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肢體讓患者獲得真實感知能力

皮質內植入物幫助英柏瑞控制機械手臂。圖片來源:《自然》網站
◎本報記者 劉 霞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致力于恢復四肢缺失或癱瘓人士的行動能力,然而,現有的仿生肢體并非盡善盡美。美國匹茲堡大學生物工程師羅伯特·岡特表示,要想真正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關鍵在于恢復他們對觸覺和溫度的感知功能。
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科學家目前正競相賦予仿生肢體的真實感覺。為此,他們在工程技術領域不斷鉆研,對感覺運動系統的理解也日益深入。也有專家提醒,在追求技術突破的同時,人們還應關注腦機接口和高科技假肢涉及的倫理和安全問題。
編碼數據傳遞觸覺
科學家目前正致力于讓患者體驗到真實的感覺,但這條研究之路并非坦途,仍有許多難題亟待攻克。首要挑戰之一是需要編碼海量數據。
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神經工程師賈科莫·瓦萊解釋道,當人們觸摸物體時,皮膚上不同的感覺神經元會對物體的形狀、壓力和質地進行編碼。瓦萊一直致力于解碼這些神經信號,并嘗試通過身體的感覺神經直接將這些信號傳遞到大腦,讓患者重新擁有觸覺。
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做博士后期間,瓦萊與截肢患者斯科特·英柏瑞攜手合作。1985年,一場車禍讓英柏瑞的3塊椎骨粉碎性骨折,70%的脊髓被切斷,他的感覺和行動能力因此大打折扣。
瓦萊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通過植入電極,他們成功地讓英柏瑞感受到了觸摸某一形狀邊緣的微妙感覺,甚至讓他體驗到了指尖拖動物體的細膩動作。他們表示,這項技術將讓患者能夠用仿生手更自如地操縱和檢測物體,或用仿生腿獲得更佳的平衡感和步態。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神經工程師蘇萊曼·蘇庫爾等人則正積極探索恢復患者辨別溫度能力的途徑。他們通過熱裝置刺激上肢截肢患者剩余肢體的神經,讓其佩戴機械手感受到了從溫暖到涼爽的奇妙變化。
合成技術恢復運動能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休·赫爾認為,最重要的是,讓患者感覺假肢就像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仿生的人造裝置。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赫爾及眾多科學家正致力于將人體多種組織,如肌肉、肌腱、骨骼和神經,與先進的合成技術相結合,以期將人機融合推向全新高度。
赫爾團隊與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攜手開發出一種方法,通過再生截肢腿殘余部分的神經來恢復感覺輸入。該方法首先會取下患者一小塊腳跟皮膚,然后通過精細的手術將其與殘肢的感覺神經連接。接下來,這塊皮膚移植物會與肌肉-計算機接口相連,該接口通過肌肉的收縮來激活感覺神經。當肌肉收縮并對皮膚施加壓力時,患者便能感受到腳跟仿佛被撞擊了一般。該方法最初在大鼠身上進行了實驗并取得了成功,目前正開展人體臨床試驗。
電子皮膚備受關注
在為假肢賦予真實感覺方面,人造皮膚備受關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工程師鮑哲南表示,電子皮膚融合了神經科學與工程學領域的最新技術,有望大大拓展假肢的功能。
科學家不遺余力地研發外觀和感覺都像皮膚的人造材料。這些材料不僅能敏銳地捕捉環境中的信息,還能生成信號,與神經系統直接“對話”。此外,也有少數實驗室致力于提高電子皮膚各個組件的性能。這些組件包括環境傳感器、能將感覺信號轉換為數字輸出的微電路,以及連接傳感器與外周神經的電子接口。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神經工程師尼蒂什·塔科爾在電子皮膚研究領域深耕數年。他認為,人造皮膚領域要想取得質的飛躍,必須在兩大領域實現突破。一方面,在納米材料和電子領域,需要制造出柔性有機晶體管,讓它們成為皮膚內的觸覺“接收器”,并在受損時能夠自我修復。另一方面,在神經科學領域,相關材料能將感官信息轉換為數字數據。
鮑哲南對使用“超越人類能力”的電子皮膚充滿了期待。她參與的一項研究顯示,電子皮膚緊密包裹的機械傳感器,能夠一次性讀取盲文中的整個單詞,而非逐個字母地識別。想象一下,其他類似傳感器或許能讓患者輕松知曉物體的化學成分。
倫理和安全問題值得警惕
盡管腦機接口、神經假體和電子皮膚等領域的進步令人矚目,但這些尖端技術要想真正被用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些技術成本高昂,需要繁瑣且耗資巨大的實驗室操作。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設備何時能供患者輕松使用。
美國神經科學網絡執行董事珍妮佛·芬奇表示,患者當前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集中于倫理和安全領域:這些設備由誰來安裝?衛生服務部門如何決定這些設備的費用?此外,當設備發生故障或設備制造商破產時,患者可能將面臨植入物不受支持或無法工作的困境。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仿生肢體讓患者獲得真實感知能力2024-12-04
- 韓國暢銷產品“謂乳Will”作為中國消費者胃2024-12-04
- 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用戶規模達2.3億人2024-12-03
- 龍大美食與鑫博海戰略攜手,品質合作再啟新2024-12-04
- 一套《龍頭哲學》《戰略》《功夫》的問世帶2024-12-04
- 筆筆付橙|提高門店會員復購2024-12-04
- 河津市鄉村e鎮:座談交流促合作,攜手企業2024-12-04
- 第二十一屆中國營銷盛典暨新供應鏈新增長大2024-12-04
- 紐倫堡會展中國榮膺2024“中國會展業金熊貓2024-12-04
- The Year Ahead 2025展望峰會:立足經濟2024-12-04
- 權新管理:助推銷售,打造珠寶營銷新格局2024-12-04
- 文化自信照亮前行之路,海南神話攜手資本共2024-12-04
- 新華指數|延安特色產業亮相新華指數賦能高2024-12-04
- 九方智投控股核心子品牌榮獲PIA一星級標識2024-12-04
- 熱評《白夜追兇》第二季:燒腦盛宴變離譜劇2024-12-04
- 正雅GS頜位重建技術:傳遞國際交流會上的中2024-12-04
- T1官宣Keria續約到2026年,冠軍陣容維達股票2024-12-03
- 金光華董事長:跋山涉水踏勘文物,他們在路2024-12-03
- 商業航天發射場首發告捷 長征十二號火箭首2024-12-03
- 市場波動下的投資方向:民生加銀雙月鑫60天2024-12-03
- 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在南極大陸建成2024-12-03
- 中俄科學家研制出抗極寒材料2024-12-03
- 警惕!AI電子垃圾正在激增2024-12-03
- “媽祖”系列海洋數值 預報模式代碼向全球2024-12-03
- 展望之夜 | The Good Business 第八屆2024-12-03
- 瞄準垂直領域 擁抱生產生活——大模型加速2024-12-03
- AIRVent 俄羅斯空調制冷展:商業和工業制2024-12-03
- 郵儲銀行秦皇島市分行:銀承業務多點發力,2024-12-03
- 長寧來福士“暖冬攻略”:擁抱專屬溫暖,鐫2024-12-03
- 人形機器人亮相“互聯網之光”博覽會 坤元2024-12-03
精彩推薦
- 護航年末流動性 降準蓄勢待發
- 千億資金翻涌 信托公司能否成為綠色金...
- 市值管理新規推動估值重塑 央國企或成主導
- 央行連續操作注入流動性 降準預期再升溫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