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點工作 多措并舉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了2021年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將重點組織落實的8個方面19項降成本重點任務。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吳曉華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振興實體經濟是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實體經濟成本問題已成為影響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其內涵是讓利實體經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推動技術進步。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知》提出,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多措并舉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僅體現了“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確保宏觀政策不急轉彎”的思路,而且有助于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穩定企業經營狀況,激發企業生產經營活力。
在深化金融讓利有效支持實體經濟方面,《通知》提出,要優化企業金融服務。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以產業鏈和供應鏈為切入點,推廣供應鏈票據和應收賬款確權,增強銀行與產業鏈的融合度和協同性。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推動征信與信用評級機構為企業融資提供高質量的征信和評級服務。適當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
汪惠青表示,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助于滿足企業的多樣化融資需求,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未來,通過進一步明確各市場功能,形成功能互補、聯系緊密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利于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那么,如何將金融讓利落到實處,嘉興學院經濟學院院長文雁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要做到精準控制。首先是主體精準,以大數據等先進手段對受疫情嚴重影響的企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進行精準識別和精準幫扶,降低高技術企業、初創企業的融資門檻與融資成本。其次是政策精準,針對不同類型的市場主體、不同的融資需求和不同的融資困難要采取差異性的金融幫扶手段。另一方面,要實現統籌兼顧,在金融讓利實體經濟的同時要防范系統性風險,有效阻遏資金進入淘汰產業、“僵尸企業”等,造成市場機制的扭曲。此外,要拓展實體經濟企業融資渠道,加快建設和完善高水平、規范化的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市場。
上海國際經濟與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曹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繼續運用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增加金融資金來源,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同時,引導銀行擴大信用貸款、持續增加首貸戶,推廣隨借隨還貸款,使資金更多流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受疫情持續影響的行業企業給予定向支持。完善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使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實現信息共享,為信譽以及經營良好的企業融資提供便利。此外,關注讓利對金融系統產生的影響,做好應急預案,防范可能產生的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商務部:前4月進出口、出口增速創10年來...
- 工信部:一季度機械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
- 北京“惠她保”開放參保:針對女性高發...
- 2020年下半年海底撈業績逆勢增長 餐飲...
- 北京:8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本次抽...
- 百瑞信托2020年業績僅小幅上漲 融資類...
- 工業互聯網成5G“主戰場” 加快了制造...
- “紅五月”節后首日表現受挫 消費基金...
- 刷屏!“滬惠保”首年參保率或達30% ...
- 格力電器在臨沂成立新公司 注冊資本2億
- 京東邦能入股數勢科技,經營范圍包括基...
- 騰訊申請整點優惠商標 國際分類為網站...
- 騰訊、B站關聯公司入股青瓷數碼 法定代...
- 騰訊關聯公司入股掌夢網絡 掌夢網絡致...
- 家電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市場消費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