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聯酋“拉希德”號月球車計劃明年登月 可允許月球車與地球實現通信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4日消息,阿聯酋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MBRSC)與日本月球探測初創公司ispace合作,將于2022年發射拉希德號月
2021-04-16 16:34:08 -
“北斗掉線”的鍋,該由北斗衛星來背嗎 多種因素可能造成衛星定位或數據傳輸中斷
近日,大貨車因所裝載的北斗衛星定位行駛記錄儀掉線而被罰一事引發了極大的社會關注。作為車載終端的定位行駛記錄儀為何會掉線?類似事件是
2021-04-16 16:33:15 -
基因組研究揭示太平洋地區人類血統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雜志
英國《自然》雜志15日公開一項遺傳學研究,詳細分析了太平洋地區的人群歷史。這項基因組研究幫助闡釋了人類演化、古人類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2021-04-16 16:32:30 -
空氣傳播的微塑料污染已“遍布全球” 相關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稱,通過空氣傳播的微塑料現在已遍布全球。研究表明,被丟棄到海洋和陸地中并被分解成小塊的數十
2021-04-15 15:24:22 -
第三代半導體來勢洶洶 化合物半導體制造產業迎來新風貌
從半導體材料的三項重要參數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電子遷移率、飽和漂移速率、禁帶寬度三項指標上均有著優異的表現。半導體行業中有一代材
2021-04-15 15:23:01 -
植物如何分配物質能量?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
植物物質能量或生物量的分配模式是植物生態學的核心科學問題之一。不同環境條件下,植物如何定量將合成的有機物 生物量分配給植物葉和根系
2021-04-15 15:21:05 -
新技術可高效采收頁巖氣并完成二氧化碳地下封存 有助于實現開采過程中的碳中和
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一項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開采頁巖氣的技術,在提高頁巖氣采收率的同時完成二氧化碳氣體的地下封存,有助于實現開采過程中的
2021-04-15 15:19:17 -
服務“綠色冬奧” 北京延慶氫能產業園二期開工 將氫能源作為能源戰略的重要發展方向
4月10日,北京延慶氫能產業園二期(冬奧會配套制氫、加氫)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是延慶區兩區建設重點預期成果。清華大學、科技冬奧氫能出行
2021-04-15 15:16:54 -
新技術完成世界最長高鐵跨海大橋海上勘探 鉆探成功率從60%提高到90%以上
世界最長、設計標準最高、時速350公里的高鐵跨海大橋——通蘇嘉甬鐵路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有了新進展。4月13日下午,大橋完成海上勘探,下一
2021-04-15 15:09:37 -
金融與科技聯手 發行規模最大的鄉村振興債券
12日,南方電網發行了首筆鄉村振興債券,募集資金人民幣50億元,期限三年,利率為3 47%。這是債券市場目前發行規模最大的鄉村振興債券。募
2021-04-14 15:04:52 -
國家能源集團提質增效開新局 一季度累計完成投資106.8億元
國家能源集團加快新能源等項目發展步伐,今年一季度累計完成投資106 8億元,同比增長34 2%。圍繞新能源‘1500萬+’任務,一季度
2021-04-14 15:01:32 -
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 首套試驗臺點火成功項目建設步入快車道
3月27日,隨著項目總指揮下達指令,位于連云港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CTF 1燃燒室首套試驗平臺順利點火,標志著該
2021-04-14 15:00:11 -
新催化劑施援手,或緩解全球丙烯短缺 相關研究論文4月2日發表于《科學》雜志
在連續220個小時的耐力測試中,以這種新型沸石分子篩催化的有氧脫氫過程,保持了高達83%的選擇性,轉化率為32 9%—43 7%,各項性能穩定。放
2021-04-14 14:59:11 -
巧用“基因剪刀” 提高橡膠樹遺傳改良效率 編輯效率達8.47%—24.92%
4月9日,記者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橡膠所育種團隊在橡膠樹CRISPR Cas9質粒編輯體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率先建立了橡膠樹CRISP
2021-04-14 14:57:49 -
血腦屏障到底是什么“銅墻鐵壁”? 納米顆粒開啟向大腦遞藥征程
研究結果顯示,人血清白蛋白藥物遞送納米系統可顯著提高治療藥物的入腦效率和腦內滯留能力。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顯示,該納米藥物可改善神
2021-04-14 14:56:12 -
我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冷凍電鏡揭示人組胺受體復合物結構 該科研成果為國內外首次報道
記者4月12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院何元政教授團隊首次利用冷凍電鏡對人組胺受體復合物(1 Gq)的結構進行了解析,鎖定了配體
2021-04-14 14:44:57 -
美國DARPA啟動“低溫邏輯技術”項目 進一步擴展功率密度以提高計算性能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尋求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創新。據HPCwire網站、DARPA官方網站等近日報道稱,DARPA啟動一項低溫邏輯技術計劃
2021-04-13 14:51:52 -
生物傳感器打開觀察植物內部運作新視角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雜志上
日前,德國拜羅伊特大學和圖賓根馬克斯·普朗克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傳感器,可以實時顯示植物細胞中生長素的空間分布,并
2021-04-13 14:51:04 -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成功測試兩種綠色太空燃料 有望替代肼基燃料成為下一代太空應用燃料
近日,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成功測試了兩種先進的綠色燃料,有望替代肼基燃料成為下一代太空應用燃料。1960年以來,肼類燃料(泛指肼、甲基
2021-04-13 14:49:42 -
我國正加快漁業法修訂 強調保護漁業資源和保護水域生態兼顧
我國是世界上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家。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2019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6480
2021-04-13 14:48:25 -
探索源網荷儲一體化,構建綠色低碳能源新體系
2020年,浙江省海寧市尖山新區新能源發電量5億多千瓦時,按照每月用電200度計算,這些電量足夠20多萬戶家庭使用一年,相當于一個中等縣城的
2021-04-13 14:47:12 -
大國重器生產線上的一枚“極致”螺絲釘 培養高技能人才
記者在車間見到趙晶時,這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數控車工正盯著一張被寫得密密麻麻的圖紙,仔細研究著。
2021-04-13 14:46:05 -
我國實現遠距離高損耗自由空間高精度時頻傳遞 在線發表于《光學》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張強、彭承志、姜海峰等實現遠距離高損耗自由空間高精度時間頻率傳遞實驗,在大氣
2021-04-13 14:44:56 -
多條高速公路交匯大上海 助力雙循環
連接兩座超大城市的京滬高速,橫貫長江經濟帶北部的滬蓉高速,串聯華東、華中和西南的滬渝高速,打通東部沿海地區的沈海高速……多條高速公
2021-04-12 14:56:27 -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氣體注入系統復合管道全部制造完成 該系統是最高級別的真空部件
4月10日,由中核集團中核二三承擔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氣體注入系統復合管道產品制造項目在廣東惠州全部完成,最后一批產品將于近期
2021-04-12 14: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