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臣倍健一年營收猛增兩成 董事長稱將向強科技型企業轉型
記者 黃興利 北京報道
后疫情時代催促著企業轉型的腳步。3月4日,在交出了一份亮眼年度成績單后,全球膳食營養補充劑領先企業湯臣倍健(300146)也宣布了未來幾年的轉型計劃和方向――成為“強科技型企業”。對于操刀這一轉型計劃的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來說,這可能是其未來幾年的重要目標。
“拿著舊地圖永遠找不到新大陸(000997)。”在梁允超看來,能跨過一波又一波紅利周期甚至跨過一個又一個經濟周期考驗的,才能算得上優秀的消費品企業,其核心競爭力一定是來源于內力,而不是外力。
益生菌領域業務進入收獲期
湯臣倍健3月4日發布的最新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湯臣倍健實現營業收入74.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07%。
在這張年度成績單中,主品牌“湯臣倍健”實現收入44.45億元,同比增長24.36%;“Life-Space”國內產品實現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36.33%――與人們健康飲食相關的益生菌領域業務增速最為明顯,這也意味著四年前湯臣倍健大手筆出海收購案已經進入穩步的市場收割期。
時間拉回至2018年,為快速切入益生菌補充劑市場,湯臣倍健完成對澳大利亞LSG 的收購。據悉,LSG 公司的主要產品為 Life-Space 品牌益生菌,在澳大利亞益生菌行業內占據頭部地位。“Life-Space”國內產品借助公司原有業務的協同效應,于2019年3月開始在國內藥店、母嬰等渠道推出。依托2020年1月份取得的“life.space益生菌粉”保健食品注冊批文豐富產品矩陣,加速在線下渠道覆蓋。
與湯臣倍健同時布局益生菌賽道的不光有包括澳優、合生元等眾多乳業巨頭,還包括了wonderlab等在內的新消費品牌。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益生菌產品的整體市場規模約為879.8億元。
對于乳業巨頭切入益生菌賽道,乳業業內人士也對記者分析稱,首先在于益生菌補充劑市場已成增速最快的健康食品細分領域,所以引發巨頭加快布局,疫情以來,益生菌等健康類產品銷量爆發也印證了市場潛力之大,這些賽道也成為日后可以持續深耕的方向。
面對眾多競爭對手涌入這一市場,湯臣倍健方面也對《》記者表示,2022 年將加大對Life-Space的資源投入,以推動其在中國線下及跨境電商市場的高速增長,提升其品牌力和品牌勢能,鞏固在細分人群、細分功能專業益生菌市場的領導地位。
“不管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還是益生菌賽道,隨著相關部門出臺政策、行業規范化程度和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將對行業的長期發展和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行業人士分析認為,這些因素在給行業參與者帶來挑戰與壓力同時,也在促使企業根據政策及行業變化不斷調整自己。
行業巨頭為何啟動轉型?
中國是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膳食營養補充劑(VDS)消費市場。歐睿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VDS)行業零售總規模為1892億,增速約為6.6%。湯臣倍健份額為10.3%,市場份額居于第一位置。但對于梁允超來說,盡管業績穩定增長,但是他所掌舵的企業已到了轉型時刻。
“從2021年初,我開始思考這兩年中國消費品市場呈現出來的‘質’與‘量’的問題。和團隊一起參訪了一批消費品企業,也包括相當一部分新銳消費品牌,每個企業都給到我不一樣的啟發和收獲。”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指出,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到一人千面,消費品品牌正經歷從品種品牌到品類品牌到企業品牌,即從商品品牌到企業人設品牌的變遷。品牌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人品”,管理團隊的人品要匹配得上消費品的品牌。消費品行業也正經歷由品牌商主權時代到渠道商主權時代到消費者主權時代的變遷。
基于對整個行業的觀察,梁允超提出,希望再用八年時間,初步完成強科技型企業的轉型。他透露稱,早在今年元旦,他就在內部發出了湯臣倍健向強科技企業轉型的新年暢想。
記者從湯臣倍健方面了解到,2014年起,湯臣倍健開始執行功能性自主創新研發戰略轉型,并已取得了多項先進的科學營養成果。包括多項創新新功能產品和 PCC1基礎研究等的階段性科研成果。
對于未來湯臣倍健如何實現向強科技型企業轉型,梁允超也談及了三點,實施“科學營養”戰略,持續打造就是不一樣的湯臣倍健“硬科技”產品力和科技競爭力優勢,賦能VDS行業科技含量,帶給VDS行業增量價值;不斷強化和夯實湯臣倍健競爭優勢突出的“高精尖”重功能保健食品的產品科技力,放大湯臣倍健獨特優勢;2022年成立湯臣倍健營養健康研究院上海研究中心和AI研究中心。
梁允超認為,現在的我們怎么做,就決定了湯臣倍健的未來能成為什么。現在,湯臣倍健就要向全球標桿制藥企業對標學習,致力成為全球科技力和創新力最強的VDS企業之一。
“越來越多的行業、越來越多的人在2022會被逼進行‘質’和‘量’的抉擇,皇帝的新裝終究是裸奔,鴕鳥的頭也終要從沙子里拔出來的。能夠主動贏得一定的時間差,就能比別人在‘危’中多了一份‘機’,就可能把更大的危機阻擊在更大的機會來臨之前。”梁允超指出。
責任編輯:盧曉 主編:寒豐
關鍵詞: 湯臣倍健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湯臣倍健一年營收猛增兩成 董事長稱將向強2022-03-06
- 開年嬰配粉競爭升溫,伊利金領冠入選首批“2022-03-06
- 伊利金領冠首批通過“新國標”,領航中國奶2022-03-06
- 國家衛生健康委:3月5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72022-03-06
- 代表委員熱議證券中介機構職責:當好注冊制2022-03-06
- 私募對虧損產品停收管理費引業界爭議2022-03-06
- 均瑤健康擬推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兩大成長2022-03-06
- 什么信號?這家公司拿下廈門銀行4.8億股份2022-03-06
- 大北農集團與南京農業大學簽訂全面戰略合作2022-03-06
-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建議推動上2022-03-06
- 中信證券:2022年經濟政策意在穩增長而非強2022-03-06
- 李亞鶴:《我和我的祖國》——以小我筑大國2022-03-06
- 人民網專訪華大基因副總裁朱師達,述說科技2022-03-05
- 國睿科技加強數智產業布局,入駐中國電科智2022-03-05
- 姬蘇春一行調研宏遠、特材2022-03-05
- 石墨烯領跑者電池震撼上市,品質見證賽首戰2022-03-05
- 通裕重工臨港產業基地“大型海上風電產品配2022-03-05
- 全國政協委員、360創始人周鴻祎:堅持科技2022-03-05
- 原油走出史詩級行情:第三輪“百美元時代”2022-03-05
- 深圳政府“光速”效率,助力亞輝龍援港抗疫2022-03-05
- 招商輪船召開2022年度第一次機務管理工作專2022-03-05
- “鋰”躍龍門,三元材料細分龍頭天力鋰能將2022-03-05
- 老礦山的數字化迫在眉睫:華為助力淮南礦業2022-03-05
- 【集團動態】雪浪環境參加2022濱湖區數字經2022-03-05
- 開開實業三連板,公司稱不涉及新冠治療相關2022-03-05
- 緊跟普惠金融政策,萬達貸為小微企業提供資2022-03-05
- 韓國2021年恩格爾系數逼近13%,創21年之最2022-03-05
- 全國人大代表、邁普醫學董事長袁玉宇:加大2022-03-05
- 金明精機: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55%2022-03-05
- 星輝環材: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2.08% 擬2022-03-05
精彩推薦
-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建議推...
- 中信證券:2022年經濟政策意在穩增長而...
- 韓國2021年恩格爾系數逼近13%,創21年之最
- 韓國2021年恩格爾系數逼近13%,創21年之最
- 全國人大會議議程來了
-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建議推...
- 韓國2021年恩格爾系數逼近13%,創21年之最
- 央行進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公開市場凈...
- 關于房地產,政府工作報告這么說
- “老債王”格羅斯:經濟衰退和滯脹即將...
- 兩部門:加快推動用戶側全面參與電力現...
- 知名基金大V投資港股“遇坑”微博吐槽,...
- 智通港股解盤(03.04) | 動蕩的市場
- 智通港股公告精選︱(3.4)鄭煤機2021年歸...
- 格隆匯港股聚焦(3.04)︱綠葉制藥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