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元存款被劃走!違規擔保3.73億元!上交所深夜“五連問”
1億元存款被劃走,紫晶存儲的違規擔保爆雷了,蓋子捂不住了!據披露,已發現違規擔保涉及的14家被擔保方,部分系公司的客戶或與公司客戶存在關聯。
3月13日深夜,紫晶存儲發布公告稱,根據監管部門要求,在持續督導機構的督導下,公司近期對銀行存款等情況進行自查,發現公司及子公司自2021年3月以來,存在以銀行定期存單對外提供質押擔保,未切實履行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規定的上市公司審議程序或信息披露義務的情形,構成違規擔保。
紫晶存儲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截至2022年3月10日定期存單違規質押擔保余額合計3.73億元,其中存于廣州銀行的1億元存單質押擔保的債務已于2022年3月5日到期,相應資金已于2022年3月11日被轉至被擔保人浙江景朝貿易有限公司銀行賬戶。
紫晶存儲自爆違規擔保3.73億元
一個多月前,紫晶存儲剛剛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目前案件尚在調查中,公司卻再陷風波。3月13日晚間,紫晶存儲自爆涉及違規擔保,已有1億元存款被劃走,違規擔保的“蓋子捂不住了”。
公告顯示,公司子公司廣州紫晶提供的存于廣州銀行的1億元存單質押擔保的債務已于2022年3月5日到期。相應資金已于2022年3月11日被轉至浙江景朝貿易有限公司銀行賬戶。其余的幾筆存單質押接下來將陸續到期,如被擔保對象不能按期還款,且貸款無法展期,公司及相關子公司用于違規擔保的定期存款存在被劃扣的風險。
監管前期多次問詢公司
回復“不存在資金受限”
記者發現,在2020年年報及2021年半年報的問詢中,上交所已盯上紫晶存儲貨幣資金中的蹊蹺。公司在賬上已有10億多貨幣資金的情況下,2020年年末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合計較上年末增長88%,達到2.13億元,2021年上半年末又增長17%,達到2.49億元。
存貸雙高異常現象意味著什么?
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借款的銀行、期限、利率、資金用途,說明在賬面貨幣資金余額較大的情況下,進行大額借款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時,要求公司披露貨幣資金的存放情況,是否存在因質押、擔保等導致資金受限的情形。
彼時,紫晶存儲回復稱,長期借款增長主要系固定資產貸款用于生產線和廠房建設,除銀行匯票保證金外,貨幣資金不存在其他受限情況。保薦機構中信建投(601066)也發表核查意見稱,公司披露情況與核查了解情況相符。
再看本次公告,4筆銀行存單質押發生在2021年3月至4月期間,合計2.33億元,說明在2021年半年報披露時該部分資金實際上已然受限,公司和保薦機構當時的回復何其敷衍,何其虛假!
上交所深夜“五連問”
啟動紀律處分嚴肅問責
紫晶存儲公告稱,本次違規擔保事項系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公司董事長鄭穆授意安排完成,上市公司未履行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規定的審議或信息披露義務。
3月13日晚間,上交所緊急對紫晶存儲下發問詢函,“五連問”要求公司說清楚違規擔保來龍去脈,同時要求保薦機構、年審會計師充分核查,逐項發表明確意見。
一問:違規擔保涉及的被擔保方是何背景?資金實際流向何處?
目前,已發現違規擔保涉及的14家被擔保方,部分系公司的客戶或與公司客戶存在關聯,部分和公司不存在關聯關系和業務往來。
上交所要求公司立即開展全面自查,追問公司違規擔保事項的具體情況、產生原因及合理性,要求公司披露被擔保方的基本信息,明確說明是否與公司、董監高、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公司客戶及供應商等存在關聯關系或其他應說明的關系。要求公司披露被擔保方借款的資金用途和實際資金流向,是否存在其他應披露未披露的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為。
二問:1億元資金被轉出具體過程,操作是否合理?
公告顯示,存于廣州銀行的1億元存單質押擔保的債務已于2022年3月5日到期,相應資金于2022年3月11日被轉至浙江景朝銀行賬戶。
上交所要求公司披露1億元資金被轉至浙江景朝的具體過程、辦理依據、參與人員;在質押協議效力存疑的情況下,1億元資金被轉至浙江景朝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說明對相關資金進行追償的具體安排。
三問:質押擔保對公司日常經營影響,要求審慎評估風險敞口并詳細說明整改措施。
本次違規擔保涉及資金占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合并報表貨幣資金的40.49%。
上交所要求公司逐筆核實并披露質押擔保的定期存款是否為公司日常經營資金、是否在公司財務報表體現,并結合被擔保方的資產財務狀況和還款能力等,審慎充分評估承擔擔保責任的風險敞口。同時,結合1億元資金已轉至被擔保方、后續質押擔保將陸續到期的情況,充分披露擔保事項對公司生產經營、現金流等可能造成的影響,并詳細說明已采取及擬采取的解決措施以及具體進展,明確整改期限。
四問:違規擔保法律效力,內控缺陷如何整改?董事長如何賠償?
公告顯示,相關違規擔保系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鄭穆授意安排完成,同時其承諾就違規擔保事項給公司造成的一切損失及潛在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上交所要求公司披露違規擔保的相關參與人員、擔保協議簽訂過程、未履行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的原因;公司與被擔保方、銀行之間關于存單質押擔保事項的具體約定,并提交全部合同、協議及相關文件;本次擔保事項的法律效力、公司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并要求公司聘請律師發表明確意見;要求公司全面梳理對外擔保及印章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其執行情況,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查找問題原因,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嚴肅整改。同時,要求充分說明董事長相關承諾履行的可行性及是否存在保障措施,并就其“在公司或子公司依法向相關方追償到位之前,將盡快先行籌劃資金填補公司或子公司的損失資金”等,核實并說明具體時間安排。
五問:信息披露為何前后不一,保薦機構是否盡職履責?
公司在前期定期報告回復中稱,相關銀行賬戶不存在因質押、擔保等導致資金受限的情況,保薦機構中信建投也對此發表了明確的核查意見。
針對這一“打臉”行為,上交所要求公司及保薦機構中信建投嚴肅自查并披露前期回復監管問詢的核實過程,實施程序及獲取的證據,說明前后信息披露不一致的原因及責任人。
與此同時,上交所也在問詢函中強調公司應當立即采取必要的保全措施,保障公司資金安全,維護上市公司與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針對本次違規擔保行為,上交所將快速啟動紀律處分程序,先行做出處理,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人嚴肅問責。后續根據立案調查認定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事實,進一步做出處理。
有接近監管人士指出,科創板開板以來,板塊公司整體運作較為規范,但也開始出現一些違法違規苗頭。針對少數科創公司及股東、董監高等違法違規行為,上交所始終堅持“管早管小、從嚴從快”高壓態勢,做到“露頭就打”,向市場傳遞導“零容忍”監管信號,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秩序。
前期,上交所就紫晶存儲信息披露事宜先后發出三輪問詢函,中國證監會于今年2月中旬對紫晶存儲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正式立案,目前立案調查結果尚未公布。上交所表示,就本次發現的違規擔保行為,將按照“三及時”原則,快速啟動紀律處分程序,先行做出嚴肅處理。后續,根據立案調查結果,進一步做出處理。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1億元存款被劃走!違規擔保3.73億元!上交2022-03-14
- 雅本化學(300261.SZ)漲近7%報28.73元 總市2022-03-14
- 四環醫藥(00460.HK)附屬收購深圳易美80%股2022-03-14
- 呷哺呷哺2021年虧損近3億,連續四年凈利下2022-03-14
- 【異動股】新冠藥物板塊拉升,諾泰生物(6882022-03-14
- 【異動股】航空機場板塊下挫,白云機場(6002022-03-14
- 【異動股】激光雷達板塊下挫,光庫科技(3002022-03-14
- 保利發展(600048.SH)逆勢漲3.51%報16.8元 2022-03-14
- 新華保險(1336.HK)反映收入增長恢復減慢及2022-03-14
- 電信詐騙種類多,我來數科教你有效識別詐騙2022-03-14
- 《敢達爭鋒對決》維根的敢達之力:敢達列基2022-03-14
- 魏橋紡織(2698.HK)盤中一度漲6.91%報2.32港2022-03-14
- 美多集成灶與永達傳媒達成戰略合作,搭載高2022-03-14
- 節能減排循環發展,龍大美食推進“雙碳”目2022-03-14
- [公司]融資來源充沛發展前景向好 金科股份2022-03-14
- 迪阿股份2022年1-2月凈利潤同比增長約38%2022-03-14
- 智能制造迎高景氣發展 ODM廠商加碼技術創2022-03-14
- 格力優勢正在減弱?高分紅難獲市場“芳心”2022-03-14
- 【盈警】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料2021財年2022-03-14
- 世紀聯合控股(01959.HK)料2021年綜合除稅后2022-03-14
- 【盈警】太和控股(00718.HK)料2021財年除稅2022-03-14
- 58同城2021年成都樓盤用戶指數TOP榜 網紅2022-03-14
- 荷蘭政府宣布為初創企業提供3500萬歐元疫情2022-03-14
- ?深圳:疫情存在較高社區擴散風險,仍需進2022-03-14
- 廣東:建設省數據交易場所、粵港澳大灣區大2022-03-14
- 中信證券:融資需求不足,政策有望發力2022-03-14
- 貨幣政策力挺穩增長,降準降息可期2022-03-14
- 天貓健康開售新冠抗原自測產品 諾唯贊產品2022-03-14
- 深圳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正常運作且已做應急預2022-03-14
- 午評:三大指數震蕩下行 滬指跌1.30%創業2022-03-14
精彩推薦
- 四環醫藥(00460.HK)附屬收購深圳易美80%...
- 呷哺呷哺2021年虧損近3億,連續四年凈利...
- 【異動股】新冠藥物板塊拉升,諾泰生物(...
- 【異動股】航空機場板塊下挫,白云機場(...
- 【異動股】激光雷達板塊下挫,光庫科技(...
- 【盈警】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料2021...
- 世紀聯合控股(01959.HK)料2021年綜合除...
- 【盈警】太和控股(00718.HK)料2021財年...
- 荷蘭政府宣布為初創企業提供3500萬歐元...
- ?深圳:疫情存在較高社區擴散風險,仍...
- 廣東:建設省數據交易場所、粵港澳大灣...
- 中信證券:融資需求不足,政策有望發力
- 貨幣政策力挺穩增長,降準降息可期
- 雅士利國際(01230.HK)停牌
- 凱萊英(06821.HK)料首季營收同比增超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