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2021年財報:實現全年收益5.11億美元 同比增加30.76%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老齡問題的日益突出,以及全社會公共醫療衛生事件頻發。全社會對生物醫療資源配置以及投融資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越來越的優勢資源開始向創新化程度高的生物醫藥企業傾斜。在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仍在蔓延的環境下,具備多元業務版圖、成熟的研產銷一體化結構及國際化商業能力的生物醫藥企業開始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因此,通過解構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新出爐的2021年財報,我們希望從多個角度來進一步發掘這家同時具備產業鏈上中下游業務布局的平臺型公司的價值。
四大業務創新演進,共筑核心競爭壁壘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2021年,金斯瑞實現全年收益5.11億美元,同比增加30.76%;研發開支3.58億美元,同比增加36.07%。其中,來自于非細胞療法業務的外部收益約為4.25億美元,較2020年的約3.15億美元增加34.8%,細胞療法業務的外部收益約為8640萬美元,較2020年度的約7570萬美元增加14.1%。
作為一家處在高速成長階段的生物醫藥企業,金斯瑞在具備戰略眼光和長遠布局的同時,更難能可貴的是擁有穩健的基本面狀況,以滿足公司中長期發展的需要。非細胞治療中的生命科學業務多年來一直有穩健的利潤貢獻,而合成生物產品業務在經歷了多年投入之后,也正式扭虧為盈,獲得了造血能力。生物藥CDMO業務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其業務目前已經接近達到盈虧平衡,預計在2022年也將產生逐步產生利潤。從研發投入的角度來看,其在其非細胞治療業務的研發費用占收入的約12%,這一比例在國內同等體量企業中位居前列。
生命科學業務作為金斯瑞最悠久的一塊業務,在過去的20年公司歷史中,穩健的成長并為金斯瑞的發展持續貢獻可觀的收入及利潤。該部分的業務涵蓋基因合成、寡核苷酸合成、多肽合成、蛋白生產、抗體開發,以及生命科學設備及耗材。過去20年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深耕,也為其過去數年在基因和細胞治療,生物藥CDMO以及合成生物學等一系列新興產業的布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憑借著生命科學業務,金斯瑞成功的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大學,研發實驗室及生物醫藥產業鏈建立穩健的合作機制,并對行業產生了深刻的洞察。截至去年年底,公司資料顯示,有超過65,600篇經國際同業審閱的學術期刊文獻引述了金斯瑞的服務及產品。
在財務表現上,生命科學業務在2021年取得優異成績,收入超過了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收入增速達26.4%。業績會上管理層還透露,除了基因合成這一核心業務以外,蛋白、引物、多肽各業務均保持了高速增長。服務業務組合的互補性可以不斷提高客戶粘性,金斯瑞生命科學業務期望借助在基因合成市場高達30%的市占率拉動其他服務的市場滲透。
在業績發布會上,管理層著重強調了金斯瑞生命科學業務在產能上的積極擴充。年內,公司在美國完成了占地約5000平米全自動基因合成產線的投產,于新加坡建成了約3000平米的面積及高度自動化蛋白生產和基因合成服務設備的自動化工廠,這一全球領先工廠將標志著金斯瑞大幅提升其蛋白和基因合成高通量自動化平臺規模。在上海,公司投產了約1700平生產基地,主要用于體外細胞模型構建,病毒載體制備與開發等業務。在自動化及信息化平臺建設上,金斯瑞在鎮江,南京,美國相應的自動化產線陸續落地。從基因合成這一核心業務的自動化來看,公司表示目前約60%以上的基因是通過其自動化產線來進行合成,并且21年公司的自動化率提高12%,人效同比顯著提高了近20%,在基因合成行業取得了優異的降本增效方面成績。鑒于生物醫藥產業復雜而特殊,整體的規劃、改善和提升絕非簡單的購置儀器所能夠實現,而是需要通過對業務流程的不斷優化完善、對標準化操作流程的多年積累以及自動化技術和業務流程的深度綁定,這從側面也證明了金斯瑞在技術創新之外的軟實力。
在生物藥CDMO方面,金斯瑞子公司蓬勃生物的CDMO平臺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基因及細胞療法CDMO及傳統的一站式生物藥CDMO業務。蓬勃生物在生物藥CDMO方面擁有創新多跨膜靶點技術、SMAB抗體平臺、全人源化抗體文庫、FASEBA抗體篩選等關鍵技術,提高了靶點研發效率、成藥性和安全性,極具核心競爭力,目前已經成長為國內生物藥CDMO領域第一梯隊企業。
在蓬勃生物前瞻布局細胞與基因治療CDMO業務上,蓬勃生物目前可以提供從臨床試驗到商業化的質粒、病毒載體等服務,也是目前國內是唯一一家能夠進行線性化質粒大規模GMP生產的公司,并與艾博生物、沃森生物等達成合作,成為其新冠mRNA疫苗商業化生產的質粒獨家提供商,未來也有望獲得更多mRNA相關業務機會。除了在質粒領域獨占鰲頭,蓬勃生物還擁有領先的慢病毒貼壁培養技術及懸浮培養技術,自主開發PowerSTM-293T懸浮培養細胞系,AAV服務已正式上線,相信不久的將來公司的病毒載體業務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有待釋放。
在生物藥CDMO業務的產能提升方面,金斯瑞擬在南京建造新研發大樓,其中約1萬平用于抗體發現和工藝開發,提升上游業務,正在建設中的生物制劑罐裝生產線,預計2022年下半年正式投產。細胞與基因治療的產能方面,預計到2024質粒和病毒載體總產能面積超過47,000平,在美國也在積極籌備質粒和病毒載體業務生產車間?;趶姶蟮难邪l實力、不斷擴充的產能、領先的質量體系和全球商務拓展能力,蓬勃生物全年收入實現翻倍式增長其中,抗體藥CDMO業務增速達到77.6%,完成24個CMC項目交付,雙抗、重組蛋白等項目占比有顯著的提升。同時,細胞與基因治療業務同比大幅增長203.2%,在細胞基因治療CDMO領域持續深耕。公司的在手未完成訂單增幅高達108.4%,項目數、規模高速增長,有望在未來1-2年轉化為收入,實際經營已接近實現盈虧平衡。
值得關注的是,蓬勃生物是由金斯瑞自主孵化,并于去年5月進行獨立融資,在投融資上自由度更高。同時,基于該公司旗下高速成長的細胞基因治療CDMO業務,國內幾乎沒有能與之“同臺競技”的公司,極具稀缺屬性。
合成生物學板塊方面,百斯杰公司不僅在年內錄得收入同比增長33.42%,增速位居行業之首,且已經扭虧為盈,迎來業績拐點。未來,公司有望逐步開始在新的合成生物學領域發力,將百斯杰在工業發酵,代謝通路設計與金斯瑞生命科學業務的基因編輯技術進行有機整合,放大協同效應。
子公司傳奇生物的細胞治療業務成功步入收獲期,核心產品BCMA靶向CAR-T細胞療法Cilta-cel(西達基奧侖賽)已于2月底完成在美國上市,亦于歐洲、日本遞交上市申請。根據公司所披露的多項注冊性臨床結果,該藥優于已上市產品Abecma、同類在研產品及雙抗,ADC等創新療法,另據公司的合作伙伴強生測算,未來該藥有望實現超過50億美金的銷售峰值。
綜合來看,四大板塊業務開展齊頭并進,共同為金斯瑞構筑了最為核心的競爭壁壘。依托長期積累的集研產銷及內部孵化于一體的競爭優勢,公司正不斷擴大生物創新版圖,通過持續的業務成長和創新研發,鞏固公司體系化競爭優勢,鑄就公司快速增長的飛輪。
體系化競爭優勢明顯,內在價值不斷釋放
在技術優勢轉化市場優勢的邏輯下,近年來金斯瑞增長的可持續成長已經得到了充分驗證。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投資的核心是預測未來,而正確的預測未來,前提是建立在對預測事物的歷史背景、發展進程和未來趨勢有深刻洞見的基礎上所做出的判斷.
在已經出現分化的醫藥板塊中,我們或許能夠從三個維度探尋到金斯瑞的長期價值:
其一,金斯瑞的業務橫亙多個產業鏈,產品復雜且繁多,但難能可貴的是,無論是生命科學研究,還是在細胞及基因治療的核心產品,抑或是全產業鏈的技術儲備上,金斯瑞的布局向來都具備很強的前瞻性,走在了業界的前沿,同時還能做得對與好,這便是金斯瑞的內在價值所在。
在這些復雜的業務中,通常蘊含著極多的投資機遇,如細胞基因治療是繼小分子、抗體類藥物后,有望引導下一代治療技術的浪潮,但由于細胞和基因治療藥物的研發和使用特點具有很強的定制性,藥企自己生產的成本非常高,細胞與基因治療行業的病毒載體研發生產能力較為短缺,對CDMO行業的依賴程度更高。金斯瑞敏銳地感知到了這點,為蓬勃生物在基因治療CDMO業務的市場拓展和加速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些均將反映至公司未來的成長上。
其二,在當下的生物醫藥市場中,目前全球各大企業都在加大研發投入,其中,產品是核心,是投資價值的標尺,也是市場對生物藥公司定價的核心與基礎。盡管業務版圖廣闊,但依然能看到金斯瑞的布局圍繞著一個清晰的脈絡——基于其強大技術優勢和在全產業鏈積累的豐富經驗,進行完備的全產業鏈布局。
公司是國內極為稀缺的四位一體生科產業龍頭,掌握基因合成,蛋白構向優化等生命科學底層技術,同時還具備在內部孵化出蓬勃生物CDMO,百斯杰合成生物學,傳奇生物細胞療法三家不同生命科學下游應用子公司的能力,能夠直接在集團內實現上游技術的產業化驗證,并將實際應用效果向上反饋實現技術迭代,這將成為公司有別于其他生物醫藥企業的關鍵優勢。
其三,金斯瑞在研發布局上,真正做到了追求“真創新”,敢于重金投入開發在國際市場上有強大競爭力的best-in-class產品,而不是追求相對開發風險較小的me-too。短期來看,金斯瑞和子公司傳奇生物在研發端支出巨大,但是長期來看,追求更好的技術和產品,在空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競爭一席之地,不論是在經濟價值還是社會價值上,都是回報更高的選擇。從這一點來看,金斯瑞也是和很多其他投資標的有明顯的區別。
時至如今,金斯瑞已經通過產業聚焦、規模效應、業態優化和創新研發走出了一條成長確定性較高、頭部效應集聚的競爭路線。公司技術領先、產業協同與研發能力表現強勁,當前業務均已形成明確的發展路徑,成為集團規模高速成長的有力推動。
基于上述的“護城河”的打造,已經有越來越多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關注、看好金斯瑞的未來發展。而公司正在透過廣闊的成長前景和出色的盈利能力,向資本市場不斷展現其體系化競爭的想象空間。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2021年財報:實現全2022-04-01
- 海信真空冰箱休眠二代新品上市 掀起智慧生2022-04-01
- 黑莓第四季度財報:營收1.85億美元 物聯網2022-04-01
- 麥克莫蘭銅金老板:市場緊張“遠遠超出價格2022-04-01
- 周黑鴨:2021年營收28.70億元增31.6% 總店2022-04-01
- 白酒行業顯現馬太效應 資本入局或可助地方2022-04-01
- 優化“資負組合”穩息差 股份行決戰“保營2022-04-01
- 北交所IPO冰與火:一季度撤材料頻現 上市2022-04-01
- 上市公司又掀回購潮 傳遞積極市場信號2022-04-01
- 深市上市公司投關狀況調查:九成公司點贊線2022-04-01
- 穩定氣源渠道價格 多家公司簽訂海外天然氣2022-04-01
- 農產品牛市推助業績 潤豐股份首季業績大幅2022-04-01
- C富士萊:3月31日融資凈買入362.41萬元 環2022-04-01
- 和順科技:3月31日融資凈買入22.46萬元 環2022-04-01
- 實樸檢測:3月31日融資凈買入60.62萬元 上2022-04-01
- 華融化學:3月31日融資凈償還893.95萬元 2022-04-01
- C泰恩康:3月31日融資凈償還553.87萬元 上2022-04-01
- 火巖控股(01909.HK)停牌2022-04-01
- 首創環境(03989.HK)停牌2022-04-01
- 合富輝煌(00733.HK)停牌2022-04-01
- 部分港股上市房企及物業管理公司在港交所暫2022-04-01
- 【港股增持】SHOUGANG GRAND(00730.HK)獲2022-04-01
- 信創、智能制造和國央企數字化轉型是今年投2022-04-01
- 國家衛健委:30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803例,2022-04-01
- 美國宣布未來6個月每天釋放100萬桶戰略石油2022-04-01
- 普京簽署天然氣“盧布結算令”:不付盧布就2022-04-01
- 江西天津出臺政策舉措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2022-04-01
- 天風證券:短期市場沖擊之下 互聯網公司估2022-04-01
- “頂流”基金經理2021年基金年報2022-04-01
- “轉板第一股”誕生 上交所同意觀典防務登2022-04-01
精彩推薦
- 火巖控股(01909.HK)停牌
- 首創環境(03989.HK)停牌
- 合富輝煌(00733.HK)停牌
- 部分港股上市房企及物業管理公司在港交...
- 【港股增持】SHOUGANG GRAND(00730.HK)...
- 國家衛健委:30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803...
- 美國宣布未來6個月每天釋放100萬桶戰略...
- 普京簽署天然氣“盧布結算令”:不付盧...
- 江西天津出臺政策舉措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
- 移卡2021年收入30.59億元,同比增長33.4%
- 智通財經港股4月投資策略及十大金股
- 煜盛文化(01859.HK):預計2022年青年數...
- 國家衛健委:30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803...
- 年營收近76億港元同比增8.6% 藍月亮集...
- 浙江證監局對宋都股份及相關責任人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