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創新加快推進 我國綠色債券發行持續升溫
我國綠色債券發行持續升溫。Wind最新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今年以來,我國共發行180只1612.4億元的綠色債券,較去年同期的119只952.5億元的市場規模,在發行只數上增長51.3%,在融資規模上大漲69.3%。
為滿足傳統行業轉型或新能源等其他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資金需求,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組織市場成員日前成功推出國內首批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包括中國華能、大唐國際、長江電力、國電電力、陜煤集團、柳鋼集團、紅獅集團等在內的首批7單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成功發行。據悉,首批項目均為2年及以上中長期債券,發行金額73億元。
“據了解,市場認購熱情高漲,81家投資人參與認購,平均認購倍數2.09倍,43家獲配機構,票面利率普遍低于發行人同期二級市場利率水平。后續將有其他企業發行。”券商分析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本身并非嚴格意義上的綠色債券,但它卻因“減排”而生。
“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的創新之處在于債券結構的創新,將債券條款與預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掛鉤,掛鉤的條款包括但不限于票面利率調升(或調降)、提前到期、一次性額外支付等。發行綠色債券的關鍵在于要有綠色的募投項目或者發行人本身屬于綠色產業領域,而發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的關鍵在于定量設計可持續發展目標。當然,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也可以和綠色債券相結合,同時貼標綠色債券。”中證鵬元評級研究發展部研究員高慧珂表示。
我國綠色債券近年來發展迅速。2015年我國正式啟動綠色債券市場,2017年、2018年均為發行量第二大國家,占比約為20%,僅次于美國。2020年,中國共有153個發行主體發行218只綠色債券,發行金額達2221.16億元,在全球市場約占15%。
近年來,綠色金融債、綠色企業債、綠色公司債、綠色中期票據、綠色定向工具、綠色ABS等綠色債券品種不斷落地。2020年以來,綠色防疫債、藍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商業票據、碳中和債、綠色權益出資型票據等也實現首單創新。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比亞迪擬分拆比亞迪半導體至創業板上市...
- 康希諾2020年銷售費用占營收近7成 尚未...
- 建業地產午后復牌:股價一度暴跌逾60% ...
- 推動有色金屬冶煉行業高質量發展 恒豐...
- 江海證券2020年凈利潤1.31億 收入小幅降低
- 潤科生物終止創業板IPO 保薦機構是萬和...
- 合生創展再度“借新還舊”:擬發3億美元...
- 博眾精工上市首日漲85% 成交額5.50億元
- 股價飆升17%報8.44港元!恒騰網絡入選MS...
- 樂心醫療2020年營收、凈利雙增背后:一...
- 遠洋集團前4月銷售額305.4億元 對應協...
- 日照銀行2020年總資產突破2000億元 凈...
- 重慶富民銀行2020年凈利潤出現成立以來...
- 金融壹賬通2021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1....
- 天茂集團發布公告稱:國華人壽前4月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