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消費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從消費屬性看,投資是中間需求,消費是最終需求。充分認識以消費需求帶動投資需求的重要性,在實踐中著力以消費牽引投資,使供給更好滿足需求,對于擴大國內需求以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都有重要意義。
為企業投資擴大再生產創造條件。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居民收入增加,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提升,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這為新行業新技術發展、新產品新服務迭代創造了巨大空間,也使企業有能力和動力加大投資以擴大生產規模、豐富產品種類。
促進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變革。為滿足大規模消費需求,企業不斷投入技術研發,創新流水線等生產方式,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增加市場供給。消費需求趨向多元、消費結構逐漸升級,也可推動企業增加產品和服務創新投入,不斷拓展投資領域和空間。
有效增強國內市場吸引力。龐大的消費市場能夠增強對外資以及其他優質資源要素的吸引力。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引大量外資企業集聚可有力促進經濟增長和穩定就業,進而將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和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結合起來,通過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推動科技創新優勢與產業發展優勢互動共進。以投資促進消費
從生產范疇看,投資是將資本投入生產過程進行生產,既能對資本循環產生推動力,又可以創造新的需求、擴大消費,與消費形成互動。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日益強勁,內需潛力巨大,投資對消費的促進作用在諸多領域凸顯。
技術創新投資推動消費升級。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深刻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和社會生活,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總量和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數據成為重要生產要素,為推動經濟循環提供新動能。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研發和創新應用的投資將加速傳統制造業和流通業轉型升級,推動供給創造需求,給消費市場帶來深刻變革。
外商投資增強國內消費市場豐富度。近年來,我國在擴大市場準入、加強投資促進、優化營商環境、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等方面持續協同發力,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外商投資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和商業模式,通過構建全球供應鏈在我國市場生產、流通與國際接軌的商品,而且在金融、咨詢、法律等商務服務領域引入了新的服務產品、商業模式和交易方式,提升了國內服務的專業化程度。外商投資可有效增強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在貿易、投資、金融、自然人流動等領域的聯系,進而提升消費市場國際化水平。
產業投資增強消費供給能力。我國作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正在逐步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消費相關產業成為當前投資旺盛的領域,定制化、柔性化、精益化等新趨勢涌現,新品類、新產品、新品牌層出不窮,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同時,文化、體育、娛樂、健康、居民生活等眾多服務領域供給不斷完善,服務業擴大開放步伐加快,服務消費規模亦將隨之擴大。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
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有效解決消費和投資之間出現的錯位,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一是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有效解決國內大循環存在的堵點。我國作為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只有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才能充分釋放規模效應,以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生產投資帶來創新試驗場和消費市場,實現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國內市場,堅決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壁壘,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推動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加強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暢通國內市場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
二是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永無止境,供給端質量提升和結構升級也永無止境。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業態和模式創新,更好滿足和創造市場需求,才能推動實現供給和需求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必須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加快發展新技術,加強融合創新,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更多新場景的普及應用。推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產業領域廣泛應用,培育形成一批新業態,引領消費創新發展。
三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能為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提供有力支撐。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完善促進和保障對外投資體制機制,健全對外投資管理服務體系,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進一步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形成消費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2024-09-11
- 晉煤外運要道瓦日鐵路展開集中修施工2024-09-11
- 寧夏首份企業自主開具RCEP原產地聲明生效2024-09-11
- 天津打擊劣質綿白糖專項行動:查獲7批次“2024-09-11
- 1至8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75億元2024-09-11
- 數智聚鏈 新質護安丨全民認證精彩亮相20242024-09-11
- 海南離島免稅“即購即提”銷售額突破50億元2024-09-11
- (鄉村行·看振興)塞北小城山西天鎮:特色2024-09-11
- “碳”路先行|2024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發2024-09-11
- 廣東省在香港發行5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2024-09-11
- 平安人壽趙津: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謹防各類2024-09-11
- 平安人壽王國平:金融為民譜新篇 守護權益2024-09-11
- 平安人壽楊錚:踐行為民初心,打造“三省”2024-09-11
- 南美胎牛血清激戰正酣,烏拉圭仍更勝一籌?2024-09-11
- 天津出臺實施方案 24.8億元規模資金支持消2024-09-11
- 西延高鐵一立交特大橋實現空中轉體對接2024-09-11
- 我國算力總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 如何2024-09-11
- 我國算力總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 如何2024-09-11
- 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批準建設40個重點實驗室和2024-09-11
- “碳”路先行|專家學者山西獻智獻策 為煤2024-09-11
- 2024數字經濟產業年度盛典廈門舉辦 助推數2024-09-11
- 陽澄湖不光有大閘蟹 這里的美景也值得品味2024-09-11
- 西部陸海新通道加速“渝車出海”2024-09-11
- 眾潤多:智能交通暢享智慧出行未來2024-09-11
- 探訪青海化隆拉面電商中心 多元功能打造拉2024-09-11
- 第六屆中國—東盟視聽周在廣西南寧開幕2024-09-11
- (尋味中華 | 僑鄉)百年跨海兩地書 一2024-09-11
- 新東方獨家引進海尼曼,樹英語分級閱讀新標2024-09-11
-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黨委調研指導南通愛爾黨建2024-09-11
- 酒業G50再聚共識:大廠大商雙向奔赴,直面2024-09-11
精彩推薦
- 坐C919可以吃到熊貓小蛋糕 我國已有8架...
- 月餅市場興起健康創意風
- 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開幕 多方探討能...
- 騎射、叼羊!看第五屆世界游牧民族運動...
- 第六屆中國—東盟視聽周在廣西南寧開幕
- 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揭幕 “145歲”續寫...
- 長三角12支飛盤隊齊聚南京同場競技展青...
- “天才翻譯家”金曉宇新譯《本雅明書信...
- 2024年河南省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
- 吉利成為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官方...
- 從機關大樓到田間地頭,只為了肩上的責任
- 碧樹結金果 云南永德迎來堅果采摘季
- 冰雪重鎮吉林推動冰球復蘇
- 舞劇《天工開物》再次在江西南昌上演
- 湖北神農架首次記錄到近危鳥類白腰杓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