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披露2021年年報及2022年一季報 規模效應凸顯供貨量大增毛利率觸底反彈
本報記者 曹琦
4月29日晚間,孚能科技披露2021年年報和2022年一季報。
公司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超過2倍,并在今年一季度持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儲能業務作為第二主業取得實質性進展;能量密度達330Wh/kg的下一代電池技術斬獲USCAR(美國汽車研究委員會)年度團隊成就獎并獲送樣客戶正面回應;公司綜合毛利率在2021年為負的情況下到今年一季度已成功轉正,標志著孚能科技成本控制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的增強。
可以預期,2022年仍是孚能科技“倍增”發展的一年,隨著價格聯動機制的暢通,產能規模化效應的顯現,孚能科技正在逼近實現盈利的業績拐點。
訂單產能雙放量
公司業績拐點將至
年報顯示,孚能科技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上年同期的11.97億元增長212.6%,也大幅超過2019年的24.5億元。對于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孚能科技在年報中表示,經過前期積累,公司多家客戶的項目在當年度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其中包括對重要客戶戴姆勒EQS、新款EQA、EQB車型的供貨;同時,廣汽集團對公司的采購量亦顯著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公司主營業務繼續保持著強勁增長態勢,公告顯示,公司2021年第三、第四季度的出貨量分別為1.16GWh和1.31GWh,2022年1-2月的出貨量進一步增加至1.61GWh,已接近去年全年3.47GWh總量的一半,結合公司2022年在手訂單已達14.81GWh,全年營收或超百億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戴姆勒和廣汽集團等客戶旺盛的需求,孚能科技此前曾披露公司2022年在手訂單已達14.81GWh,是2021年全年出貨量的4倍有余;另一方面,2021年完成產能爬坡的鎮江一廠讓孚能科技的有效產能從此前的5GWh增加至13GWh,而隨著鎮江二廠和三廠在2022年相繼開始產能爬坡,將進一步縮短產能爬坡與實現營收的錯位期。
在此基礎上,孚能科技2022年一季度的表現可謂“觸底反彈”,不僅營收同比增長超過3倍,虧損額也從去年第四季度的5.3億元收窄至2.44億元。此外,孚能科技的毛利率成功轉正為6.81%,已接近同行業平均水平。公司表示,上述成績主要得益于公司議價能力大幅提升,不僅向客戶提價且形成了更為合理的價格聯動機制,導致公司產品單價較上年有較大幅度提升。
未來,隨著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壓力向下游客戶傳導,加上公司內部多措并舉控制成本,孚能科技的毛利率有望持續改善。
儲能有望稱成第二主業
公司核心技術優勢顯著
2021年儲能業務實現營收1.04億元,是孚能科技的一大亮點。
公司董事長王瑀表示,儲能業務取得實質性進展,體現在公司在中標中國鐵塔的應急換電電池采購項目,邁出進入儲能市場的第一步,公司也在規劃研發應用于儲能領域的磷酸鐵鋰方形電池。
“這并不意味著主攻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孚能科技開始“倒向”磷酸鐵鋰方形電池,相反,這表明孚能科技在新市場開發、新客戶拓展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需要產業化已有的技術儲備來完善電池產品體系以滿足客戶需求。”公司相關負責人稱。
孚能科技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上半成立儲能事業部初步開展業務,在對國內儲能市場需求充分論證分析后,提出公司儲能產品的發展方向,即提升目前市場中儲能產品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因此,孚能科技在高鎳三元、中鎳高電壓等原有路線繼續推進研發的同時,啟動了儲能及中、重型商用車用鋰離子電池產業開發及產業化,計劃開發出具備高安全性、長循環及優異低低溫性能的產品來滿足儲能及中、重型商用車的市場需求。
孚能科技歷來非常重視研發,梳理公司的在研項目可見,前瞻性研發始終是公司的一大特色。2021年,孚能科技研發投入總額5.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62%。重金投入下,孚能科技追求極致能量密度的研發主線,以及由此衍生的產品矩陣都清晰可見。
核心技術上,如高比能快充鋰離子電池技術等三項將陸續在今明兩年進入產業化階段,增厚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屢獲殊榮的330Wh/kg下一代電池技術,讓孚能科技在能量密度等關鍵指標上繼續領先行業;滿足中國動力(600482)電池強檢國標和美國先進電池聯盟的安全標準的400Wh/kg高能量密度電芯已處于中試階段,該技術可在實現高能量密度的同時降低生產制造成本,具有更好的產業化確定性。
目前,孚能科技已完成第一代半固態電池的研發,并在持續開展由半固態電池過渡到全固態電池的研發。可以預見,在下一代電池的角逐中,先聲奪人的孚能科技勢必會大放異彩。
(編輯 上官夢露)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孚能科技披露2021年年報及2022年一季報 規2022-04-30
- 受益半導體顯示與光伏等“風口” TCL去年2022-04-30
- 珍寶島發布2021年年報 三個重磅中藥創新藥2022-04-30
- 數字化轉型統領“五大轉型” 北京銀行加速2022-04-30
- 巨人網絡發布2021年年報,連續六年超過年利2022-04-30
- 中工國際:公司承接了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鋪2022-04-30
- 華夏銀行2021年實現凈利239億元 同比增長10.83%2022-04-30
- 遠光軟件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表彰2022-04-30
- 北交所公司年報“首秀” 近六成營收凈利雙2022-04-30
- 關于武昌魚集團與上市公司*ST昌魚無關聯關2022-04-30
- 天齊鋰業今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超14倍 公2022-04-30
- 順豐航空機隊規模突破70架!網友:以后開快2022-04-30
- 爭奪百萬賽事獎金,真快樂APP和大中電器全2022-04-30
- 上海:28日劃定封控區13947個,涉及人口數52022-04-30
- 露笑科技:合肥露笑與東莞天域簽署購銷合同2022-04-30
- 以嶺藥業:研發投入8.37億創新高,科技驅動2022-04-30
- 歡瑞世紀一季度扣非凈利增長211% 有大量影2022-04-30
- “國潮”品牌熱力驅動 潮宏基2021年凈利潤2022-04-30
- 格力電器:2021年凈利潤230.64億元 擬10派20元2022-04-30
- 逆勢擴張 舍得酒業70億增產擴能背后2022-04-30
- 新開源:堅持雙輪驅動 2021年歸母凈利潤同2022-04-30
- 金丹科技: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4.75% 加2022-04-30
- 翰博高新2021年營收增長17.79% 已具備LCM2022-04-30
- 業績起伏 增資擴產 湘佳股份布局幾何2022-04-30
- 貴州茅臺董事長:天天在i茅臺上申購 至今2022-04-30
- 蘇寧易購升級服務戰略:為用戶提供家庭場景2022-04-30
- 夢潔股份2021年報:營收穩健增長,疫情因素2022-04-30
- 家家悅一季度業績穩步增長 供應鏈建設初見2022-04-30
- 浙富控股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公司超額完成業績2022-04-30
- 長安汽車王俊:呼吁復產復工白名單多納入二2022-04-30
精彩推薦
- 上海:28日劃定封控區13947個,涉及人口...
- 抓好“頭號工程”,破解金科穩健發展密碼
- 歐元區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5.0%
- 商務部:中國與白俄羅斯舉行服務貿易與...
- 陽光城:2021年營收425億元 全口徑銷售...
- 法國前三個月經濟陷入停滯,經濟增長為0%
- 遼寧丹東東港市:29日12時起全域道路實...
- 央行進行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 中信銀行(00998.HK)一季度凈利潤173.50...
- 世茂股份2022年一季報:經營性現金流凈...
- 商務部:中國與白俄羅斯舉行服務貿易與...
- 一季度中交地產忙著找錢,短期借款飆升158%
- 綠地控股:有息負債累計壓降1476億 2021...
- 中交地產:控股股東擬減持不超2%股份
- 地一線|深圳首輪土拍冰與火:央國企包攬8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