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國際車展一線見聞:廠商不再以價換量
中秋節假期,第二十四屆武漢國際汽車展覽會在武漢舉行。作為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汽車消費類展會,各大廠商除了在價格上繼續讓利,更是在服務體驗方面下足了功夫。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汽車產業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行業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廠商要想繼續留在場上,必須在“價格戰”之外找到新的可持續模式。
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促消費 廠家有奇招
“以舊換新最高補貼9萬元”“轎車5.99萬元起,SUV7.99萬元起,純電9.99萬元起”……本屆武漢國際車展現場,不少廠商都在展臺上放置醒目的價格優惠廣告,或以游戲打卡的傳統方式,吸引消費者的關注。與此同時,一些品牌則另辟蹊徑,把引流的戰場放在了“場外”。
今年上半年,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在武漢投放了數百輛車用于載客運營,為市民出行提供新選擇的同時,也讓不少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有了更直接的體驗。經過幾個月的運營,在本屆車展期間,不少市民已能方便地乘坐自動駕駛出租車到現場逛展。而在蘿卜快跑的“代言”下,同系的極狐阿爾法T5,也吸引不少消費者慕名而來。
“從產業鏈的技術上來講,成本管控是新能源車企競爭的關鍵。但到最后,核心的產品、技術和運營三方面將共同決定企業的競爭力。”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產業研究室主任康凱說。
一些廠商也在探索用“更走心”的服務吸引消費者。“之前試駕過嵐圖的新能源車,當時4S店專門把車從武漢開到孝感。現在新款車上市,置換補貼的政策也很實在,肯定要支持一下。”來自湖北孝感的周先生,趁著假期和家人專程到武漢逛車展,在體驗了新上市的嵐圖知音后,沒做過多考慮,當場付了“小定”。
康凱認為,歷經十余年高速增長,國內乘用車市場已由增量時代逐步轉為存量競爭時代,但整體仍呈穩定增長趨勢。隨著更多特定化、專業化、個性化消費車型的出現,將進一步釋放消費新活力,促進汽車消費的提升。
武漢國際車展期間,廠家定制服務、聯名款也越來越普遍:東風本田分別設置了靈悉L和泡泡瑪特、e:NS2獵光與奧特曼的聯名專區,上汽大眾等多家廠商也提供了原廠改色膜等改裝服務,體現了廠商在“以價換量”之外,嘗試用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吸引用戶。
但并不是每一次嘗試,都能換來用戶認可。“許多消費者吐槽,以前用物理按鈕一秒鐘就能實現的功能,現在用語音控制需要花幾倍的時間。”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助理會長柴占祥表示,這提醒車企,在加速智能化的過程中,更要堅守初心,真正以用戶為導向。
服務好用戶仍是最佳護城河
“汽車正從機械產品變為耐用消費電子消費品,汽車的使用周期在大幅縮短,更新速度也在加速。”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車展期間表示,中國的消費電子產業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得到相關產業的賦能后,中國的汽車產業也發生巨變。
伴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結構性調整,產業集中度提升成為必然。康凱表示,乘用車生產企業數量已從2021年的88家,降至今年6月的69家。隨著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出清速度也將加快,預計到2027年將不足40家。
在崔東樹看來,以后沒有“小而美”的企業,只有“大而全”的企業。無論是傳統的豪華車品牌,還是新能源品牌,都要經歷向頭部品牌集中的進程。
業內普遍認為,進入智能化下半場的競爭格局,頭部企業憑借規模效應和品牌資源保持優勢,尾部企業則面臨淘汰或退出市場。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將同步迎來優勝劣汰的過程。
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鄒廣才表示,國內現有兩三百家從事汽車芯片業務的公司,與之相對應的是,國際上只有7家至10家同類公司。
“目前,國內市場只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未來可能占到一半,但這個體量很難支撐上百家汽車芯片企業的發展。”鄒廣才表示,從去年下半年起,陸續有汽車芯片的企業被收購或倒閉,這一過程在未來3年至5年仍將持續。
“整個行業正處在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嵐圖汽車科技公司技術總監付斌表示,“作為廠商要堅持長期主義,把服務用戶作為最大的護城河,避免內卷式競爭、從野性生長向自覺自律轉變,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柴占祥表示,汽車智能化正迎來爆發的拐點,在智能化賽道上角逐的產業鏈相關企業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未來5年至10年是智能化的主場,希望智能化和電動化真正成為中國汽車強國的一對有力翅膀。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武漢國際車展一線見聞:廠商不再以價換量2024-09-21
- 梅賽德斯-奔馳、北京奔馳召回超52萬輛進口2024-09-21
- 服貿會上都有哪些“黑科技”?2024-09-21
- 美研究人員開發出能測血壓的手機應用2024-09-21
- 美研究人員開發出能測血壓的手機應用2024-09-21
- 新華網財經觀察|大模型落地應用:難點與破2024-09-21
- 以舊換新人氣火爆 假期消費市場活力足2024-09-21
- 創新科技助力網絡安全——2024年國家網絡安2024-09-21
- 空調業緊抓機遇增后勁2024-09-21
- 沉浸式智慧文旅項目不斷涌現2024-09-21
- 數據產業動能澎湃2024-09-21
- 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難題2024-09-21
- 醫療科普重在去偽存真2024-09-21
- 數字技術成新型工業化加速器2024-09-21
- 交通大規模設備更新穩步推進2024-09-21
- 深圳 “天空之城”建設漸入佳境2024-09-21
- 用科技創新惠農興農2024-09-21
- 中消協測評36款無線耳機 潮智能、科大訊飛2024-09-21
- 海量跨境電商如何秒通關2024-09-21
- 謀篇布局放大數據要素乘數效應2024-09-21
- 電子行業AI創新驅動發展2024-09-21
- 電子行業AI創新驅動發展2024-09-21
- 華為三折屏手機為何引熱議2024-09-21
- 北斗追夢 領航蒼穹——中國北斗建設發展三2024-09-21
- 云棲大會|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我們處2024-09-21
- 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 開展下一代2024-09-21
- 新華全媒+|全球首個多模態地理科學大模型2024-09-21
- 相當于140個銀河系相連!科學家探測到最長2024-09-21
- “農情”消保暖人心,使命擔當縣域行:招行2024-09-21
- 超視立視光顧問教您:如何不讓老花暴露年齡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