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敏:做硬核刀尖舞者,將這支舞跳到最好
“在任何挑戰面前,都沒有退縮可言,我不僅要做視網膜上的舞者,更要做硬核的刀尖舞者。”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浙江省區總院長、杭州愛爾眼科醫院院長李毓敏說,“就是把這支舞盡我所能跳到最好。”
愛“精細活”的她結緣眼科四十余年
李毓敏正在為患者看診
還在學生時代,李毓敏就對“精細活”特別感興趣。為了一件精美的刺繡品,她能在展示柜臺前盯上半天。
膽大心細,沉得下心,動手能力強,這些個人特質在冥冥之中牽引著她與眼科事業“結緣”。
李毓敏回憶,畢業那會兒,本以為會在“內外婦兒”等大科室中選擇,但沒想到,卻被眼科主任給挑走了。“現在想來,也許是上天眷顧,讓我有幸見證國內眼科行業飛速發展時代。”
“進入到眼科后,我們一直共事,她對醫療業務的學習都很認真。”著名眼底病專家王競教授,既是李毓敏的博士生導師,也是她在醫院科室的領導,李毓敏對醫療業務的鉆研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時候,沒有捷徑可以走,只能靠一步一腳印。”李毓敏清楚地記得,自己獨立完成第一臺手術的每一個細節,那是為一名患者摘除眼球,拿起手術刀的剎那,她緊張而興奮。手術非常順利,也讓李毓敏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做手術需要一些天賦和悟性,需要判斷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實踐,要‘穩準狠’。”
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鉆研,李毓敏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成為浙江省內率先開展顯微玻璃體手術和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的眼科醫生。此外,她還特別擅長復雜疑難性眼病的眼前、后節聯合手術,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復雜性視網膜脫離、視網膜靜脈阻塞及其它疑難性眼底病,各種復雜性白內障的臨床治療和研究方面,均享有很高的學術知名度,是浙江省眼科學眼底病研究的重要學術帶頭人之一。
有溫度的醫療,不僅是治愈疾病
今年5月20日,李毓敏收到了患者王阿姨送來的親自栽種的鮮花
今年“520”,李毓敏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住在余杭區的70歲王阿姨和老伴,帶著兩籃鮮花來到了杭州愛爾眼科醫院。鮮花是老兩口親自培養栽種的,當天一朵朵摘下、插好再送來醫院,以此感謝李毓敏和同事多年前為她做過的手術。王阿姨說:“這份感激在心里銘記終生,感謝你們把光明帶給我,才有現在的晚年幸福,謝謝,真的謝謝!”
從醫四十余年,李毓敏拯救了無數個“王阿姨”的眼睛。尤其是完成一些特別難的手術后,滿滿的成就感讓她充滿了動力。然而,讓她最難忘的,卻是那些因為錯過最佳治療期導致術后視力恢復不佳的,或者目前的醫療手段還不能解決的那些患者和診療場景。
“每個成功病例可能都相似,而留有遺憾的,各有各的不同。”在李毓敏看來,比起受限于醫療技術而無法得到救治,因為缺少眼健康知識而拖延到嚴重病變,更令人難以釋懷。
邢阿姨是杭州愛爾眼科醫院第一例手術患者,當時因陳舊性的視網膜脫落來到醫院求醫。
“李院長對我說,你沒說實話。”回想起當時就診的情景,邢阿姨還有些不好意思。她說,視力受到影響后,自己一開始沒注意,等發現時已經徘徊在了失明的邊緣。來就診時,已經拖了三年多了,但是面對醫生的詢問,她不敢說,“我怕人家說”。
“李院長在做手術前,把風險利弊全都告訴了我們。”邢阿姨的丈夫說,面對高難度的手術,有些醫院可能就不收了,也不會這么詳細地解釋。
正是因為李毓敏的耐心與負責,贏得了邢阿姨與家人的信任,成了李毓敏的“老患者”。今年,邢阿姨還因為白內障來院就診,不過這一次,她可及時多了。
像邢阿姨這樣想法的人很多,李毓敏說,病人的自我認知程度是很重要的。“病人要從治療中獲得他的益處,也許并不是視力的提高,能讓疾病停止發展,也是讓病人獲益。”李毓敏常常提醒年輕醫生,對患者要有人文關懷,有些人能夠從醫生這里獲得很多安慰,對今后的生活有一些指導,這同樣是對病人的幫助。
“病人永遠是醫生的老師”
李毓敏為患者做手術
“病人不是醫生的衣食父母,而是醫生的老師,沒有病人就沒有一個好的醫生!”李毓敏說,“你在這個成長過程當中,是病人給你做了鋪墊,所以要牢牢記住,病人永遠是醫生的老師!”
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回報患者,李毓敏對待患者的態度深深影響著周圍的人。
“李院長在眼底病和白內障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從不吝嗇‘傳幫帶’,是我人生的良師益友。”杭州愛爾眼科醫院青白科主任金曉紅說:“和她共事我學到了很多很多,特別是她對病人負責任的程度,我們所有的治療方案,怎么樣對病人是最好的,那我們就怎么做!”
隨著國內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糖尿病和“三高”群體的不斷擴大以及近視發病率的增加,導致眼底病患者越來越多,但具有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能力的醫生在眼科醫生中原本就人數較少,眼底病醫生更成了一種稀缺的醫療資源。為了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青年醫生人才培養就成了李毓敏的工作重點之一。
“整個眼科學界對醫生的培養非常重視,我們尤其關注青年醫生的成長。”李毓敏說,從走上眼底病臨床醫療崗位開始,到獨立完成玻切手術,一名醫生學習、培養的時間往往長達十年甚至更久。在此期間,作為老師,不僅要教會他們醫學知識及手術技巧,更需要教會他們對患者關愛、尊重,以及醫學思維的嚴謹性和邏輯性。
李毓敏覺得,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自己也在不斷學習和進步。“學生們的新思維、新觀點常常帶來啟發,促使自己更新知識體系、探索新的治療方法。教學相長,共同推動醫學的發展。”
“目前,眼底病的診療與研究已經成為業界一個非常活躍領域,相信國內眼底病行業的專業人才會越來越多,這個領域也會越來越好。”李毓敏說,讓每一位患者都能留在光明世界,就是她一生所求。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李毓敏:做硬核刀尖舞者,將這支舞跳到最好2024-10-23
- 中國推動“新三樣”產業利用世貿規則應對技2024-10-23
- 廣西欽州撤地設市30年:北部灣畔崛起新興臨2024-10-23
-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822024-10-23
- 2024冶金創新發展國際學術會議在東北大學召2024-10-23
- 贛閩兩省鐵路多式聯運班列開行突破10000列2024-10-23
- 遼寧:推進文化創意資源共享 全鏈條打造文2024-10-23
- 柳梧鐵路4標項目連續梁全部完成合龍2024-10-23
- 2024年第三季度用戶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得分2024-10-23
- 桂劇《南寧女兒鄧穎超》上演 展現婦女先驅2024-10-23
- 前三季度北京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超20%2024-10-23
- 北京CBD成全球商務區創新聯合會下屆主席機構2024-10-23
- 沿黃省(區)國資國企“同向發力”奏“合唱2024-10-23
- 甘肅秦安迎來蘋果采銷季2024-10-23
- 深刻變革!中國經濟政策更加重視消費2024-10-23
- 第七屆進博會展品陸續抵滬 上海邊檢部門開2024-10-23
- 10月23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2024-10-23
- 2024年攜手東盟“10+1”統計合作發展論壇在2024-10-23
- 奧運健兒走進青海海西 感受當地風土人情2024-10-23
- 重慶茶山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現云海景觀 如夢2024-10-23
- 前三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1.1%2024-10-23
- 浙江磐安上演非遺煉火 “火中起舞”吸引民2024-10-23
- 新疆足球少年走紅網絡:努力成為一名職業運2024-10-23
- 專家析中醫藥“生活化”:聚焦健康需求 不2024-10-23
- 探訪澳大利亞悉尼北區華人療養院2024-10-23
- 廣西柳州探索海事監管一體化模式 解決鋰2024-10-23
- 國際鏈接,創新角逐|全球視野下的知識產權2024-10-23
- 興田德潤詳解網站自然搜索流量秘籍——百度2024-10-23
- 中小企業福音來了!中聚AI——智能化辦公新2024-10-23
- 臺資醫療顧問首進上海,開啟兩岸合作新篇章2024-10-23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