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前瞻:安徽如何成為“中國制造”新勢力?
回顧安徽制造業的發展歷程。從中國第一臺VCD、第一臺微型計算機,到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本源悟空”量子計算機等,安徽從傳統農業大省一路逆襲,在“中國制造”中占據一席之地。
持續壯大的“汽車首位產業”
安徽省的汽車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從20世紀50年代初合肥車橋廠改裝的第一輛鐵木結構的客車“愛國號”開始,到1968年巢湖汽配廠誕生的“江淮牌”載貨汽車,再到1997年,奇瑞的創業者們來到長江荒灘的幾間“小草房”里,開啟“造中國自己的汽車”之夢……
如今,奇瑞汽車已成為中國自主品牌的領跑者,其汽車業務走向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汽車用戶1420萬,其中海外用戶390萬,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以汽車產業為代表的安徽制造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大眾安徽MEB工廠車身車間。 中新社發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供圖
安徽如何在制造業發展中突破立足?汽車產業作為安徽的“首位產業”,給出了堅實的答案。正如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CEO葛皖鏑此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所說:“天時,地利,人和”。葛皖鏑表示,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用正確的人,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也是安徽制造業發展的秘訣。
截至目前,安徽擁有奇瑞、江淮、大眾安徽、長安等7家整車企業,近1400家零部件企業。今年前8個月,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接近94萬輛,同比增長80%以上,占全國比重的13.4%,總量排名由去年同期的全國第4位升至第2位。
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將設置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展區,展出省內外最新款新能源汽車。大眾安徽首款智能電動轎跑ID.與眾、奇瑞2025款星途星紀元ES等10余款新能源乘用車將亮相大會,展示安徽制造業“新勢力”的風采。
創新基因與制造業向“新”而行
創新是安徽的基因,制造業是安徽發展的引擎。創新與制造業如何碰撞出“火花”?
安徽的創新基因與坐落于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密不可分。如今,以中國科大、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為代表的科教力量,將創新的基因一代代傳承,并與制造業發展深度融合,成為推動安徽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動能。
在安徽合肥的科大硅谷,中科星馳首席技術官、聯合創始人王智靈,通過硅谷平臺的“串聯”,將其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等科研成果轉化為了創新項目。成立于2021年的科大硅谷一頭牽著高校和科研院所,一頭串聯創投、產投資源,已成為催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重要引擎。
外國參觀者在世界制造業大會上體驗模擬飛行器。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創新基因同樣賦能傳統制造業轉型。在安徽馬鞍山,寶武集團馬鋼軌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速車輪智能生產線上,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傳感器緊密協作,工作人員通過智能化系統,為高鐵打造高性能“跑鞋”。
安徽把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建設24個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打造2000億元“基金叢林”、成立十大工作專班,加快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截至目前,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60%。
本次世界制造業大會將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綜合館設置專場發布區,舉辦11場系列發布活動。涵蓋數字化轉型成果報告發布、“工業人工智能”與“四新”經濟發布、“星爍”場景發布、羚羊工業大模型2.0發布等。
未來產業的“實力后浪”
機器人疊衣服、開瓶倒水、擦盤子……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發布的“啟江二號”人形機器人。機器全身擁有38個自由度,可以完成人類四肢能夠做到的基本動作。安徽制造業同樣瞄準了未來產業,并一躍成為“實力后浪”。
在合肥高新區,搭載72位自主超導量子芯片的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這臺超導量子計算機從硬件到量子芯片,再到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4個方面均自主可控,國產化率已超80%。
圖為本源量子多臺量子計算機真機。 中新社發 孫超 攝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量子科技與產業的少數幾個省份之一,“量子”已經成為安徽的一張名片。在合肥高新區幾百米長的云飛路上,密布著幾十家量子科技企業,這里也因此被稱作“量子大道”。
事實上,安徽省印發實施了《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試行)》,瞄準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等“7+N”重點領域和方向。到2030年,安徽將累計建設3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
本次世界制造業大會期間,合肥駱崗公園將變身為一座未來產業的展覽館。靜態展區設置了整車展區、智能網聯汽車展區、無人機展區及智能機器人展區,參觀者可以在此詳細了解各類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的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
安徽,正以創新為筆、制造為墨,繪制發展新圖景,向新、向未來堅定地邁進。(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前瞻:安徽如何成為“中2024-09-19
- 閩東小城中秋“臺味”濃 臺商賣貨盼“雙向2024-09-19
- “美好安徽與世界對話”走進聯合國2024-09-19
- “月照灣畔 藝賞中秋”活動在廣州荔灣舉行2024-09-19
- “臺灣地區民謠之父”胡德夫:音樂橋梁,讓2024-09-19
- 游客中秋假期夜游廣州永慶坊2024-09-19
- 以舊換新優惠政策疊加 廣西大宗消費潛力持2024-09-19
- 臺青在北京共迎中秋:一輪明月兩岸情2024-09-19
- 臺胞護送“如意娘娘”返浙江象山 民俗傳遞2024-09-19
- 專訪北大教授向勇:在鄉間與心間種花2024-09-19
- 首次進口非洲羊肉 中國市場迎來更多非洲農2024-09-19
- 感受中秋佳節的時代意蘊(今日談)2024-09-19
- 特寫:百年舞火龍點亮香港中秋夜2024-09-19
- 文化中國行·文博日歷丨今日中秋,和古人來2024-09-19
- 國家移民管理局:中秋節期間525.6萬人次出2024-09-19
- 山東東營:濕地“紅毯”迎來最美時節 翅堿2024-09-19
- “團圓味”拉滿 好吃好看又好玩兒……各地2024-09-19
- 創新營銷模式 酒企出海戰略進入2.0時代2024-09-19
- 中秋假期東寧口岸出入境客流同比增長164%2024-09-19
-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振義:醫者赤誠心 2024-09-19
- 吉林延邊松茸“搶鮮”銷海外2024-09-19
- (中國新貌)中國如何走向世界經濟舞臺中央2024-09-19
- 尼泊爾媒體考察團參訪青海湖 了解瀕危物種2024-09-19
- 破千萬直播溯源老酒硬實力,舍得雙節社會化2024-09-19
- 10月1日火車票今天開售!車票緊張?官方支招2024-09-19
- 中秋假期廣東接待游客2135.7萬人次2024-09-19
- 廣州在世界技能大賽上再創佳績 多個項目取2024-09-19
- 2024中網啟幕日賽事活動開幕2024-09-19
- 西南地區首個9H級燃氣電站項目在四川資陽全2024-09-19
- 中秋假期第二天 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近2024-09-19
精彩推薦
- 專訪北大教授向勇:在鄉間與心間種花
- 感受中秋佳節的時代意蘊(今日談)
- 特寫:百年舞火龍點亮香港中秋夜
- 文化中國行·文博日歷丨今日中秋,和古...
- 山東東營:濕地“紅毯”迎來最美時節 ...
- “團圓味”拉滿 好吃好看又好玩兒……...
- 2024北京西山民俗文化節在房山開幕
- 山西大同亮相第二屆“永定河杯”“非遺+...
- 西藏拉薩舉行中國健身鍋莊舞大賽
- 細品黑龍江文創月餅:文旅營銷的“創新...
- 北京中秋國慶彩燈游園會開幕 自貢彩燈...
- 寧夏銀川66個家庭與73名學生“結親互助...
- 東西部協作機制助力四川婦女特色產業發展
- 小新帶你在火鍋食材節上“開懷暢吃”
- 未來已來 跟小新一起看看科技感被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