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調價頻繁 有預訂車主變身“黃牛”
近日,記者發現,在各類交易平臺及社交平臺上出現了大量特斯拉、蔚來、小鵬等車輛訂單的加價轉讓信息。根據下單價格和提車周期的不同,上述轉讓訂單的加價幅度從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各色賣家中既有普通消費者,也不乏“黃牛”。
特斯拉線下轉單成風官方出手反制效果待定
受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等因素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掀起漲價潮。據記者梳理,截至3月28日,包括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哪吒汽車、廣汽埃安、飛凡汽車等逾20家新能源車企均宣布漲價,幾乎囊括了市場大部分主流車型。而對于漲價前下定的特斯拉車主而言,手中的還未交付的訂單甚至堪比“理財工具”。
近日,記者登陸某二手交易平臺搜索“特斯拉訂單轉讓”關鍵詞,顯示的相關商品數量不計其數。根據不同車型,每款車型的訂單轉讓價從1000元至20000元不等,訂單轉讓者覆蓋的城市遍及全國。與此同時,中介還會在各大汽車論壇、平臺上發布求購信息,收購相關訂單,收購價也根據下單價格、提車周期、選裝情況等有所不同。
“分過戶和一手戶。過戶性價比高,先簽買賣協議,你付好尾款提車,上牌后我們一起去過戶;一手戶則原價拿車,好處是首任車主是你,還能提現車。”在某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上,一位專門從事特斯拉訂單轉賣的“黃牛”于洋(化名)對記者如是說。
記者注意到,于洋正在以1萬元的售價轉讓數輛2022款ModelY的標準續航版訂單。據平臺商品信息顯示,其中一筆訂單在2021年12月份下訂,當時車價為28.1萬元。而如今,這輛2022款ModelY的官網售價已達到31.69萬元。這意味著,若消費者從于洋這里購車,雖然購買訂單須花費1萬元,卻仍較官網直購節省了近2.6萬元。
事實上,在大量“轉單”信息、交易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能源車市場正面臨的困境:原材料持續上漲導致的漲價潮,以及產能供應不足所引發的動輒數個月的提車周期。以特斯拉為例,今年3月10日、3月15日、3月17日,ModelY售價就經歷了三連漲;而源于訂單火爆、產能優先,目前,特斯拉的交付時間已超過了5個月。
訂單持有者齊安(化名)對記者表示,他本來打算買車自用,但由于近期所訂車型不斷漲價,令其看到了差價收益,隨之萌生了“轉單”的想法。“還一個多月就能提車了,如果轉出去就當白賺一筆,轉不出去就自己照常提車。”齊安表示。
不過,特斯拉似乎注意到了這一情況。有消息稱,針對一次或多次累計下單購買多臺車輛的消費者,特斯拉要求其簽署《不轉賣承諾函》,承諾提車后365天之內不將任何車輛向任何第三方過戶轉讓或實際轉讓。與此同時,特斯拉官方還在“汽車訂購協議”中規定,除非轉讓訂單的雙方為近親屬或有合理共有車輛理由,否則將不被同意轉單。
原材料大幅上漲成亂象主因專家建議開通官方轉單通道
“所謂轉單,如今已不局限于字面上的‘訂單轉讓’,而是二手車過戶了。因為特斯拉已經不允許客戶轉讓手中訂單了。”據于洋介紹,現在購買訂單需要買賣雙方同城,購買了訂單后,雙方要一起提車,提車后,訂單賣家會盡快過戶給買家,且“出于安全考慮整個交易必須當面完成。”
據記者在多家二手閑置交易平臺觀察,除了特斯拉之外,小鵬、理想、比亞迪,乃至五菱宏光MINIEV等品牌的訂單轉讓信息都可搜到。其中,關于特斯拉的訂單轉讓信息量最大。“盡管轉單相比之前更加繁瑣,但從收益來看,漲價次數最多的特斯拉仍然是現階段最暢銷的標的。”于洋告訴記者。
針對轉單現象,小鵬汽車方面對記者表示,目前小鵬汽車的產品訂單均進行身份證實名關聯,不存在私人二手訂單轉賣的可能性。同時,小鵬汽車聲明:“小鵬汽車購車渠道全國統一,無法通過私人線上交易轉賣進行操作。如消費者因私人交易產生任何爭議或權益受損,小鵬汽車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而作為曾經名噪一時的國產現象級車型,去年11月份,為了整治投機倒把行為,長城坦克專門發布了《關于坦克500異常訂單公告》,明確對下定人與實際收貨人不匹配,且無法證明系直系親屬或限牌城市拍照租賃關系的訂單,認定為無效訂單。官方還表示,非官方渠道購買或轉讓訂單,均無法享受首任車主5年15萬公里整車質保、發動機變速器終身免費保修等政策。
據記者了解,除特斯拉外,諸多品牌都存在首任車主權益,倘若車輛產權、車輛使用性質后期發生轉讓、過戶或變更,該服務權益將失效。例如,小鵬汽車首任車主每年可享受免費充1000度電、電池終身質保服務;而理想汽車整車5年或10萬公里,三電8年或12萬公里的原車質保同樣只針對首任車主。
有國內知名自主新能源車企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導致出現“轉單”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傳導的各品牌車型漲價。“電車本身損益情況就不好,一個季度原材料經歷幾輪高幅漲價,必然要帶來售價的提升,電車廠家是消化不了的。”
上述人士建議,可以考慮收取一定手續費用開通官方轉單通道,或是通過后臺系統篩查倒買倒賣的“黃牛”。總之,企業應加大研判力度,通過調整售價和調整權益相結合,應對原材料漲價所導致的一系列市場變化。
關鍵詞: 新能源車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新能源車調價頻繁 有預訂車主變身“黃牛”2022-03-29
- 金浦鈦業擬總投資百億元 建設新能源電池材2022-03-29
- 煤炭行業景氣度向好 中國神華再度大比例分2022-03-29
- 面對下跌,私募大佬應對方式迥異 市場熱議2022-03-29
- 光明乳業2021年營收292.06億元2022-03-29
- “i茅臺”正式上線 白酒板塊大幅下跌2022-03-29
- 齊心抗疫,上海銀行業保證業務平穩有序運行2022-03-29
- 券商落實“服務30條” 做好資本市場的“守2022-03-29
- 江蘇銀行優異業績背后的“源動力”2022-03-29
- 【輿情風險】東旭光電全資子公司成被執行人2022-03-29
- 【輿情風險】東旭光電全資子公司成被執行人2022-03-29
- 【輿情風險】中國石油關聯公司成被執行人 2022-03-29
- 也許是廣州最時尚也懷舊的地方 珠啤變身博2022-03-29
- 雙匯發展擬分紅45億 占去年盈利九成多2022-03-29
- 聯亞集團(00458.HK)2021年扭虧為盈至2100萬港元2022-03-29
- 麗珠醫藥(01513.HK)2021年度凈利潤升3.54%2022-03-29
- 新股消息丨醫學影像解決方案供應商冠澤智慧2022-03-29
- 呷哺呷哺2021營收超61億元,新品牌呷哺“X2022-03-29
- 方大特鋼:確定“四大目標任務”和安全環保2022-03-29
- 新大正: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3-29
- 九華旅游: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3-29
- 錦江酒店: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3-29
- 物產中大:李剛上任副總經理2022-03-29
- 建業地產:2021年歸母凈利潤6.05億,同比降66.4%2022-03-29
- 財政部北京監管局:防止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超2022-03-28
- 一場孤獨的拍賣:獐子島易主2022-03-28
- 莎普愛思2021年盈利3566萬元 醫藥研發支出2022-03-28
- 蘇州銀行去年凈利增逾20%,擬設合資公募基金2022-03-28
- 豪美新材:2021年實現扣非凈利潤1.28億元 2022-03-28
- ST西源:任彥堂上任副總經理2022-03-28
精彩推薦
- 聯亞集團(00458.HK)2021年扭虧為盈至2100萬港元
- 麗珠醫藥(01513.HK)2021年度凈利潤升3.5...
- 新股消息丨醫學影像解決方案供應商冠澤...
- 呷哺呷哺2021營收超61億元,新品牌呷哺...
- 建業地產:2021年歸母凈利潤6.05億,同比降66.4%
- 財政部北京監管局:防止地方政府債券發...
- 福晟國際:預期2021年虧損收窄至6億元
- 新城悅服務:獎勵3名董事及35名雇員503萬...
- 陽光城:終止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
- 旭輝控股:獲控股股東增持合共100萬股
- 融創中國:不刊發2021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
- 財報解讀 | 一年賺21億卻只盈利1個億...
- 美的置業鎖定“智慧”增長極 | 財報深響 ⑧
- 當代置業:唐倫飛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
- 海南首家RCEP項下經核準出口商獲海關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