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惠民保”惠及百城 普惠與盈利存難點
從去年至今,短短一年多時間,已有110多款產品,落地約100個城市,累計保費超過50億元……“惠民保”無疑是當前保險市場“最靚的仔”,其在各大城市的落地正迎來加速度。
“惠民保”指的是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補充保險,基本是“一城一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從2020年開始,“惠民保”逐漸加速在各大城市落地,對此,業界既有諸多期待,也有些許擔心,而現實的路徑則是一邊實踐一邊完善。
政府參與程度提升
“惠民保”試點始于2015年的深圳,但其大面積推廣于2020年,這一年,也被業界稱之為“惠民保”元年。
繼深圳、廣州、北京等一線城市相繼推出專屬“惠民保”后,上海版惠民保“滬惠保”也于近日落地。同時,杭州“西湖益聯保”、青島“琴島e保”、麗水市“浙麗保”等多個城市“惠民保”漸次落地。從運營方提供的數據來看,多數城市的“惠民保”受到了消費者認可,投保踴躍。例如,“滬惠保”上線首日投保人數就突破100萬人。復旦大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惠民保”呈現一二線城市向其他城市擴散的趨勢,今年,其覆蓋范圍將繼續下沉,惠及更多人群。
隨著“惠民保”持續快速推廣,其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例如,今年,政府在“惠民保”項目中的參與度不斷提升。圓心惠保CEO彭煊表示,進入2021年,“惠民保”的顯著變化,即政府、醫保局的介入力度逐漸加大,不僅涉及產品測算定價,還涉及藥品目錄、宣傳推廣等。對此,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惠民保”處于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以及中高端醫療險之間,價格便宜,要設計和運行好,需要多個部門主體的配合,而政府主導能推動實現各主體的聯動。同時,市民的參加度是決定“惠民保”前期費用和賠付成本的重要參數,各地的參保率差別較大,而政府主導能提升居民的信任,提升參保率。另外,從去年落地的諸多“惠民保”項目來看,普遍實現了惠民目的,更贏得了政府支持,從而推動了這種商社深度結合的醫保模式。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葛玉翔指出,“惠民保”的政府參與程度不斷深化,其對該產品的影響喜憂參半。喜的是,政府參與宣傳,有的地方還加大個人賬戶開放力度,有利于增強項目的公信力和知名度,提高投保率,也有利于項目平穩運營。憂的是,在政府主導模型下,保險公司參與度較低,定價主動權有待提升。
同時,從“惠民保”產品的發展來看,“惠民”特征進一步凸顯。例如,5月8日,成都“惠蓉保”啟動第二年試點,與去年相比,在參保費用不變的情況下,拓展了保障范圍,并降低了起付線。
普惠與盈利存難點
盡管“惠民保”在約百個城市快速落地,成為保險行業“現象級”的產品。但是,業內人士認為,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但“惠民保”可持續運營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需要一邊實踐一邊完善。
申萬宏源研報測算認為,按照全國14億總人口計算,30%的地區覆蓋率,15%的參保率、80元的件均保費計算,“惠民保”一年的總保費規模約為50.4億元。
彭煊認為,預計未來3年之內,“惠民保”整體規模將覆蓋8億保單,件均保費180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線城市的廣泛參與,同時各地參與熱情的提高,“惠民保”的覆蓋面和普及率將快速提升。不過,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痛點。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惠民保”可否持續健康發展主要有三個方面有待觀察。第一是保險公司要跟蹤“惠民保”的實際賠付水平是否和預期一致,是否存在定價不足的風險?第二是部分保險公司希望通過“惠民保”獲客,再進一步通過二次開發來挖掘客戶價值,因此需要評估獲客的品質和二次開發的效果,是否存在客戶的逆選擇風險,以及二次開發效果是否理想?第三是消費者對于產品的理賠和服務是否滿意,決定當地政府后續合作態度。
葛玉翔指出,未來提高商業保險公司對醫療數據的可及性,實現準確定價、精準控費,是解決“惠民保”可持續性痛點的重要方式。在“醫保局主導,政府指導”和“居民普惠受益”兩極下要實現保險公司盈利的難度較大,需要持續提升“惠民保”產品的商業性色彩。例如在產品保障范圍、產品價格設定上提升保險公司話語權,并在續保條款、浮動費率、投保范圍上做出更符合商業保險的承保設定、各地政府探索開放脫敏后的醫保數據、推進醫保與商保的數據共享、建立行業規范等措施。
同時,“惠民保”在運營效果尚待觀察的情況下,部分地方已經出現同質化非理性競爭苗頭。例如,在湖南長沙,目前已有“長沙民生保”、“星惠保”、“湘惠保”、“湖南全民保”4款 “惠民保”;在寧波,短期內就出現了“工惠保”、“甬惠保”、“市民保”3款產品。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王向楠認為,整體來看,目前“惠民保”的準入要求少,產品變化也少,一個城市有多款“惠民保”未必是壞事,建議加強政府部門和商業主體的溝通,評估本地、附近地區和類似地區的“惠民保”運行情況,借助市場力量來調整產品供給,保持模式靈活性和開放性,監管上可繼續關注消費者保護。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城市短期出現多款“惠民保”,其宣傳口徑、投保門檻、保障責任以及保費等都比較相似,容易給消費者帶來困惑,同時,由于“惠民保”都是一城一策,投保者僅限在當地有醫保的人群,多個項目同時存在必然明顯分流投保人群,拉低參保率。應當注意的是,“惠民保”屬于報銷型產品,消費者重復投保但不能重復理賠,這一點,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保險公司等項目參與主體都應當重視,投保時說明白,才能避免理賠糾紛。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三協會聯手整治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概念...
- 5800萬年前動物喜歡在海邊聚集 相關研...
- 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培育戰略性新興...
- “天眼”發現201顆脈沖星 相關研究發表...
- 資產證券化市場升溫 我國共發行697只ABS產品
- 健身品牌“速境”獲數千萬天使輪融資 ...
- 騰訊關聯公司入股貓貓家,經營范圍包括...
- 華為公開“自動泊車交互方法”相關專利...
- 香港恒生指數午間休盤跌0.21%,B站漲0.12%
- “墨奇科技”完成2.5億元B輪融資 領投...
- 長安汽車:阿維塔科技有獨立上市計劃,...
- LPR報價利率繼續按兵不動 房貸利率要上行?
- 傳統車企群雄逐鹿IPO 長安汽車擬推動獨...
- A股公司連續4年分紅突破萬億元 四大行...
- 保險資管機構市場化提速 第三方資金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