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鳳仙子”養成記——江西泰和打造百億元級烏雞產業

江西省泰和縣傲昕烏雞養殖場員工正在給烏雞投喂谷物。毛 凌攝
清風徐徐,雞鳴聲聲。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灌溪鎮千煙洲自然村的林下草叢里,一只只身披潔白絲羽、頭戴紫色鳳冠的泰和烏雞優雅地“踱著方步”在覓食,時不時合著林間音樂引吭高歌……“這些‘白鳳仙子’,不僅‘顏值’高,還是我們縣覆蓋人群最廣、帶動能力最強的優勢主導產業。”泰和縣泰和烏雞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肖志埔說。
泰和縣是中國烏雞之鄉,作為中國地理標志物種,泰和烏雞距今已有2200多年養殖歷史,營養和藥用價值豐富,還因其種蛋搭乘神舟三號在太空遨游了一周,被稱為“寵上天”的雞。
為進一步擦亮“泰和烏雞”金字招牌,泰和縣堅持以工業化理念引領烏雞產業,強化“建標準、深研發、樹品牌”發展舉措,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推動泰和烏雞產業高質量發展。
林下養殖敲開“致富門”
“我們嚴格控制養殖密度,每畝林地放養烏雞不超過40只,林間播放音樂,林下建起‘小別墅’,讓烏雞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生長……”在千煙洲自然村,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千煙洲院士工作站副站長王景升介紹著他的生態養殖方法。
上世紀80年代,泰和烏雞曾因家家散養而紅火一時。進入21世紀,規模化、工廠化養殖逐漸取代了農戶散養模式,但這種模式的附加值不高,也降低了烏雞的藥用、食用滋補等功效。
近年來,王景升帶領博士團隊試驗探索“江西泰和烏雞林下養殖系統”,研究推廣“經濟林—泰和烏雞套養”模式,直接經濟效益達5000萬元,被列入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博士“打樣”,農戶效仿。在科研人員的成功試養下,該縣養殖大戶紛紛嘗試林下生態養殖。灌溪鎮塅坑村村民管高鋼2019年底回村創辦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到千煙洲院士工作站學習烏雞林下養殖方法后,租賃1300多畝林場散養烏雞1萬多只,還在林下種石斛、黃精等中藥材,以及繡球等景觀花卉。
“我們林下散養的烏雞品質更好、長得更壯、產蛋更多,而且售價更高,飼養兩年的烏雞每只能賣到300多元,非常搶手,供不應求。”管高鋼說。
為使泰和烏雞成為鄉村振興、強業富民的支柱產業,泰和縣先后出臺多個政策文件,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獎補資金500萬元,推出10億元“白鳳烏雞貸”等金融產品,近5年中央、省、市共投入3.2億元支持烏雞產業發展。
目前,全縣建有國家級保種場1家、一級擴繁場2家、規模養殖企業69家。截至2023年底,飼養規模突破1000萬羽,總產值達56億元。
全鏈發展盡顯“科技范”
走進泰和電商物流園區的烏雞旗艦店,只見醒目處擺放著“白鳳仙子”卡通形象,負責人黃敏正向顧客一一介紹貨架上的商品。
“以前,泰和烏雞產品單一,只有雞、雞蛋、烏雞白鳳丸。現在衍生到烏雞酒、烏雞面、烏雞調味品等八大品類140多種產品。”黃敏介紹,店里整合了全縣烏雞產品資源,集烏雞產品文化展示和線上線下銷售于一體,不僅經營泰和烏雞系列產品,更有專業的網絡直播間,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線上線下購買需求。
“要想提高企業競爭力,跳出產品同質化陷阱,就必須創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不斷豐富產品品類,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江西汪陂途泰和烏雞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景湛說。
圍繞泰和烏雞產業發展全產業鏈,泰和縣深入推進政產學研緊密合作,與浙江大學共同成立泰和烏雞產業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加強與中國科學院、江西省農科院、江西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泰和烏雞品種、飼料、養殖、產品加工、藥用價值利用等全產業鏈科技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目前,研發出“食”字號、“健”字號、“藥”字號等新產品,還建立了14項企業標準,獲得84項發明專利,泰和烏雞產品的附加值不斷提升,進一步推動了產能提檔升級。
規模化生產,是泰和烏雞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該縣實施龍頭企業、示范基地、養殖大戶培育提升工程,力爭到2025年,全縣泰和烏雞飼養量達3000萬羽以上,出欄量2400萬羽以上,年銷售烏雞蛋1.2億枚,產值達100億元。
在泰和縣規模最大的養殖基地——武山腳下的泰和雞原種場,飼料投喂、水冷控溫等全部實現自動化,智能孵化機、糞污處理系統等高標準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用傳統方式,一個人最多管3000羽到5000羽烏雞,如今,用現代飼養設備規模化養殖,一個人能管1萬羽以上,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降了下來。”公司生產技術負責人黃燕明說。
嚴把質量擦亮“金招牌”
去年7月,在西昌鳳翔禽業有限公司育種場,隨著浙江大學的師生們給剛出殼的4500只烏雞苗登記信息,這批泰和烏雞有了“數字身份證”,每只小雞都戴上了可追溯的數字標牌。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產。泰和烏雞之所以獨特,與泰和武山的水土環境密切相關。純種泰和烏雞,必須擁有叢冠、纓頭、綠耳、胡須、絲毛、毛腳、五爪、烏皮、烏骨、烏肉十大特征。
過去,有些養殖戶會將竹絲雞和泰和烏雞進行雜交,用來提升烏雞生長速度和產蛋量,降低養殖成本,甚至把雜交雞充當純種雞賣。“純種泰和烏雞至少要180天出欄,而雜交烏雞只需80天。普通消費者難以區分純種雞和雜交雞,往往會選擇價格低的,間接影響了泰和烏雞的口碑。”泰和縣泰和烏雞產業發展中心技術服務股股長范玉慶說。
為提升泰和烏雞整體品質,泰和縣加快制定完善泰和烏雞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程,建立涵蓋養殖加工、安全把控、流通包裝等環節的產品標準體系。
在品種培優、產品研發、標準創建等方面,建立泰和烏雞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實現掃描泰和烏雞相關產品二維碼,可追溯產地、投入品使用、飼養時間等信息。
在品牌推廣方面,泰和縣通過打造泰和烏雞旗艦店、直營店,提升烏雞產品“見面率”“抵達率”。目前,已在北京、廣州、深圳、南京等地打造了46家品牌店,進入北京盒馬鮮生、七鮮、山姆會員店等超市,進駐浙大求是商城、上海歸農、深圳“錢大媽”等平臺,“泰和烏雞”金字招牌逐漸被擦亮,品牌價值達37.36億元,榮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江西省農產品二十大區域公用品牌等一系列榮譽。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白鳳仙子”養成記——江西泰和打造百億元2024-09-17
- 一碗“廣寧云吞”擦亮“中國廚師之鄉”招牌2024-09-17
- 11年相伴,湖南衛視再度攜手藍月亮共啟中秋2024-09-17
- 2024廣東旅博會閉幕 展現灣區文旅活力2024-09-17
- 中遠海運張勇:聚焦“三個鏈通” 助力海南2024-09-17
- 2024年資產評估師職業資格全國統一考試15日2024-09-17
- 預防勝于治療,科治好助您實現居家健康管理2024-09-17
- 港姐后冠原來這么值錢!價值四百余萬的后冠2024-09-16
- 攜手央視開啟老酒品質溯源,“舍得酒,每一2024-09-16
- 廿四載蝶變看榆林——空間遙感賦能全球雙碳2024-09-16
- 《全國礦山生態修復多元共治典型案例(20242024-09-16
- 海外媒體考察團沉浸式體驗榆林文化之旅2024-09-16
- 厚植生態底色 神東煤炭入選全國礦山生態修2024-09-16
- 多邊合作賦能西部金融開放 “成都金融周”2024-09-16
- 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更具“國際范” 31家知2024-09-16
- (經濟觀察)養老金融如何更好護航“夕陽紅2024-09-16
- 柬埔寨胡椒首次進入中國河南市場2024-09-16
- 上海市兒童醫院唐亮教授在南京天佑兒童醫院2024-09-16
- 8月份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2024-09-16
- 中秋假期臨近 節日市場供應豐富2024-09-16
- 中非加強市場監管合作 推動市場貿易規則銜2024-09-16
- 第四屆CBD咖啡青年節北京開幕:去有咖啡的2024-09-16
- 傳統與創新雙管齊下 廣式月餅出口走旺2024-09-16
- 科技“牽手”文化,在服貿會遇見未來生活2024-09-16
- 商務部回應美將提高部分對華301關稅最終措施2024-09-16
- 疆滬企業攜手助新疆特色林果品牌升級2024-09-16
- 中國鐵路多項指標居世界前列2024-09-16
- 北京海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98家 在全市占2024-09-16
- 世界貿易組織:全球服務貿易有四大趨勢2024-09-16
- 首屆海峽兩岸優品電商購物促銷活動在福建霞2024-09-16
精彩推薦
- 東西部協作機制助力四川婦女特色產業發展
- 小新帶你在火鍋食材節上“開懷暢吃”
- 未來已來 跟小新一起看看科技感被完全...
- 進考古坑、體驗修復文物 在服貿會“邂...
- 合肥機場開通首條通往中歐貨運航線
- 房山金融服務專題展亮相2024服貿會共繪...
- 中國“智”造自行車暢銷海外 企業趕訂...
- 航拍太原東山丘陵地貌
- 烏魯木齊大巴扎:旅游熱度持續“在線”
- 中莫合作示范區項目簽約 將建設大宗商...
- 國際郵輪大規模綜合應急演習在天津舉行...
- 從三亞走向阿拉木圖 “中醫療養”扎根...
- 南京雨花臺區搶占新領域新賽道首發區
- 無錫空港經開區開展“四聯四融合”志愿...
- 鹽城經開區光伏產品遠銷海外助力非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