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股份:經營業績增長出現停滯,銷售采購數據或有不實
自2020年9月15日提交創業板上市申請,至今時間已過去15個月,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禾股份”)在此期間經歷了公司調整內部治理結構、更新財務資料、負責律師“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等情況,可謂是上市之旅坎坷。
《紅周刊》記者在進行資料梳理時發現,泰禾股份報告期業績同比增速持續下降,2020年甚至出現負增長。近年來,公司的收入增長主要依靠第一大客戶拉動,但在銷量增加的同時也面臨著毛利率逐年走低的尷尬。此外,若對公司銷售和采購數據進行數據勾稽分析,可發現有明顯不合理之處,讓人懷疑其有調節財報數據的可能性。
收入增速持續下滑
招股書披露,泰禾股份主要從事農藥產品以及功能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農藥殺菌劑和農藥除草劑,銷售貢獻占公司總收入九成左右。報告期內(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9614.74萬元、310459.96萬元、305811.74萬元和161340.63萬元,其中2018年至2020年分別同比增長了36.21%、29.57%和-1.5%,增速呈逐年下滑趨勢。
《紅周刊》記者發現,其收入增速的持續下滑最主要還是與主營產品之一的殺菌劑收入貢獻的同比增速下滑有關。2018年至2020年,主營產品之一的殺菌劑產品收入貢獻同比增速分別為106.92%、45.07%和-14.63%(見表1),而另一主營產品除草劑收入貢獻同比增速分別為15.77%、25.55%和17.01%。
表1:泰禾股份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別分類 (單位:萬元、%)
來源:招股書
泰禾股份的“殺菌劑”產品包括了百菌清和嘧菌酯。近年來,百菌清在防治大豆銹病上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場需求提升,同時也帶來銷售收入的增長。然而記者注意到,2019年百菌清原藥的銷售收入同比增加53.39%的背后原因并不僅僅是價格上升,更大因素是公司以低于市場價格“促銷”所致。根據招股書披露的“單價影響收入變化比例”和“銷量變動”數據,記者推算出百菌清原藥銷售單價雖然較2018年上漲了3.04%,但比2019年的市場價格要低13.25%。
2020年后,泰禾股份將銷售單價再次同比調低了24.83%,但這一價格相比同期市場價格卻高出了2.78個百分點。或因價格上的不具優勢,導致這一年的產品銷量同比下降了0.98%,收入下降了25.57%。
值得注意的是,子公司“新河農用”是公司主要產品百菌清原藥的生產基地。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新河農用”在產的“百菌清”屬于限制類產業,雖然公司表示根據相關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新河農用的百菌清生產線符合產業政策,不會受到產業相關限制,可不管如何,該項目受技術水平和產業升級影響還是較大的。比如近年來,各國嚴格管控農藥產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并對部分農藥制定了相關限制性的措施,隨著這一嚴控措施的越來越嚴厲,不排除會對公司未來的經營存在一定影響的可能性,進而也需要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打破產品銷售瓶頸,提升競爭力。可事實上,公司在研發投入上與同類公司相比卻不具有優勢,報告期內,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3.76%、4.15%、3.97%、3.51%,而泰禾股份卻只有3.35%、3.84%、3.50%、3.31%,持續低于可比公司。
同業競爭能力有所下滑
嘧菌酯是泰禾股份另一款殺菌劑,2020年隨著市場供求關系趨于平穩,當期銷量雖然同比增長了36.14%,但在單價下降下,收入增速僅為1.92%,相比2019年的42.33%同比增速下滑明顯。
招股書披露,2018年至2020年泰禾股份前五大客戶對收入貢獻占比分別為29.48%、38.63%、53.47%,前五大客戶收入貢獻占比的持續上升,說明公司對大客戶的依賴是越來越嚴重。值得一提的是,先正達是公司第二大客戶,而2019年至2020年則是公司第一大客戶,對公司的收入貢獻占比分別達到6.57%、12.20%、28.47%,金額分別為15751.68萬元、37886.96萬元、87056.32萬元。正先達招股書披露,其2018年至2020年的“原藥”采購金額分別為1759390萬元、2266232萬元、2527897萬元。從正先達對公司的采購來看,公司對其銷售只占正先達“原藥”采購金額的0.90%、1.67%和3.44%,權重雖有所增加但占比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正先達也在采購滬市主板上市公司蘇利股份(603585)的嘧菌酯原藥。而蘇利股份農藥產品主要為百菌清、嘧菌酯等,與泰禾股份不僅主要產品存在重合,且銷售客戶群體也存在重合,二者構成了直接競爭。2018年至2020年、2021年1~6月,泰禾股份的殺菌劑業務的銷售單價分別為5.82萬元/噸、5.83萬元/噸、4.87萬元/噸和4.11萬元/噸,而蘇利股份的銷售單價則分別為4.94萬元/噸、5.43萬元/噸、4.76萬元/噸和4.55萬元/噸(見表2),從價格上看,蘇利股份前三年的產品售價明顯更低,只是到了2021年上半年才比泰禾股份的產品售價要高。
在銷量對比上,報告期內,泰禾股份的產品銷量是蘇利股份的1倍、1.45倍、1.59倍和1.58倍,若結合價格情況看,高價下的高銷量說明,蘇利股份的市場競爭力至少在2020年前是弱于泰禾股份。有意思的是,2021年上半年,產品價格一直高于蘇利股份的泰禾股份竟然出現價格低于蘇利股份的情況,僅相當于蘇利股份產品價格的九折,而更有意思的是,在價格大降下,泰禾股份的銷量卻未拉開與蘇利股份銷量差距,銷量差距反而有些拉近,如此情況似乎說明公司的產品競爭力已經有所下滑了,若進一步結合上文提到的研發投入占比持續的事實,或進一步說明公司產品在同業競爭中越來越不具有優勢了。
表2:泰禾股份“殺菌劑”業務與蘇利股份對比
來源:招股書
銷售、采購數據或不實
泰禾股份在境內的產品銷售以直銷為主、經銷為輔。其披露的前五大客戶為其直銷客戶,主要購買公司原藥產品和功能化學品以及定制非品牌制劑產品。公司的經銷客戶多為農藥經銷商、農資服務站、鄉鎮零售店等,主要購買公司的自有品牌制劑產品,經銷商數量約有800家。
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10459.96萬元、305811.74萬元和161340.63萬元。由于公司以銷售農藥產品為主,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適用10%的增值稅稅率,自2019年4月1日起適用9%的增值稅率。由此估算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的含稅營業收入分別為339177.51萬元、339145.22萬元、175861.29萬元。理論上,這部分含稅營業收入將體現為同等規模的現金流入及經營性債權的增減(見表3)。
表3:泰禾股份收入相關數據 (單位:萬元)
來源:招股書
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泰禾股份“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261951.76萬元、278287.77萬元、140967.45萬元。預收賬款及合同負債分別較上期增加-3340.38萬元、540.22萬元、-2338.40萬元,剔除該部分影響后,各期與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金額分別為265,292.14萬元、277,747.55萬元、143,305.85萬元。將這一數據與各期的含稅營收勾稽,不難發現,該金額與各期的含稅主營業務收入相比分別少了73885.37萬元、61397.67萬元、32555.44萬元。理論上,這會導致各期經營性債權有同等規模的增加。
可事實上,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性債權的賬面余額分別較前期增加了5748.48萬元、2525.20萬元、1571.61萬元,與各期的理論增加值分別存在68136.89萬元、58872.47萬元、30983.83萬元的偏差,該偏差占各期的營收總額分別為21.95%、19.25%、19.20%。
泰禾股份連續三年都存在數億元差額,雖然公司存在票據背書情況,但即便是考慮到這個因素,過高的偏差數據依然讓人擔憂,讓人懷疑其營收數據的真實性。
另外,報告期內,泰禾股份應收周轉率分別為9.63、9.75、8.31、8.10,遠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數5.46、5.64、5.57、5.97,如若結合報告期內數億元營收偏差的情況,讓人懷疑該公司是否存在對收入跨期確認的可能性,若真的如此,其財務內控是否規范是需要警惕的。
除了銷售收入存在疑點,其采購數據方面同樣有疑點。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泰禾股份向前五大供應商采購原材料的金額為33997.27萬元、32638.22萬元、21659.12萬元,主要采購的原材料為間二甲苯、苯酚、水楊腈、液體氯乙酸等,占各期采購采購總額的比重的27.43%、21.94%、23.80%。由此估算各期泰禾股份含稅原材料采購總額約為123941.92萬元、148761.26萬元、91004.71萬元。暫不考慮能源采購的影響情況,根據2019年《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4月1日前農產品適用10%的增值稅率,4月1日后適用9%稅率進行估算,則各期的含稅采購總額分別為135406.55萬元、162149.77萬元、99195.13萬元(見表4)。
表4:泰禾股份采購方面相關數據 (單位:萬元)
來源:招股書
在合并現金流量表中,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泰禾股份“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金額分別為136813.33萬元、179236.43萬元、116589.98萬元。各期的預付款項分別增加182.05萬元、209.35萬元、1,846.66萬元,剔除預付款項影響后公司各期支付的與采購相關的現金支出分別為 136631.28萬元、179027.08萬元、114743.32萬元。將現金支出金額與含稅采購總額勾稽,可發現各期分別存在1224.73萬元、16877.31萬元、15540.19萬元含稅采購以現金形式支付,那么理論上這部分金額應以債務減少的形式體現。
可實際上,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泰禾股份資產負債表中各期的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分別增加了1641.76萬元、284.59萬元、894.40萬元,與理論應減少額相比較分別有2866.49萬元、17161.90萬元、16434.59萬元含稅采購缺少數據支撐。
關鍵詞: 經營業績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泰禾股份:經營業績增長出現停滯,銷售采購2022-03-04
- 【公司前線】同方股份關聯公司出現經營范圍2022-03-04
- 【公司前線】科創信息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2022-03-04
- 【公司前線】巖石股份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2022-03-04
- 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來訪市大數據2022-03-04
- 花19億買房遇爛尾 許家印把開發商告了|財2022-03-04
- 【環球財經】烏克蘭局勢影響市場情緒 海指2022-03-04
- 【環球財經】印度Sensex30指數4日下跌1.40%2022-03-04
- 偉思醫療獲104家機構調研:公司的康復機器2022-03-04
- 上汽集團投資成立機器人科技公司,注冊資本2022-03-04
- 公元股份獲32家機構調研:公司外貿出口主要2022-03-04
- 國聯水產獲7家機構調研:公司預制菜品的發2022-03-04
- 靖遠煤電獲50家機構調研:公司農光互補新能2022-03-04
- 中海2月合約銷售額108.39億元,斥資57.4億拿地2022-03-04
- 萬科完成發行19.9億元公司債,最低利率3.14%2022-03-04
- 雅居樂前2月預售金額141億元2022-03-04
- 富力地產(02777.HK)前兩個月銷售收入約人民2022-03-04
- 1月新加坡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11.8%2022-03-04
- 思密達?進入中國30周年,打造國際生物醫藥2022-03-04
- 肚痛胃痛不能“胃”所欲為怎么辦?快用和胃2022-03-04
- 朗盛資本劉鈞:證券投資領域新時代睿智精英2022-03-04
- 丁丁敏感怎樣恢復?愛廷玖達泊西汀(大犀牛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董事長宋鑫:在“雙2022-03-04
- 科技部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 東西部科2022-03-04
- 天津港“5G+智慧港口”項目榮獲全球移動大獎2022-03-04
- 浙商證券:3月結構邊際均衡 蕩起“雙長”2022-03-04
- 極米科技跌7%創上市新低 申銀萬國安信證券2022-03-04
- 坐標廣東湛江,天合光能至尊組件“水陸兩棲2022-03-04
- 博濟醫藥與武漢益承生物就伊匹烏肽滴鼻劑簽2022-03-04
- 兩會報道|全國政協委員莫天全:建議建立人-2022-03-04
精彩推薦
- 花19億買房遇爛尾 許家印把開發商告了|...
- 中海2月合約銷售額108.39億元,斥資57.4億拿地
- 萬科完成發行19.9億元公司債,最低利率3.14%
- 雅居樂前2月預售金額141億元
- 富力地產(02777.HK)前兩個月銷售收入約...
- 1月新加坡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11.8%
- 兩會報道|全國政協委員莫天全:建議建立...
- 美的置業(03990.HK)前兩個月合同銷售額...
- 陽光100中國(02608.HK)前兩個月合同銷售...
- 全國政協委員莫天全:保護海外華僑和留學...
- 大唐集團(02117.HK)前兩個月合約銷售額...
- 景瑞控股(01862.HK)前兩個月合約簽約銷...
- 兩會報道|全國政協委員莫天全:加速推進...
- 【盈喜】雅生活服務(03319.HK)料2021年...
- 全國人大代表劉加軍:加大對企業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