏拉薩舉行中國健身鍋莊舞大賽
- 細品黑龍江文創月餅:文旅營銷的“創新...
- 北京中秋國慶彩燈游園會開幕 自貢彩燈...
- 寧夏銀川66個家庭與73名學生“結親互助...
- 東西部協作機制助力四川婦女特色產業發展
- 小新帶你在火鍋食材節上“開懷暢吃”
- 未來已來 跟小新一起看看科技感被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