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貫穿未來三個月重點金融支持政策主線 擬出臺的金融政策的維度十分豐富
單向流動的時間,其實充滿了韌性。以三個月為例,時間很短,只夠四季中的一個季節完成展示;但時間也很長,能夠容納很多支持國計民生的金融政策從部署到出臺,乃至推進實施。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的“時間表”,未來三個月(也就是6月底之前)將是金融政策的密集出臺期。筆者注意到,擬出臺的金融政策的維度十分豐富,且核心均在于“可持續發展”。
例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財政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的“引導銀行擴大信用貸款、持續增加首貸戶,推廣隨借隨還貸款,使資金更多流向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更多流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受疫情持續影響行業企業給予定向支持”,對于市場主體,尤其是符合產業導向的中小型市場主體的精確支持十分明確。我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2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超過8300萬戶,正是這些市場主體連通生產與消費,連通經營與就業,連通需求與研發,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金融支持的最大效用是發揮撬動力、帶動力,引導生產要素配合市場主體的可持續發展訴求有序流動。
而“延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完善貸款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繼續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強化公司治理”則均是讓金融對于實體經濟的服務更可持續,在化解金融機構的風險中,降低金融機構對于業務和服務推進的后顧之憂,從而真正將金融政策支持傳導至市場主體。
人民銀行負責牽頭出臺的“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則從更高的格局出發,通過金融對于綠色低碳發展的直接支持、間接引導,謀求中國經濟進一步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筆者認為,“可持續發展”貫穿主線,體現了金融政策、金融服務的“溫度”“精度”“高度”和“厚度”。而三個月的“時限設定”,則是讓金融服務的“時度效”找到最佳平衡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中國外運去年凈利潤27.54億元 每股派發...
- 南方航空去年凈虧損108.42億元 實現經...
- 迅游科技“內斗”再引關注函 要求說明...
- 聯想集團股價創五年內新高 農夫山泉收漲1.93%
- 木漿價格半年漲超50% 原材料漲價帶動生...
- 今日新股申購及發行情況:諾禾致源、曉...
- 今日新股上市及大概情況:翔宇醫療、元...
- 債券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強施壓 黃金價...
- A股沒有“軟骨病”,A股會不會陪著美股...
- 蘇州艾隆科技科創板上市 成交額3.43億元
- 萬達商管港股上市平臺“浮出”,注冊資...
- CNN恐懼與貪婪指數是什么?較上一交易日...
- 何為碳達峰和碳中和? 西安凱立持續探索...
- 美元強勢起漲上行破位 黃金價格一度跌...
- 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5個基點,至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