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2025年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中國計劃測試腦機接口技術入選
英國《自然》網站在12月17日的報道中,列出了2025年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包括歐洲散裂中子源“上崗”、確定新型超級對撞機的可行性,以進一步揭示宇宙奧秘;發射新型衛星,高頻率監測地球“一舉一動”,助力災害救援。此外,中國腦機接口技術也將更上一層樓,應用范圍從醫療康復到虛擬現實,充分彰顯“科技讓生活更美好”這一宗旨。

2023年10月24日,清華大學醫學院團隊設計研發的腦機接口NEO,在宣武醫院成功進行首例臨床植入試驗。圖片來源:中國清華大學官網

SPHEREx觀測衛星將巡查整個天空。
圖片來源:NASA官網

“生物質”任務觀測地球森林(藝術圖)。圖片來源:ESA官網
粒子探測開啟新篇
歷經十多年建設后,位于瑞典隆德的歐洲散裂中子源有望于2025年“上崗”。這臺“龐然大物”通過向重金屬靶發射接近光速的質子,碰撞產生中子脈沖。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些中子,探測材料內部結構。
與此同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目前正對擬議的超級對撞機——未來環形對撞機(FCC)進行可行性論證,詳細評估其建造成本、技術挑戰以及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FCC周長91公里,旨在取代周長27公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耗資將高達170億美元。這一可行性分析將于2025年結束。
中國“讀腦術”再接再厲
2025年,中國在腦機接口(BCI)技術領域更進一步,計劃開展一系列測試,與埃隆·馬斯克“神經連接”公司制造的腦機接口一較高下。
中國一款備受贊譽的產品名為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這款無線微創腦機接口有8個電極,可置于大腦感覺運動皮層上,旨在幫助癱瘓人士恢復手部運動功能。
NEO的臨床試驗始于2023年,早期結果顯示,在家連續使用9個月后,脊髓損傷患者能夠進食、飲水、抓握物體。NEO團隊計劃2025年開展更大規模試驗。
宇宙探索步履不停
2025年,月球可能變得“門庭若市”。1月,日本私營月球探索公司ispace的“月球探險”(Venture Moon)探測器,將攜帶著陸器和微型月球車前往月球。美國“直覺機器”公司也將向月球南極發射著陸器,并攜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冰鉆和質譜儀,深入剖析月球表面下的物質構成。作為該任務的一部分,NASA的“月球開拓者”將繞月運行,繪制月球地表水分布圖。
此外,科學家還計劃通過觀測太陽風探索宇宙奧秘,兩項太陽風任務蓄勢待發。其中由歐洲空間局(ESA)和中國科學院攜手打造的太陽風—磁層—電離層鏈路探測器(SMILE)將研究太陽風與地球磁場的相互作用。NASA的“統一日冕和日光層偏振計”(PUNCH)將更細致地研究太陽大氣層,拍攝其3D圖像,厘清能量如何流入太陽系這一困擾天文學家60年之久的謎團。
NASA還將于2025年發射“宇宙歷史、再電離時代和冰探測器分光光度計”(SPHEREx)。這顆衛星將首次利用近紅外光,以102種顏色繪制整個天空。在兩年內,該衛星將收集銀河系內超過4.5億個星系和1億多顆恒星的數據,為揭示宇宙起源提供寶貴線索。
疫情防控未雨綢繆
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仍未在2024年6月的截止日期前,就“大流行病防范協議”達成一致。在共享病原體樣本和基因序列的規則、如何利用技術助力中低收入國家快速生產疫苗、藥物和試劑檢測盒等問題上,各成員國仍存在分歧,導致談判陷入僵局。
今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更新了可能引發下一次大流行病的病原體清單,將導致甲型流感、登革熱和猴痘病毒在內的30多種微生物列入其中。成員國現在的目標是,在2025年5月之前敲定協議文本,以更好地守護人類健康。
氣候公約“三十而立”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0次締約方大會(COP30)將于2025年11月在巴西貝倫舉行,標志著聯合國氣候談判風雨兼程已30年。各國希望在這一重要時刻,為2024年COP29會議上懸而未決的資金安排事項畫上圓滿句號。在COP29上,各國已經達成一項新協議:2035年前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3000億美元。COP30將明確這筆資金的來源以及多少將作為贈款而非貸款提供。
圍繞《聯合國塑料條約》的談判也將繼續進行,最新一輪談判已于今年12月結束,但各方未能達成最終協議。《聯合國塑料條約》旨在構建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框架,加強對塑料制品的監管。
監測地球“一舉一動”
2025年,兩顆衛星將騰空而起,成為科學家監測地球和自然災害,研究森林的“左膀右臂”。
NASA—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O)合成孔徑雷達(NISAR)任務將每12天對地球上幾乎所有陸地和冰雪覆蓋表面完成兩次監測,收集的數據為研究人員提供更完整的地球運動圖景。
ESA的“生物質”(Biomass)任務將利用雷達,測量地球上森林生物量的分布情況,并研究其在碳循環中的作用。
這兩大任務提供的觀測結果,將為全球范圍內關于結束森林砍伐的承諾提供有力科學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自然》:2025年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中國2024-12-20
- 世貿組織呼吁加強對人工智能的監管2024-12-20
- 國風游戲日臻完善2024-12-20
- 東陽光長江藥業榮膺“卓越表現企業”2024-12-20
- 世界顯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行2024-12-20
- 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2024-12-20
- 中國工程院報告研判全球工程前沿2024-12-20
- 搶灘新藍海 車企跨界布局機器人賽道2024-12-20
- 逐夢深空 商業航天正起飛2024-12-20
- 大科學裝置——江門中微子實驗液體灌注啟動2024-12-20
- 新華社權威快報|人類首份月背古磁場信息!2024-12-20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賽迪展望2024-12-20
- 共促6G通感算智融合發展 第三屆6G前沿技術2024-12-20
- 臍帶血,家庭健康的堅實保障2024-12-20
- 哪些奶粉里有乳鐵蛋白?貝因美乳鐵蛋白營養2024-12-20
- 郵儲銀行秦皇島市分行:科技金融引領 助力2024-12-20
- 鐘外勇分析:AI與綠色發展共振,半導體產業2024-12-20
- 上海匯正財經:以專業服務攀登金融咨詢新高2024-12-20
- 高齡孕婦備孕不易 美好蘊育潤康0段配方活2024-12-20
- 旭晨傳媒智慧零售|助力傳統門店數字化轉型2024-12-20
- AquaFlame俄羅斯衛浴暖通展煥新登場!六大2024-12-20
- 秀水千島,向綠而興!安凱客車助力淳安城鄉2024-12-20
- 恒生活:人工智能引領未來的智慧生活2024-12-20
- 恒小花:人工智能跨界融合的創新力量2024-12-20
- 前瞻銀發經濟 共論萬億市場 “恒樂讀—風2024-12-20
- 梨花教育母公司十方融海董事長黃冠受邀參加2024-12-20
- 華英證券協辦并購重組專場,助力企業把握政2024-12-20
- 迎新年·感恩惠民三甲名醫齊聚·感恩惠民迎2024-12-20
- 益禾堂榮獲“最受騎士歡迎商戶”,藍騎士節2024-12-20
- 箭牌瓷磚選購指南|2024必看!五大爆火客廳2024-12-20
精彩推薦
- 護航年末流動性 降準蓄勢待發
- 千億資金翻涌 信托公司能否成為綠色金...
- 市值管理新規推動估值重塑 央國企或成主導
- 央行連續操作注入流動性 降準預期再升溫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