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航空集團法人代表變更,海航“追責”動蕩持續
記者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道
作為一個以穩定和謹慎為主要基調的行業,航空運輸企業里很少有像海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海航集團”)旗下航空主業平臺企業這樣,在過去幾年里經歷如此多的人事動蕩。
天眼查發布的信息顯示,海航集團旗下航空主業運營平臺,同時也是在一系列破產重整動作之后作為核心產業保留的主要業務,海航航空集團法人代表已經在3月16日由此前的包啟發變更為目前的王英明。
人事變動
據海航集團相關人士透露,在3月15日公司內部就忽然發文撤銷了包啟發的安全管理委員會主任一職,也由王英明接任。這個委員會是中國民航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系的核心部門,也是航空公司安全管理與督察的最高領導機構,負責制訂公司運行安全、安保等相關政策,評審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狀況。
這一系列突發的變化很可能與一直在持續中的海航集團破產重整事件相關的追責密切相關,多個來自海航集團以及接近海航集團、海航航空集團的人士透露,包括海航航空集團董事長包啟發在內的幾名高管已經在本周早些時候被紀檢監察機關留置,主要原因可能是為了對公司多年以來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進一步調查,其中可能就包括與此前已經被查的公司主要創始團隊成員陳峰和譚向東的調查相關。
2021年9月,海航集團公告稱:董事長陳峰、首席執行官譚向東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這也代表著海航集團破產重整中非常重要的追責環節正式啟動。
根據《》記者從多位接近海航集團方面人士得到的信息表明,“追責”是作為海航集團在巨大債務危機壓力下沒有被直接破產清盤,而是付出巨大代價重整的一個重要條件。
據多個信息來源透露,除了包啟發之外,還有此前在海航集團身居高位的“老人”也正在被調查,但“并不意味著現在被查的就一定有事,沒被查到的就‘平穩落地’。”一位接近海航集團的人士表示。
此前就有多個消息來源向《》記者透露過,去年就圈定的一份追責調查名單人數多達200人,其中包啟發也位列其中。盡管海航航空集團已經隨著民營資本的注入而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劇變,但這也并不意味著此前的諸多問題都將告一段落。
航司經營平穩
實際上,海航集團相關企業近期已經發生了一系列的人事變動,比如2月中旬核心上市公司海南航空控股有限公司(下稱*ST海航(600221),600221.SH)法人代表及董事長由劉璐變更為王英明,而海航控股關聯公司海航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張志剛變更為劉強;3月16日,海航科技(600751)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從李維艱變更為朱勇等。
每一次“后臺”層面的變化,都伴隨著海航集團旗下諸多公司中高層的一系列人事變化,用一位在海航集團任職的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種頻繁的大規模人員變化已經經歷了幾個階段,從早期高層內斗,后來被接管,直到新的資方進駐至今,每一次都會引發一系列管理層變化,但一直以來都有一批“老海航”可能在職位上有起伏,但對公司保持穩定運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海航集團去年宣布完成破產重整,并迎來新的投資方之后,包括包啟發在內的一批“老海航”成為海航航空集團高層管理團隊的核心,在前述海航集團人士看來,“航空運輸業特殊之處在于其比較高的專業門檻,如果不是專業出身并具有長期從業經驗的人很難實現有效的管理,而新的投資方此前并沒有航空業的運營經歷和人才儲備,因此在運營管理方面對老團隊仍然有比較大的依賴性。”
*ST海航在3月17日發布了2月主要運營數據顯示,其2月收入客公里(RPK)合計45.2億,環比增長9.20%,同比增長16.53%。收入噸公里(RTK)合計4.24億,環比增長4.52%,同比增長11.20%。載客人數合計281.69萬人次,環比增長9.99%,同比增長13.09%。
據民航局發布的數據,2月份民航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61.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2.6%,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63.9%;完成旅客運輸量3129.4萬人次,同比增長30.7%,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58.1%;完成貨郵運輸量43.1萬噸,同比下降6.2%,較2019年同期增長14.5%。
在3月14日一次與投資者的交流中, *ST海航方面表示,目前國際客運占比比較低,因此俄烏沖突對公司營運影響較小,但同時也承認油價飆升導致國內國際航班運營成本顯著增加,航司經營壓力增大。同時市場恢復進程和旅客出行信心受影響也將導致航空運輸市場恢復進展走低。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關鍵詞: 法人代表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海航航空集團法人代表變更,海航“追責”動2022-03-17
- 盛和資源多名高管拋增持計劃 股價昨“一字2022-03-17
- 受華夏幸福減值計提拖累 中國平安去年歸母2022-03-17
- 龍光:2022年爭取完成120億元資產盤活2022-03-17
- 一壇酸菜引發的風波,網友:統一不下架打算2022-03-17
- 長慶油田本輪供暖季天然氣產量突破170億立2022-03-17
- 【環球財經】印度Sensex30指數17日上漲1.84%2022-03-17
- 年內5家百億量化私募布局滬深300量化指增2022-03-17
- 【環球財經】德國采埃孚2021年的營業收入382022-03-17
- 深圳市東盈安電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節電器行業2022-03-17
- [直擊業績會]華特達因:深度聚焦兒童用藥和2022-03-17
- 通用電梯擬推480萬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2022-03-17
- 共促消費公平 共享數字金融 北京銀行深入2022-03-17
- 萬泰生物獲18家機構調研:公司二價HPV疫苗2022-03-17
- 特一藥業獲3家機構調研:公司目前主要的經2022-03-17
- 金山云擬赴港二次上市:股價縮水超9成,公2022-03-17
- 叮當健康時隔9個月再次遞表港交所:近三年2022-03-17
- 長和(00001.HK)2021年度溢利增長15%至334.82022-03-17
- 惠成長直播培訓項目正式啟動,國家商務部原2022-03-17
- 【財經分析】印度“支付寶”Paytm為何兩天2022-03-17
- 【公司前線】金山股份全資子公司高管發生變2022-03-17
- 【公司前線】新大洲控股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2022-03-17
- 豪賭140億元!監管追問:錢從哪兒來2022-03-17
- 華康股份獲18家機構調研:公司“年產3萬噸2022-03-17
- 恒昌醫藥創業板IPO:綜合毛利率下滑 客戶2022-03-17
- 正榮稱擬召開特別決議案會議優先永續資本證2022-03-17
- 首創鉅大2021年續虧:營收同比增長31% 凈2022-03-17
- 復宏漢霖(02696.HK):HLX301用于晚期腫瘤治2022-03-17
- 地一線|合肥2022首批供地:16宗地競品質,保2022-03-17
- 中國電信(00728.HK)2021年股東應占利潤增至2022-03-17
精彩推薦
- 受華夏幸福減值計提拖累 中國平安去年...
- 龍光:2022年爭取完成120億元資產盤活
- 金山云擬赴港二次上市:股價縮水超9成,...
- 叮當健康時隔9個月再次遞表港交所:近三...
- 長和(00001.HK)2021年度溢利增長15%至33...
- 正榮稱擬召開特別決議案會議優先永續資...
- 首創鉅大2021年續虧:營收同比增長31% ...
- 復宏漢霖(02696.HK):HLX301用于晚期腫...
- 地一線|合肥2022首批供地:16宗地競品質,...
- 中國電信(00728.HK)2021年股東應占利潤...
- 珠江股份:國有股份無償劃轉完成,廣州城...
- 香港金管局回應跟隨美聯儲加息:金融系...
- 北方局地暴雪,中東部多地迎“斷崖式”降溫
- 穆迪下調印度2021-22財年的經濟增速至9.1%
- Mysteel晚餐:14個省份停工停產情況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