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即將啟幕 恒友匯前瞻解碼民營企業硬科技投資擴容
民營企業座談會、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二次審議、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再度成為前瞻“關鍵詞”。
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科技研發實力顯著提升,貢獻了超過70%的技術創新成果。在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來自科技創新企業的比重彰顯了中央對民營經濟促進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高度重視。會議不僅為民營企業注入了“強心劑”,更在全球科技競爭白熱化的當下,提振了我國資本市場信心。
對此,恒友匯宏觀經濟研究室表示,投資機構可通過“投資生態圈”的方式,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形成技術、資本和市場的良性互動,打破單一企業的創新壁壘,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從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
政策引領 硬科技突圍
科創逆勢突圍,方見星辰大海。近年來,我國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創新,持續推動資本向科技創新領域聚集,形成完善的資金支持和風險分散體系。例如,設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鼓勵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等措施,為科技企業培育了發展沃土。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表示,統籌用好股權、債權、REITs等方面的工具和產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特別是做好“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等落實落地,吸引更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力量發展壯大。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撐下,我國科技企業持續加快技術迭代和產品創新,逐步在國際競爭中建立競爭優勢。至2025年,中國科技產業已在多個領域實現從“跟跑”到“并跑”直至“領跑”的跨越式發展,彰顯了科技創新在國家競爭力提升中的核心價值。
在智能制造領域,我國不僅孕育了參加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的宇樹科技等“獨角獸”企業,還誕生了被譽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優必選(09880.HK)等眾多產業鏈公司,構建了從核心部件到整機應用的完整生態。高盛曾預測,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540億美元,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人工智能熱潮中,我國迎來爆發式增長。人工智能企業數量突破4000家,AI核心產業規模近6000億元。不僅在基座大模型方面,誕生了Deepseek、智譜AI等創新力量,還在AI技術場景應用中,培育了“決策類AI第一股”第四范式(6682.HK)、智能汽車AI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02533.HK)等行業領先企業。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勢頭同樣強勁。截至2024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突破5.1億千瓦,光伏裝機容量約8.4億千瓦。規模位居全球首位,為全球能源的轉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恒友匯宏觀經濟研究室指出,在能源體系深刻變革之際,光伏、鋰電、儲能等核心板塊是值得長期布局的產業。從阿特斯(SH.688472)引領的鈣鈦礦技術革新,到中創新航(03931.HK)成功量產的固態電池,再到海辰儲能以28.7GWh的儲能電池出貨量躋身全球前三,每一步都精準契合了新能源和“碳中和”的時代脈搏。
此外,被譽為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的禾賽科技(NASDAQ: HSAI)與速騰聚創(02498.HK),均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制造商,其產品為小米SU7 Ultra等眾多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激光雷達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領域,實現自主可控對于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及產業安全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在多個關鍵產業鏈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例如,龍圖光罩(688721.SH)的產品技術已由1微米提升至130納米;愛芯元智的AI視覺芯片性能已達到業界領先水平;長鑫存儲憑借技術創新,使其在全球DRAM市場的份額從2022年的不足2%,迅速增長至2024年的15%。
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領域也成績顯著。星際榮耀、星河動力、藍箭航天等公司在可回收重復使用火箭技術方面逐步取得突破,商業化應用進入“倒計時”;“千帆星座”等商業衛星大規模組網穩步推進,助力通信、遙感等領域快速發展。參與民營企業座談會的銀河航天,還成功發射我國首顆柔性太陽翼衛星,展現了民營企業強大的技術創新實力。
共生共贏 構建投資生態圈
生態共生聚合,方成氣象萬千。據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統計,截至2024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已經突破5700萬家(占據企業總數的91.96%),尤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等領域表現活躍。
硬科技創新并非單個企業的單打獨斗,而是需要整個生態系統的協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速達到12.3%,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1.8%,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0%。科技創新的“資本磁吸效應”正加速資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涌入硬科技領域,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
在此過程中,眾多專業的持牌投資機構始終與國家政策同步,秉持“投資硬科技就是投資國家的未來”這一理念,并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這些機構深度布局硬科技生態,專注于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高成長潛力的科技企業,與民營企業座談會的參會企業所涵蓋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導體、商業航天等領域高度契合,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恒友匯宏觀經濟研究室表示,硬科技投資不僅是資金的注入,更需要對產業發展趨勢有深刻理解。投資機構需要堅持長期主義的投資理念,踐行“耐心資本”,通過積極參與構建硬科技“投資生態圈”,共同推動硬科技產業發展,為硬科技企業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資源對接以及戰略指導,助力企業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
《2024中國硬科技創新發展白皮書》也指出,要搭建高能級的科創平臺體系。硬科技領域對高端設備與工藝平臺需求較高,科技成果轉化需要新型研發機構、共性技術平臺等支撐。因此,亟須探索一套政府、市場和社會等多方共同投入的機制,建設一批開放共享的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助力科研院所、硬科技企業加速技術研發,縮短產品研發周期。
目前,眾多投資機構已在硬科技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和持續深耕。例如,坤元資產已與賽富基金、東方富海、經緯中國、深創投、啟明創投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通過強強聯合,以FOF生態圈的方式,共享優質投資機遇,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穩健的投資選項。在選擇投資賽道時,也十分注重推動創新產業及高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未來,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和資本賦能機制的不斷完善,中國科技產業有望在更多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堅實支撐。在此過程中,資本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將不斷推動中國科技產業向著更廣闊的星辰大海邁進。
科技風起千帆競,創新潮涌萬象新。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的強烈信號,標志著硬科技投資步入“攻堅期”。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機構更需要深度融入國家創新體系,轉型為“投資生態圈”,激發全社會的磅礴創造力,在這場沒有終點的科技征程中,以資本為槳,以創新為帆,在硬科技浪潮中破浪前行,書寫中國科技創新的輝煌篇章。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兩會即將啟幕 恒友匯前瞻解碼民營企業硬科2025-03-03
- 智造賦能,跨界共贏:解碼森歌2025年‘新興2025-03-03
- 森歌發布新興相融戰略,冠軍全案廚房引領廚2025-03-03
- 金域醫學智能化進程加速,DeepSeek助力創新2025-03-03
- GpuGeek:破解算力難題,賦能AI創新與普及2025-03-03
- 當新房裝修選材也用上智能AI,沒想到美縫品2025-03-03
- 恒小花:掌握AI人工智能技術的成功之道2025-03-03
- 學者首次發現北宋大儒張載《春耕圖》,彌足2025-03-03
- 無人艇領域的Deepseek,合肥引入一家AI企業2025-03-03
- 為愛吶“罕” 恒昌公益成立6載累計救助642025-03-03
- Vagabond加速布局中國市場,滿足持續增長的2025-02-20
- 富友支付榮獲“2024錦繡行動突出貢獻獎”,2025-03-03
- 科學賦能·新質發展2025年環光明科學城騎行2025-03-03
- 伊利牛奶不斷創新營銷方式 助力品牌持續深2025-03-03
- 中國飲品超級路演秀圓滿落幕,2025十大星飲2025-03-03
- 「特金智能」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2025-03-03
- 深圳遠大中醫肛腸醫院一次簡單的體檢,有效2025-03-03
- 通化東寶:揚帆出海,逐夢全球醫藥市場2025-03-03
- 臨汾現代婦產醫院正不正規?附件炎的不良影2025-03-03
- 東營東康男科醫院:守護男性健康的港灣2025-03-03
- “蘇州唯愛診所開業,健康中國公益計劃啟航2025-03-03
- 從 “榮耀” 盛典回溯華外同文十載:秉持2025-03-03
- 韓國演員安綵美亮相BOY BY BOY x POPMA2025-03-03
- 中國消費市場是否會重蹈日本消失30年的覆轍2025-03-03
- 升級轉型!森歌5G未來工廠啟幕,游泳奧運冠2025-03-03
- 國任財險新一代智能決策分析解決方案獲評“2025-03-03
- 陜北年俗煥新彩 文化自信立潮頭——2025“2025-03-03
- 嘟嘟巴士十年深耕,打造算法驅動的AI智能運2025-03-03
- 泰足寶按摩鞋:健康生活的必備良品2025-03-03
- “春天來了 來館陶”館陶縣最美漢服線上短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