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 研發平臺量產開放 今年業績有望扭虧為盈
奇安信日前宣布主要研發平臺全面量產,并將陸續向生態伙伴開放。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研發平臺量產將大幅提升公司研發效率,降低研發費用,有助于公司提升毛利率,2022年業績有望扭虧為盈。
● 本報記者楊潔
“安全不缺錢”
網安需求廣闊
近期市場擔心疫情擾動需求側,這對奇安信來說幾乎不是問題。“盡管有些地方因疫情防控遇到一些經濟困難,但安全的預算不會少。疫情防控反倒進一步推進經濟運行的線上化、數字化,大家最擔心這個過程中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錢花在安全上,未雨綢繆。所以,在我們看來,安全行業不缺錢、不差錢。”齊向東說,今年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發布后落地實施的第一年,因此整個網安行業增長“只會加速不會降速”。
齊向東表示,從公司一季度業務情況來看,已經感受到今年冒出的大量安全需求。奇安信4月26日發布的一季報顯示,一季度營收規模達6.59億元,同比增長44.52%。得益于運營商、能源、金融等重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客戶的強勁需求,目前公司在手訂單超23億元,2022年新增訂單超9億元,同比增長超65%。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21數據安全行業調研報告》顯示,目前企業的數據安全意識逐步覺醒,監管驅動是企業開展數據安全能力建設的重要動力。該報告認為,我國數據安全已經到了發展的關鍵期,未來對于數據安全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同時對于服務能力和產品能力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奇安信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58.09億元,同比增長39.6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虧損5.55億元,虧損較上年同期增長65.91%。針對不少網絡安全行業公司2021年利潤均有所下降的現象,齊向東認為“是暫時的”,“要讓產品滿足更大的市場需求,一定需要在開始階段加大研發投入。這不代表公司競爭力下降,相反說明他們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強。”
奇安信在2021年年報中解釋,公司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選擇了高研發投入且人員快速擴張的發展模式,為建設研發平臺、布局“新賽道”產品、提升攻防競爭力、建立全國應急響應中心而進行了大量投入。
提高研發效率
有望扭虧為盈
雖然2021年公司凈利潤虧損有所擴大,但齊向東認為,隨著公司核心研發平臺實現量產,2022年實現盈虧平衡問題不大。
奇安信營收仍處在高速增長中,其近五年(2017-2021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63.08%,2021年人均創收同比提升12.70%。奇安信表示,盡管受2021年新冠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但公司營業總收入仍持續高速增長,充分體現網絡安全行業處在高增長期,產業規模在快速擴大中,公司未來的高速成長具備堅實的行業基礎;公司收入規模及增長率持續領跑全行業,充分體現了公司的行業龍頭地位以及突出的競爭優勢。
同時,奇安信毛利率連續四年提升,2021年公司毛利率由2020年的59.57%提升至60.01%;受益于研發平臺效能逐步展現,公司產品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安全產品毛利率達77.02%,同比提升4.78個百分點。
齊向東說:“2022年我們的收入還會繼續增長,毛利率會保持在60%以上,因為研發平臺實現量產,大大提升我們的研發效率,研發費用占收入的比例會大幅下降,這為2022年公司扭虧為盈打下堅實的基礎。”
奇安信年報顯示,雖然2021年公司仍處于戰略投入期,但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研發費用率、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分別降低1.38個百分點、2.90個百分點和2.21個百分點。同時,公司供應鏈管理逐步加強,整體運營效率穩步提升;公司存貨周轉率大幅提升31.69%,總資產周轉率、營業周期等運營指標也實現穩步提高。
齊向東認為,研發平臺量產也能夠縮短公司新產品的研發周期,同時基于平臺研發的安全產品,協同聯動的安全性能會更好,將大幅提升公司安全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奇安信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新賽道產品收入占安全產品及服務的收入比例超過70%。其中,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產品收入增長率超過50%,多款新賽道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持續領跑行業。
4月19日,奇安信對外公布大禹、鯤鵬、川陀三個研發平臺進入量產階段。齊向東稱,平臺化是順應數字時代發展的重大戰略,也是奇安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戰略,這三個量產的研發平臺將為公司2022年扭虧為盈發揮重要作用。
以大禹平臺為例,該平臺將所有態勢感知平臺中的共性核心程序抽取變成一個公共的平臺,將數據和接口進行標準化,使大部分安全產品的研發周期大幅縮短,降低了奇安信的研發費用率。大禹平臺負責人左文建表示,依托大禹平臺,奇安信在工業安全等多個領域的首版本發布時間從同類產品9個月縮短至3個月,研發效率提升了300%。鯤鵬平臺負責人吳亞東表示,鯤鵬平臺2021年量產后,相關產線的人均創收超過410萬元,同比增長約40%,達到網絡安全行業頭部廠商的2-3倍。川陀平臺技術負責人劉瀏也表示,奇安信30多款的終端產品統一式量產,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二。
開放研發平臺
做強網安生態
奇安信在宣布大禹、鯤鵬、川陀三個研發平臺量產的同時,也宣布將三個平臺能力開放給生態合作伙伴。“研發平臺量產帶來的收益將不僅賦能奇安信,還要賦能整個網絡安全行業。我們將向生態伙伴全面開放研發平臺,助力整個行業實現營收規模、利潤、人效比、研發效率等顯著提升。在今年北京網絡安全大會上,我們就會公布詳細的生態伙伴認證標準,并開放平臺接入申請通道。”齊向東表示。
開放自身的研發平臺,這在國內網絡安全行業尚屬于首家,體現的是奇安信的技術壁壘已經足夠強大。“要開放就要把很多技術接口對外公開,前提一定是你的東西別人無法復制,因為你已經構建了難以逾越的時間壁。”齊向東表示,“開放是必由之路,也是成功的做法。比如SAP是全球最大的ERP、CRM公司,如果SAP不開放去構建生態,與合作伙伴共贏,絕對做不到今天這樣的成績。”
同時,齊向東表示,通過開放研發平臺、聚合生態力量,也有助于提升網絡安全的集中度。他坦言,當前階段網絡安全行業仍然是一個小而散的行業,安全廠商規模小、技術實力不強,即使頭部上市公司市值也不過300多億元,行業里各管一攤的現象仍然存在。因此,行業應該改變。
關鍵詞: 扭虧為盈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 研發平臺量產開放 2022-04-27
- 浦發銀行力保供應鏈穩定暢通2022-04-27
- 興業銀行推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綜合金融2022-04-27
- 杉杉股份擬斥資97億元 加碼鋰電池負極材料2022-04-27
- 多家公司出手護盤 回購增持“價高量多”2022-04-27
- 國信證券去年業績 創2015年以來新高2022-04-27
- 上海本次疫情處于高位運行狀態,但已呈現一2022-04-26
- 中南建設年報業績會:四個反思和五個舉措將2022-04-26
- 百洋醫藥首份年報維持雙位數增長,升級“生2022-04-26
- 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溫志剛調研南鋼2022-04-26
- 穩健醫療邁向第二個30年 回歸常態后業績健2022-04-26
- “五一”煥新活動啟動 一季度家電3C以舊換2022-04-26
- 曙光股份臨時股東大會將至 股東糾紛落幕后2022-04-26
- 兆訊傳媒2021年凈利潤增長16% 發力元宇宙2022-04-26
- 增強細分市場競爭優勢 滬江材料2021年營收2022-04-26
- 打造客運和物流雙主業 富臨運業2021年扣非2022-04-26
- 永安期貨去年營收同比增長48.58% 擬現金分2022-04-26
- 雙輪驅動優勢凸顯 巨一科技2021年營收凈利2022-04-26
- 福建金森與四川南江縣合作簽約,攜手林業碳2022-04-26
- “擴能技改”顯效 貴州百靈一季度業績重回2022-04-26
- 北新建材龍牌集團成立大會在京召開2022-04-26
- 股價酒價雙跌!貴州茅臺一季度市值蒸發40002022-04-26
- 金地集團:塑造公信力的三大法寶|財報深響?2022-04-26
- 美好置業:第一季度營收24.64億,同比增長761.39%2022-04-26
- 央行:3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6186.7億元2022-04-26
- 上海新陽擬推新成長(一期)股權激勵計劃 授2022-04-26
- 新能源產品滿負荷生產 石大勝華一季度凈利2022-04-26
- [公司]樂歌股份22Q1營收同比增長15.83% 多2022-04-26
- 美的宣布收購武漢天騰動力,進入兩輪出行領2022-04-26
- 偉星股份入圍2022年浙江省未來工廠試點企業2022-04-26
精彩推薦
- 上海本次疫情處于高位運行狀態,但已呈...
- 金地集團:塑造公信力的三大法寶|財報深響?
- 美好置業:第一季度營收24.64億,同比增長761.39%
- 央行:3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6186.7億元
- 廣宇發展所屬公司對外投資設立子公司,投...
- 福星股份:第一季度營收16.56億,同比減少11.48%
- 華僑城A:第一季度營收74.73億,同比減少12.56%
- 華僑城A:一季度凈利潤1.76億元 同比下降80.44%
- 遠大醫藥(00512.HK):集團全球創新產品S...
- 維信金科(02003.HK)購回本金總額1491萬美元票據
- 山西: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7%...
- 恒指收漲0.33% 游戲股創夢天地閃崩收跌近50%
- 劉畊宏爆火的秘密!丨財訊60秒
- 深圳:于4月29日出讓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
- 北京土地二級市場首宗試點項目掛牌北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