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優勢正在減弱?高分紅難獲市場“芳心”,股價創三年以來新低
近日,格力電器(000651)股價持續走低,最低收至31.69元/股,創2019年2月以來的新低。從K線圖上看,2021年開年以來,格力電器股價就進入了下跌模式,股價幾乎腰斬,市值跌破2,000億。
面對低迷的股價,格力通過回購、高分紅去挽回市場的信心。2021年格力電器累計回購3.16億股,占截公司總股本的5.25%,最高成交價為56.11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0.21元/股,成交總金額達到150億。
然而,大規模的回購,并未能改變市場的預期,格力電器的股價依舊萎靡不振。在此期間,格力又進行了大規模的分紅方案,2月13日晚,格力電器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2021年中期利潤分配預案》,擬向全體股東“10派10元”,共計派發現金股利55.37億元,占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的70%。
高分紅難獲市場“芳心”
在上市公司里,格力電器一直以高額分紅聞名。數據顯示,格力電器上市以來,累計派息金額為843.18億元,累計派息24次。期間,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1908億元,分紅率達44%。
除了巨額分紅外,格力電器還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2-2024年每年進行兩次利潤分配,即年度利潤分配及中期利潤分配;同時,在現金流滿足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前提下,格力電器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于當年凈利潤的50%。
格力如此的操作,引發市場關注。有市場觀點論認為,因為當前高瓴對格力的投資仍處于浮虧狀態,格力高比例分紅是在給第一大股東高領輸血,可以讓高瓴回收一定資金。
眾所周知,2019年12月,高瓴資本通過珠海明駿參與了格力電器混改,以46.17元/股的價格購入9.02億股,占總股本15%,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根據簽署《股份轉讓協議》顯示,珠海明駿表示,根據相關銀行已提供的貸款承諾函,如珠海明駿與其就本次權益變動簽署貸款協議,為保護債權人利益,承諾在上市公司涉及分紅的股東大會中積極行使股東投票權或促使其提名的董事在董事會上行使投票權,以盡力促使上市公司每年凈利潤分紅比例不低于50%。
有觀點認為,格力電器新的產能擴張已經結束,投資的需求不大,將大量凈利潤用來分紅,說明格力電器的布局發展逐漸進入成熟期。格力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瓶頸期,在此情況下,市場對于格力未來預期也在轉變。
持倉數據顯示,格力電器的基金持股數量正在不斷地減少。在2021年第一季度,格力電器基金持股家數為602家,到了第四季度就下降至120家,減少了482家;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由5%下降至1.51%。
龍頭之爭,格力優勢正在減弱?
近年來,格力電器與國內家電龍頭一同致力于多元化布局。從進軍智能手機領域,收購珠海銀隆,再到收購盾安環境(002011)。格力多元布局并不如意,在此過程中,也頻頻受到爭議。再從營收表上看,格力的空調業務依舊是其主營業務,2021年空調的收入占比達到73.79%,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62.57%。
格力在財報中表示,據《暖通空調資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上半年,格力中央空調憑借 16.2%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繼續實現行業領跑;據《產業在線》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上半年格力家用空調內銷占比 33.89%,排名家電行業第一。
與格力針鋒相對的美的集團(000333),也在財報中表示,據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21 年上半年,美的主要家電品類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占比均實現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家用空調產品的全渠道份額提升明顯,在線上與線下的市場份額均位居行業第一,分別達到 37.6%和 36.5%。
對于家用空調“行業第一”的寶座,美的與格力均稱自己有所屬權。從數據表述上看,格力與美的兩者統計數據有所差異,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美的在家用空調正在逐步的趕超格力。
與此同時,美的、海爾擁有多元發展之路,分擔經營風險,而格力業績卻嚴重依賴空調業務。并且格力海外市場發展也不盡如人意,2021年上半年格力海外收入不到18%,而美的與海爾分別達到42.55%、51.99%。
此外,空調是格力電器重要的支撐。然而近年來我國空調產銷量增速明顯下滑,機構觀點認為,近年房地產政策收緊,加劇空調市場的緊張。由于家庭空調保有量達到新高,國內空調市場正在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低增長將成為常態。
奧維云網數據,2021年,空調全年零售額1527億元,同比下降1.2%,零售量4689萬臺,同比下降8.7%。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12月,中國空調產量1963.5萬臺,同比下降1.7%。
目前,格力面臨多重困境,在房地產走弱、行業進入瓶頸期、原材料上漲、同業追趕、轉型不樂觀等情況下,格力的家電龍頭的優質勢正在逐步的減弱,市場不看好格力也是在情理之中。
關鍵詞: 正在減弱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格力優勢正在減弱?高分紅難獲市場“芳心”2022-03-14
- 【盈警】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料2021財年2022-03-14
- 世紀聯合控股(01959.HK)料2021年綜合除稅后2022-03-14
- 【盈警】太和控股(00718.HK)料2021財年除稅2022-03-14
- 58同城2021年成都樓盤用戶指數TOP榜 網紅2022-03-14
- 荷蘭政府宣布為初創企業提供3500萬歐元疫情2022-03-14
- ?深圳:疫情存在較高社區擴散風險,仍需進2022-03-14
- 廣東:建設省數據交易場所、粵港澳大灣區大2022-03-14
- 中信證券:融資需求不足,政策有望發力2022-03-14
- 貨幣政策力挺穩增長,降準降息可期2022-03-14
- 天貓健康開售新冠抗原自測產品 諾唯贊產品2022-03-14
- 深圳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正常運作且已做應急預2022-03-14
- 午評:三大指數震蕩下行 滬指跌1.30%創業2022-03-14
- 華大基因與8家機構簽訂新冠抗原產品合作框2022-03-14
- 開立醫療董秘回復:近期市場波動較大,公司2022-03-14
- 江南化工:2021年實現凈利潤10.53億元 同2022-03-14
- 帥豐電器攜手德信服務,多渠道布局再添發展2022-03-14
- 光環新網董秘:互聯網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的2022-03-14
- 雅士利國際(01230.HK)停牌2022-03-14
- 凱萊英(06821.HK)料首季營收同比增超150%達2022-03-14
- 雅士利國際在香港暫停交易 此前股價一度暴2022-03-14
- 碧桂園再澄清:不存在違約或延遲支付本息情2022-03-14
- 海豐國際(1308.HK)將2022及2023年盈利預測2022-03-14
- 香港航天科技(1725.HK)跌近10%報14.5港元 2022-03-14
- 明源云(0909.HK)跌幅擴大至18% 低見8港元2022-03-14
- 惠理集團(0806.HK)跌6.75%報3.04港元 總市2022-03-14
- 中國鋁業(2600.HK)跌7.72%報4.54港元 總市2022-03-14
- 星源材質(300568.SZ)逆勢漲逾4%報36.53元 2022-03-14
- 泰格醫藥(3347.HK)去年收入和純利分別按年2022-03-14
- 啟信寶3·15數據:顏經濟迎來全面監管,2022022-03-14
精彩推薦
- 【盈警】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料2021...
- 世紀聯合控股(01959.HK)料2021年綜合除...
- 【盈警】太和控股(00718.HK)料2021財年...
- 荷蘭政府宣布為初創企業提供3500萬歐元...
- ?深圳:疫情存在較高社區擴散風險,仍...
- 廣東:建設省數據交易場所、粵港澳大灣...
- 中信證券:融資需求不足,政策有望發力
- 貨幣政策力挺穩增長,降準降息可期
- 雅士利國際(01230.HK)停牌
- 凱萊英(06821.HK)料首季營收同比增超150...
- 雅士利國際在香港暫停交易 此前股價一...
- 碧桂園再澄清:不存在違約或延遲支付本息...
- 烏克蘭危機影響能源供應,英國民眾面臨...
- 【異動股】醫療器械板塊拉升,諾唯贊(68...
- 【異動股】啤酒概念板塊下挫,重慶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