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銀行以FPA為引擎 多維驅動轉型發展
2022年4月29日,長沙銀行(601577)發布2021年業績報告,各項經營業績指標邁上新臺階。在繼續鞏固零售業務基礎的同時,長沙銀行在公司業務板塊取得的突破同樣令市場矚目。
2021年以來,面對利差收窄、大型銀行加速進軍下沉市場,長沙銀行主動向公司業務深挖改革轉型潛力,尋找新的增長動能,圍繞FPA(客戶融資總量,全稱為Finance Product Aggregate)指標重塑公司業務結構,將其作為戰略轉型的主攻方向,成為理念創新、經營變革、業務拓展和市場競爭的關鍵突破點。
長沙銀行主動擁抱經濟新動能,提出了夯實本土化、輕型化、數字化、場景化在內的四化路徑。同時,將發展FPA的目標聚焦于更少資本消耗、更低資產占用、更高盈利回報的企業資金管理服務、供應鏈金融、國際貿易金融服務等業務,公司業務轉型藍圖進一步明晰,給市場展示了這家深耕湖湘的城商行更為廣闊的發展想象空間。
公司業務轉型正當時
截至2021年末,長沙銀行總資產達到7961.50億元,同比增長13.05%;營業收入208.68億元,同比增長15.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04億元,同比增長18.09%。與此同時,該行ROA、ROE維持高位,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88%、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13.26%。
將時間的維度拉長,可以看到,在過去的十年中,長沙銀行置身發展快車道。2009年至2020年,長沙銀行資產年均復合增速高達24.3%,高于上市城商行平均增速4.7個百分點。營收、利潤增速整體高于上市城商行平均值。同時,ROA、ROE在上市城商行中處于較高水平,反映出銀行較強的經營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長沙銀行在零售金融轉型中表現出的“戰斗力”令市場對這家中等規模的城商行刮目相看。乘著零售金融數字化的東風,長沙銀行打造了“基礎存款+財富管理+消費金融+生態圈”四輪驅動的智慧金融,深耕本土、做小做難,深化縣域優先、社區優先的發展策略,使得長沙銀行零售發展日進千里。
截至2021年末,該行零售客戶數1572.83萬戶,較上年末新增104.01萬戶,增長7.08%。個人存款2121.61億元,較上年末新增389.58億元,增長22.49%,個人存款在總存款中的占比達41.90%,較上年末提升3.95個百分點。個人貸款1518.24億元,較上年末新增224.62億元,增長17.36%,個人貸款在總貸款中的占比41.08%。零售客戶AUM達到2773.86億元,較上年末新增556.51億元,增長25.10%;財富客戶達到78.28萬戶,新增13.58萬戶,增長20.99%。
零售業務持續穩定的發力,為長沙銀行的公司業務轉型重構爭取了時間與空間。2021年,長沙銀行把產業投行和現金管理合并成更大范疇的產業金融,以專業投行的眼光發現客戶,以價值投資的心態服務客戶,以“商行+投行”“融資+融智”“債權+股權”的復合模式,為目標客群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金融服務。
長沙銀行董事長趙小中在29日的業績推介會上表示,2022年全行的工作重點,已經確定了“戰略執行精進年”的工作主題。其中第一場“硬仗”就是全力打贏公司業務轉型突圍戰。深化公司業務轉型,提質對公業務質效,確保公司業務壓艙石作用不斷提升。
商業銀行興起的公司業務轉型熱潮與金融行業內外環境變化有關。一方面,行業內部面臨利率市場化加速、金融脫媒持續、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技術沖擊。另一方面,在行業外部,多個傳統行業經過多年高速發展后步入存量時代。不同子賽道快速分化,企業間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企業經營的風險與機遇同時放大,銀行需要隨著實體經濟的發展趨勢隨機應變,獲取增量客戶和準確識別優質主體的難度也同時在增加。
新舊動能轉換所帶來的新需求,給銀行未來的交易銀行業務、投行業務、投資業務、國際業務均帶來了更多機會空間,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需求在變,銀行如何主動擁抱變化、快速整合優化自身的產品體系,精準施策,為客戶提供專業、定制、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是銀行能否成為優質客戶金融合作伙伴的關鍵。
圍繞地區生態穩步提升FPA
湖南省地處我國中部腹地,2021年GDP總量4.6萬億元,同比增長7.7%,在全國處于靠前水平,全省經濟增速長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以上。作為老牌工業發展基地,湖南的大型制造業發達,培養了一批全國知名企業。目前,湖南仍處于產業轉型階段,第三產業占比整體提升。據湖南、長沙發布的五年發展規劃,到2025年“長株潭區域地區生產總值達2.7萬億,年均增長8%左右。”
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長沙銀行制造業貸款309.0億元,同比增長25.68%,主承銷債券發行253.8億元,同比增長46.3%。同時,科技金融和綠色金融繼續快速增長,信貸余額分別達到263.84億元、254.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0%、36.4%。
2021年,長沙銀行全面對接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從服務核心企業走向拓展平臺構建產業生態圈,場景銀行、交易銀行、產業銀行、普惠銀行實現四維發力,對公轉型的突破口和增長極已經日益清晰。
長沙銀行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機遇,加速布局新動能行業,積極深化行業專業化的經營打法,在存款增長及結構優化、FPA增長、投資收益等方面開始取得良好效果。
“改變我們的經營理念。以往我們重點是抓賬戶,從賬戶經營要向客戶經營進行轉移,這是我們深刻認識到客戶為中心、價值創造的經營理念的重要變化。”長沙銀行在29日的業績說明會上首次公布了FPA指標。長沙銀行副行長李興雙表示,長沙銀行要做好公司客戶的綜合金融服務,也就是要塑造以FPA為導向的綜合服務理念。
長沙銀行2021年客戶融資總量發生額達到2255億元,同比增長24.91%。截至2021年末,交易銀行服務客戶數5.76萬戶,同比大幅增長112.7%,打造集收款、現金管理、支付一體化的現金管理產品體系,為企業客戶提供全方面的資金管理服務,全年現金管理系統交易量1.2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5.8%。基于對企業資金管理一手數據的掌握,積極挖掘企業資金需求并實現了精準有效投放,截至2021年末,供應鏈金融投放544億元,國際貿易融資投放86億元。
李興雙表示,2022年,長沙銀行打造了四個工具來實現FPA的穩步提升。
一是生態化布局,堅持深耕本土,通過G2B2C和B2B2C這兩種模式,重點打造政務平臺,智能制造、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一批重點場景生態,把政務資源、客戶資源、信貸資源、資金資源整合起來,進一步打造成長沙銀行穩定發展的優勢,形成能夠面對行業競爭的護城河,來實現批量獲客的業務發展模式。
二是進一步強化產品和服務的數字化水平。通過服務產品的創新,站在客戶的視角不斷地優化產品和服務體系。公司業務的市場競爭力,來自個性化和定制化。長沙銀行有一支非常強大的科技隊伍支撐產品個性化和定制化,是FPA的核心引擎。
三是數字化運營,長沙銀行已經開發出來了基于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深度客戶經營的平臺和工具,充分挖掘客戶的資金流、信息流,真正把KYC做得更深更好。進一步用好可視化管理工具,全流程管控信貸的資金流、結算的資金流、客戶、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關系流,真正把資金的體內循環做到位。
四是敏捷服務。一方面提升客戶體驗,改變以往由產品導向的、賬戶導向的經營理念,變成以客戶為中心,以價值為創造的轉變。通過敏捷轉型來升級服務體系,優化客戶分層分類的管理模式,進一步聚焦客戶的需求,提升客戶的體量。另外,要提高客戶經理的體驗,改變“總行千條線、支行一根針”的模式,賦能基層、賦能一線,真正幫助客戶經理更好開展市場的工作。推出了以客戶+產品矩陣的新型管理模式,一切圍繞著一線,圍繞著客戶經理,圍繞著客戶需求來賦能。
插上輕型銀行的翅膀
“長期被重資產模式圍困的傳統銀行,都期盼有一雙輕型的翅膀,飛渡轉型路上的座座關山。”長沙銀行董事長趙小中在年報致辭中指出,“我們更要警醒的是,對中小銀行而言,輕型化固然是轉型方向,但如果一味求輕,則可能成為難以承受之輕。下一步我行要在輕重均衡、量質并舉的基礎上,錨準輕型銀行的方向加快轉型。”
轉型并非易事,銀行需要圍繞經營理念的變化,主動設計、創新和重組銀行產品。組織管理結構調整升級、金融科技整合升級、人才培養打造,打破認知和能力約束,創新產業(300832)生態方法論,重塑公司銀行組織體系。
近年來,在客戶結構上,長沙銀行重點把握近年來大量吸收資本市場資金的新動能客戶,全面接入園區、鄉村、醫藥、消費、公共資源、住建、文化、教育八大類場景,積極推動G端和B端的場景聯動,并由此在場景獲客、沉淀存款、授信投放方面收獲了全面的突破,帶動存款規模的提升和存款結構的優化。
“輕型化,全面提升經營效益,打造輕型銀行,推動從利差依賴、規模擴張走向創新驅動、價值創造,以更低的資本消耗,更快的資產流轉,更高效的管理架構,更精簡的運營體系,更精細的成本管理應對更加激烈的市場挑戰,滿足更多元化的客戶需求。”趙小中在29日的發言中,強調了該行輕型化的發展方向。
在服務模式上,長沙銀行不斷延伸投行一體化的鏈條,綜合運用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結構化融資、并購和銀團貸款等多種產品形式,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報告期內,主承銷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35單,發行規模253.80億元,同比增長46.30%。并通過投行服務加大對綠色、碳減排等相關領域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產品的推廣力度。
中國經濟和產業步入新發展階段,銀行經營面臨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未來一兩年金融行業仍將處于快速變化、分化的時代,將是各家銀行增速換檔的重要時間窗口。
長沙銀行多年精心經營,厚植本土的根深葉茂,兼具勇立時代潮頭的魄力,依托公司業務深化轉型,走輕型化銀行的發展道路,有望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能,為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 長沙銀行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長沙銀行以FPA為引擎 多維驅動轉型發展2022-05-07
- 長春:出臺20條樓市新政含“認貸不認房”等2022-05-07
- 華誼兄弟收問訊函,股價較高點蒸發近九成2022-05-07
- 長春:下調公積金首付比例到20%2022-05-07
- 地一線|濟南首批供地:14宗地塊因無人報價流2022-05-07
- 東方雨虹:抗住壓力收入逆勢高增 維持“買2022-05-07
- 圓心科技構建互聯網醫療服務健康生態圈 成2022-05-07
- 低成本小投資的創業典范,艾可迅頭皮微生態2022-05-07
- 山西汾酒2021年營收199.71億元 凈利53.14億元2022-05-07
-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莎蔓莉莎美容集團志愿2022-05-07
- 白云機場:2022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收窄 基2022-05-07
- 華榮股份:EPC業務占比明顯提升 凈利率不2022-05-07
- 洋錢罐借款小微用戶母親節特輯:單親媽媽的2022-05-07
- 永藝股份公司發布年報和一季報 2021年營收2022-05-07
- 波場DAO聯合區塊鏈行業主流機構推出的USDD2022-05-07
- 洋錢罐借款小微用戶母親節特輯:做孩子的“2022-05-07
- 光線傳媒2021年營收11.68億元 凈利同比下降289%2022-05-07
- 業績超預期!雙環傳動擬推2022年股權激勵計2022-05-07
- 東航物流一季度營收66.12億元 凈利潤同比2022-05-07
- 華峰化學:2021年盈利能力大幅增長 氨綸市2022-05-07
- 揚杰科技:行業景氣度有所分化,產品結構升2022-05-07
- 蒙牛:從源頭完善奶源建設 實現中國乳品可2022-05-07
- 有屋智能入選2021年度青島市新經濟潛力企業2022-05-07
- 男性問題的常見階段,首個國產早泄藥(大犀2022-05-07
- 花冠貝智康新打法!用“活性營養”賦能嬰配2022-05-07
- 四川物通科技有限公司戰略投資成都秘境智旅2022-05-07
- 支付寶理財穩健專區,多項標簽助力從優選擇2022-05-07
- 搞衛生居然這么簡單!萊克吸塵洗地機,幫你2022-05-07
- 2021年云安全行業報告:中國云安全行業發展2022-05-07
- 三孚新科擬向激勵對象授予800萬份股票期權2022-05-07
精彩推薦
- 長春:出臺20條樓市新政含“認貸不認房”等
- 長春:下調公積金首付比例到20%
- 地一線|濟南首批供地:14宗地塊因無人報...
- 哪些是金剛石線概念股?相關的有東尼電子...
- FDY有哪些上市公司?相關的有恒逸石化、...
- 聚合物鋰電池概念股有哪些?相關的有鳳...
- 鋰電池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有國軒...
- 鉍概念股有哪些?相關的有金貴銀業、馳...
- 食用菌概念股名單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 鈦精礦股票概念有哪些?相關的有盛和資...
- CIS芯片概念尾盤報跌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 冷軋板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有攀...
- 通信電纜概念報跌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 骨科概念股龍頭有哪些?相關的有大博醫療...
- 2022年QLED概念上市公司一覽 相關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