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味食品一季度費用率改善凈利增25% 經營性現金流增超5倍行業競爭加劇
消息●記者張璐
川味復合調味料的領軍企業——天味食品(603317)(603317.SH)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季度成績單。
4月25日,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味食品”)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同比增長2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25.27%。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公司期間費用率為16.9%,較去年下降1.6%,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上升554.4%至1.6億元。
據悉,天味食品成立于2007年,主營火鍋調料和川菜調料,2019年上市。數據顯示,2019年和2020年,天味食品營收分別為17.27億元、23.6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97億元、3.64億元。2021年受疫情影響,公司業績未達預期,但4季度環比有較大改善。
業內認為,從天味食品所處的復合調味品行業看,由于調味品的剛需性,在品類不斷迭代、消費場景不斷細分的大趨勢下,整個行業依舊是條“好賽道”。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調味品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不同品類相互滲透的當下,企業也要有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消費業態的創新競爭力。
一季度營利雙增
在川味復合調味料領域,天味食品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成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
近年來,天味食品整體業績增長較快。2015年-2020年,天味食品營收由8.69億元增長至23.65億元,翻了一番多;同期扣非后凈利潤從1.19億元增長至3.088億元。2019年天味食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進入全新的發展時代。
不過,2021年受疫情影響,天味食品業績出現下滑。2021年,天味食品實現營業收入20.26億元,同比下降14.34%;實現凈利潤1.85億元,同比下降49.32%;毛利率32.31%,同比減少6.33%。
同時,公司股價也大跳水,由2021年1月初的最高68.33元/股,降至2022年4月26日收盤價18.12元/股,股價大跌超過70%。
不過,公司對2022年的業績還是信心十足,計劃全年營收同比增長不低于15%,凈利潤增長不低于30%。
前三個月的業績表現也如公司所預料。2022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6.29億元,同比增長20.60%;實現凈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25.27%;扣非凈利潤9782.90億元,同比增長27.26%。
2022年,天味食品輕裝上陣,堅持大單品策略,同時積極開發區域特色產品作為補充。其中,中式菜品調料實現收入3.49億元,同比增長45%;火鍋調料實現收入2.41億元,同比下降3.24%;香腸臘肉調料實現收入544.99萬元,同比下降35.26%。
截至第一季度末,公司經銷商數量為3368家,同比減少了41家,主要是公司聚焦渠道資源,整合優化部分實力較弱小商家。
此外,一季度天味食品毛利率同比下滑1.7個百分點至36.0%,主要是原材料、包材等價格大幅上漲所致。減少了廣告費用投入后,公司銷售、管理費用率分別同比下降4.9%、0.2%,凈利率恢復至15.9%,同比上漲0.6%。
復合調味品市場前景廣闊
事實上,復合調味品是近幾年才出現在調味品市場中的“新賽道”,主要細分為火鍋底料、佐餐醬、中式復合、西式復合等子行業。
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預計到2023年我國復合調味品市場規模將達到2451億元,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6%,要明顯超過調味品行業的增速水平。
記者注意到,在復合調味品行業,火鍋底料及中式復合調味料兩個子行業增速尤為明顯,2013年-2018年,天味食品火鍋底料和中式復合調味料行業復合增速均超過15%,成為復合調味料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兩個子行業。
此外,近年來,天味食品“營銷+渠道”雙發力,推動公司發展步入快速擴張期。公司電商渠道呈現爆發式增長,2015年-2019年,電商渠道收入復合增長率為68.56%。目前,天味食品市場網絡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
與此同時,天味食品擬通過投資并購等外延式擴張。2021年,天味食品先后成立上海分公司、海南博懷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海南博懷以自有資金認購四川航佳新增加的注冊資本1455萬元,持股比例為17.97%。
值得一提的是,資本持續加碼復合調味品賽道,競爭加劇。天眼查顯示,2021年調味品行業相關企業的融資超過70次,其中不乏融資額過億元級別的融資事件,如中式復合調味料品牌“朝天門碼頭”獲得1億元Pre-A輪融資、調味品品牌“加點滋味”A輪融資近億元、復合調味品品牌“川娃子食品”完成近3億元A輪融資等。
興業證券認為,復合調味品為調味品行業中增速快、長期空間大的細分領域,行業發展尚處早期,無顯著龍頭出現,全國范圍內頭部企業無明顯規模效應,未來相關公司可憑借單一品類放量獲得收入、利潤的快速增長。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天味食品一季度費用率改善凈利增25% 經營2022-04-27
- 莎普愛思一季凈利增163% “藥+醫”雙輪驅2022-04-27
- 匯川技術一季度盈利7.17億 擬30億加碼新能2022-04-27
- 禾豐股份總裁邱嘉輝: 聚焦飼料推進轉型2022-04-27
- 蠡湖股份成本端承壓上市4年現首虧 擬超9億2022-04-27
- 杭州銀行凈利連續四季度增超30% 輕型化轉2022-04-27
- 金鷹重工凈利四連增 貨運裝備板塊收入翻倍2022-04-27
- 降準落地釋放5300億元資金,寬信用仍需政策2022-04-27
- 唐山古冶區、樂亭縣等多地解除臨時全域靜態2022-04-27
- 晶賽科技獲6家機構調研:公司已通過紫光展2022-04-27
- 東南電子首季凈利降去年凈利降 經營現金凈2022-04-27
- IMF警告:亞洲經濟存在滯漲風險,政策決策2022-04-27
- 惠而浦和國美鬧翻了!雙方各執一詞,還牽扯2022-04-27
- 健友股份: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4-27
- 帝爾激光:2021年營收凈利雙增 擬10轉6派7.5元2022-04-27
- 醫藥+醫美協同發展 江蘇吳中2021年實現扭2022-04-27
- 聯創光電:秦嘯上任副總裁2022-04-27
- 浙海德曼:林選玉上任副總經理2022-04-27
- 審計主張扣除凍牛肉業務收入 *ST廈華拉響2022-04-27
- 中遠亞丁輪駛離長興島開航 滬東中華長興造2022-04-27
- ST華鼎: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4-27
- 際華集團:容三友離任副總經理2022-04-27
-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多家上市銀行一季報“暖2022-04-27
- 揮別版號擾動 游戲上市公司業績“多云轉晴2022-04-27
- 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 研發平臺量產開放 2022-04-27
- 浦發銀行力保供應鏈穩定暢通2022-04-27
- 興業銀行推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綜合金融2022-04-27
- 杉杉股份擬斥資97億元 加碼鋰電池負極材料2022-04-27
- 多家公司出手護盤 回購增持“價高量多”2022-04-27
- 國信證券去年業績 創2015年以來新高2022-04-27
精彩推薦
- 降準落地釋放5300億元資金,寬信用仍需...
- 唐山古冶區、樂亭縣等多地解除臨時全域...
- IMF警告:亞洲經濟存在滯漲風險,政策決...
- 上海本次疫情處于高位運行狀態,但已呈...
- 金地集團:塑造公信力的三大法寶|財報深響?
- 美好置業:第一季度營收24.64億,同比增長761.39%
- 央行:3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6186.7億元
- 廣宇發展所屬公司對外投資設立子公司,投...
- 福星股份:第一季度營收16.56億,同比減少11.48%
- 華僑城A:第一季度營收74.73億,同比減少12.56%
- 華僑城A:一季度凈利潤1.76億元 同比下降80.44%
- 遠大醫藥(00512.HK):集團全球創新產品S...
- 維信金科(02003.HK)購回本金總額1491萬美元票據
- 山西: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7%...
- 恒指收漲0.33% 游戲股創夢天地閃崩收跌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