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訊:兩融余額持續攀升 北向資金年內凈買入超1600億元 A股吸引力凸顯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凈買入超1600億元,遠超2022年全年;兩融余額相比1月底上漲超過3%;ETF發行與存量品種的交易趨向活躍……多個高頻數據顯示A股增量資金入場。
(資料圖)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A股市場基本面趨勢和歷史估值水平仍具吸引力,存結構性配置機會,不過投資者短期需要回避一些過熱概念,降低交易風險。
北向資金連續15周凈買入
2月22日,三大指數悉數收跌,北向資金當日凈賣出47.34億元。但從今年以來的情況來看,北向資金保持著較為穩健的加倉步伐。數據顯示,截至2月22日,北向資金2023年以來凈買入金額已經超過1600億元,遠超2022年全年的900.20億元;累計凈買入金額也超過1.88萬億元,自2016年以來整體呈攀升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來的七個交易周中,北向資金均呈現凈買入態勢。自去年11月中旬以來,北向資金已連續凈買入15個交易周,單周凈買入額最高達到485.16億元。
“北向資金在今年初大幅凈流入A股市場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今年中國經濟有望顯著反彈,相比之下歐美經濟則面臨衰退風險;二是A股自去年11月以來跑輸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有補漲需求。”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
食品飲料、電力設備、非銀金融等行業成為北向資金近期加倉的重點。據統計,截至2月21日,近一個月來,北向資金分別凈買入上述行業94.69億元、82.67億元和69.69億元,位居各行業前列。此外,北向資金近一個月凈買入計算機、機械設備行業也都超過50億元。從持股市值來看,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美的集團、招商銀行和隆基綠能依然是北向資金倉位居前的個股。
兩融等多個指標釋放暖意
實際上,包括近期兩融數據、基金發行等在內的多組數據顯示,市場增量資金總量和資金活躍度均在提升。
據統計,截至2月21日,A股市場兩融余額約為15821.49億元,相比1月底的15357.63億元上漲3.02%。其中,融資余額1.48萬億元,融券余額976.19億元,較1月底均有所上漲。此外,從融資凈買入額來看,最近四個交易周分別凈買入393.32億元、125.27億元、61.45億元和77.53億元,均為正值。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證金融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正式上線。專家表示,試點上線后,證券公司兩融業務或將被進一步激發,A股市場也將迎來增量資金。這部分資金高度活躍,將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市場成交意愿。
另一方面,素有“機構風向標”之稱的ETF正迎來發行“小陽春”,包括增強類ETF、行業主題ETF等在內的品種密集發行,且獲得投資者積極認購。例如,工銀瑞信稀有金屬ETF日前將原定認購截止日由2月17日提前至2月13日,隨后又對現金認購申請采取了“比例確認”的原則予以部分確認。最終該ETF首募規模達18.35億元。
此外,今年以來存量ETF成交也持續活躍。據統計,近一周來,全市場ETF份額增加12.84億份,環比增長0.09%,達14445.74億份;總規模增加18.19億元,環比增長0.11%,為16269.16億元;ETF日均成交額增加99.80億元,環比大增11.07%,為1001.70億元,成交活躍度保持高位。而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ETF份額增加147.59億份,環比大增1.03%;總規模則增加42.27億元,環比增長0.26%。
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ETF申贖情況反映出資金較為看好市場結構性投資機會,重點配置細分行業主題ETF,其中科技成長板塊成為重點布局領域。
機構看好A股結構性機會
自去年11月以來,A股市場已經歷明顯上漲趨勢。對于后續市場投資邏輯,機構表示,目前基本面趨勢和歷史估值水平依然較有吸引力,A股市場仍存結構性配置機會。不過,投資者短期也需要回避一些過熱概念的交易,降低交易風險。
高盛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日前表示,當下海外投資者比國內投資者更為樂觀,高盛對待A股與港股都建議高配。從中長線投資或者資產配置的角度看,A股機會更多。
全球資管巨頭安本則認為,以市凈率而言,中國A股市場的交易價格低于其過去15年平均水平約35%,預計今年中國國內消費復蘇將帶動公司營業收入增長。
富達基金股票投資部副總監周文群也表示,高質量風格有望在2023年重新回歸。盡管經過近期大漲后A股估值優勢有所降低,但中國經濟復蘇為A股長期投資者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中歐基金表示,2月以來A股市場震蕩,板塊輪動節奏加快。對于后續市場,在經過節前的上漲之后,部分資金有一定獲利回吐的需求,外部事件也對風險偏好產生一定影響,但整體而言,基本面趨勢并不疲弱。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自2022年10月底以來,A股反映了一系列樂觀預期,隨著經濟復常預期兌現,疊加近期海外及刺激政策樂觀預期有所修正,導致部分獲利資金兌現需求強,因此行情進入整固期。不過,該機構同時認為,投資者短期需回避過熱概念交易,配置更聚焦基本面向上的方向。
編輯:王媛媛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熱點!中國如何驅動經濟高質量復蘇的“火車2023-03-02
- 中億龍鑫:每一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都需要2023-03-02
- 世界即時:網絡視頻版權產業的共建共享共治2023-03-02
- 今日熱議:重慶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迎來優化 2023-03-02
- 3月2日 鉑金950今日回收價(鉑金多少錢一克)2023-03-02
- 博洛尼 | 繁簡相宜的空間感,讓居所彌漫2023-03-02
- 官宣:CCDS官方網站正式上線2023-03-02
- 世界最資訊丨中金:維持微博-SW跑贏行業評2023-03-02
- 今日快訊:午評:港股恒指跌0.4%蔚來大跌122023-03-02
- 頭條:中國銀河證券:2月澳門博彩收入續超2023-03-02
- 夢網科技:5G富媒體消息體驗升級撬動更多商2023-03-02
- 每日看點!招銀國際:維持和黃醫藥買入評級2023-03-02
- 吉利汽車:沙特阿美擬以現金投資獲得吉利與2023-03-02
- 欽培吉:電車時代,沃爾沃依然是堅持安全、2023-03-02
- 富衛調查:66%內地受訪者預計醫療支出大增2023-03-02
- 錢小樂助力小微:迎春復蘇,愿做美好生活“2023-03-02
- 肝病人群能買什么保險?2023-03-02
- 【世界新要聞】環球新消息丨馬斯克宏圖計劃2023-03-02
- 【環球報資訊】港股3月2日物業股午盤:CHIN2023-03-02
- 全球速訊:人民幣兌韓元匯率走勢 3月2日韓2023-03-02
- 全球速讀:人民幣兌墨西哥比索匯率是多少 2023-03-02
- TCL李東生:液晶面板價格企穩 回升趨勢會2023-03-02
- 10萬億美元“拯救地球”?馬斯克推出宏偉藍2023-03-02
- 天天微速訊:地產界掀起“配股風” 萬科折2023-03-02
- 【天天聚看點】2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2023-03-02
- 【世界速看料】禮來(LLY.US)將兩款暢銷胰島2023-03-02
- 熱資訊!交了意外險保險公司不理賠怎么辦?2023-03-02
- 焦點熱訊:深圳首批5宗住宅用地正式掛牌 總2023-03-02
- 每日觀察!家政人員意外險在哪里買?2023-03-02
- 新資訊:萬科企業港服開盤后跌4.46% 早間2023-03-02
精彩推薦
- 熱點!中國如何驅動經濟高質量復蘇的“...
- 世界最資訊丨中金:維持微博-SW跑贏行業...
- 今日快訊:午評:港股恒指跌0.4%蔚來大...
- 頭條:中國銀河證券:2月澳門博彩收入續...
- 每日看點!招銀國際:維持和黃醫藥買入評...
- 吉利汽車:沙特阿美擬以現金投資獲得吉...
- 天天微速訊:地產界掀起“配股風” 萬...
- 【天天聚看點】2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
- 資訊推薦:中金:維持和黃醫藥跑贏行業評...
- 世界新資訊:華創證券:維持網易-S推薦...
- 焦點快播:香港航天科技上漲近7% 獲小...
- 環球熱點!創科實業績后上升4% 2022年...
- 環球短訊!利空出盡?海倫司凈虧13億后...
- 【新要聞】樓市探春|成都二手房19天成交...
- 個人養老金儲蓄存款怎么存(個人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