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景科技業績與應收賬款“齊增” 報告期內累計計提壞賬準備超億元
新華財經北京3月18日電 近日,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景科技”)公開回復了深交所第三輪問詢,并更新了招股書。記者研讀招股書發現,報告期(指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下同)內,宏景科技業績穩健增長,但應收賬款也“水漲船高”。而和同行業公司相比,宏景科技的償債能力較弱。此外,宏景科技報告期內還引入了多家投資機構,其中持有宏景科技3.13%股份的靖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靖燁投資”)在報告期內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
應收賬款不斷增長逾期比例同步擴大
據招股書披露,宏景科技是一家智慧城市綜合服務商。財務數據顯示,宏景科技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603.43萬元、40224.42萬元、56739.97萬元和19021.13萬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別同比增長6.97%和41.06%;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55.68萬元、3474.66萬元、6524.78萬元和302.79萬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別同比增長47.50%和87.78%。
在宏景科技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其應收賬款也在不斷增長,報告期內分別為14880.35萬元、17393.64萬元、27315.67萬元、25806.40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39.57%、43.24%、48.14%和135.67%。且2019年和2020年,宏景科技應收賬款分別同比增長16.89%和57.04%,其增速遠快于同期營業收入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宏景科技逾期應收賬款期末余額分別為6445.66萬元、9400.00萬元、14530.13萬元和14715.71萬元,分別占當期應收賬款余額的38.85%、47.21%、49.04%和49.97%,逾期規模及占比均在不斷增加。截至2021年8月31日,宏景科技逾期應收賬款期后回款比例分別為88.94%、60.11%、41.87%和10.62%,不斷下降。宏景科技表示,隨著公司的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營業收入也快速增長,應收賬款金額將會進一步增加,若未來宏觀環境或行業狀況發生不利變化,公司將面臨應收賬款快速增長但無法回收的風險。
在對宏景科技的首輪問詢中,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相關逾期客戶的信用風險變化情況及后續合作情況。宏景科技認為,公司客戶主要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資金實力較強、信用狀況良好,款項無法收回風險較小。不過同時宏景科技也表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項目一般屬于客戶的固定資產投入,可使用年限較長,因此單個客戶在短期內的后續合作需求較低。報告期內,宏景科技對應收賬款分別計提了1709.12萬元、2516.88萬元、2313.11萬元和3639.94萬元的壞賬準備,累計超過1億元。
此外,宏景科技存在業績季節性特征,在前三季度特別是上半年,公司的項目回款較少。這一特點導致宏景科技的營運資金需求量較大,報告期內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分別為-198.10萬元、1970.77萬元、3283.21萬元和-16256.88萬元,波動較大。宏景科技就此提示了“營運資金不足引致的風險”,若公司不能持續保有足夠的業務開拓、實施所需的營運資金,則可能影響公司持續經營和發展。
償債能力弱于同行多項核心專利被質押
記者發現,和同行業公司相比,宏景科技的償債能力有待提高。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宏景科技合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2.37%、72.24%、62.58%和63.13%,雖呈下降態勢但仍處行業較高水平。在招股書中,宏景科技共列舉了恒鋒信息(股票代碼“300605”)、天億馬(股票代碼“301178”)、銀江技術(股票代碼“300020”)、佳都科技(股票代碼“600728”)和長威科技共5家公司用于對比,報告期內,上述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8.28%、43.42%、47.88%和46.06%,不論是平均值還是單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低于宏景科技。
與此同時,宏景科技坦言,和同行業公司相比,公司融資渠道較為單一,僅通過銀行授信和外部融資增加公司的資金。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宏景科技的銀行借款余額分別為4150.00萬元、2605.13萬元、2002.84萬元和4246.29萬元。
記者注意到,截至報告期末,宏景科技僅有7項發明專利,卻屢次將其用來質押借款。報告期內,宏景科技通過“一種支持數據保密的光盤文件系統”和“一種IDC機房設備管理系統及管理方法”兩項專利質押發生了1000萬元擔保債權,目前已提前償還。2021年7月2日,宏景科技以“一種具有射頻信號識別的定向檢測系統”和“一種滿足單人或多人需求的自適應照明系統”兩項專利進行質押反擔保,分別向交通銀行、華夏銀行各借款1000萬元,合計2000萬元。
宏景科技在提示“核心專利質押的風險”時表示,公司應上述銀行的要求,在申請辦理貸款事宜時辦理了上述專利的質押登記。由于上述專利為公司的核心技術,若公司發生逾期償還本息或其他違約情形、風險事件導致質押權人行使質押權,將可能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申報前解除對賭協議個別股東成被執行人
報告期內,宏景科技共進行了四次增資。其中,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宏景科技共進入了廣東粵科共贏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粵科共贏”)、廣東弘圖文化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弘圖文化”)、廣州長晟智能制造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長晟智能”)、靖燁投資、廣州市中海匯金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中海匯金”)、福州啟浦鑫穎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福州啟浦”)、佛山暴風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暴風投資”)、佛山蟻米金信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蟻米金信”)和廣州蟻米凱得宏景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蟻米凱得”)等9家投資機構。
在入股的同時,宏景科技及其實控人歐陽華、自然人股東還和上述投資者簽訂了多份投資協議和補充協議,包括業績承諾、股份回購權、最優惠待遇等。例如,在業績承諾方面,根據宏景科技和粵科共贏、弘圖文化簽訂的協議,宏景科技實控人歐陽華承諾,2019年宏景科技實現經審計不低于5000萬元的凈利潤目標。如果宏景科技2019年度未完成上述目標,則機構股東有權要求實控人歐陽華承擔現金補償責任,宏景科技承擔不可撤銷的連帶保證責任。在引入靖燁投資、暴風投資等機構時,宏景科技自然人股東和實控人對2020年及2021年業績均作出了承諾。
在股份回購權方面,宏景科技同粵科共贏、弘圖文化簽訂的協議約定,若公司未能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取得中國證監會關于公司申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受理通知書,或未能在2022年12月31日前實現在上海或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或以機構股東同意的估值被上市公司收購,或宏景科技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等,上述機構股東有權要求宏景科技實控人歐陽華以現金形式收購其所持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在引入靖燁投資、暴風投資等機構時,宏景科技均簽訂了類似協議,對上市時間或被收購時間作出了約定。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5月16日,也就是在宏景科技首次申報前不久,宏景科技及其實控人等相關方與對賭機構股東簽署了《終止協議》。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隨著注冊制的實施,監管層的審核日趨嚴謹,宏景科技IPO前夕集中終止對賭協議,或是為了應對監管層的審核。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宏景科技所引入的機構投資者中,持有宏景科技3.13%股份的靖燁投資于2021年6月24日被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總金額高達1067.34萬元。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豐臺區人民法院還相繼凍結了靖燁投資所持有的山西靖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靈石縣靖燁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和靖燁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的股份。目前,靖燁投資的實控人吳靖宇被限制高消費。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宏景科技業績與應收賬款“齊增” 報告期內2022-03-18
- 【公司前線】海興電力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3-18
- 【公司前線】華英農業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2022-03-18
- 亞洲龍夯實B級市場第一梯隊 助力一汽豐田2022-03-18
- 首個國產PD-L1檢測試劑盒獲批上市,艾德生2022-03-18
- MPP官宣!5家中國藥企獲授權仿制輝瑞新冠口2022-03-18
- 澳門貼現窗基本利率調升至0.75%2022-03-18
- 點贊,亳州司爾特!穩步發展助推地方經濟2022-03-18
- 三友化工獲11家機構調研:公司20萬噸/年有2022-03-18
- 21連板大妖股,停牌核查2022-03-18
- 川儀股份獲2家機構調研:目前公司產品基本2022-03-18
- 財報里的真相之消費行業丨“桃李難滿天下”2022-03-18
- 香港金管局回應跟隨美聯儲加息:金融系統及2022-03-18
- 華海藥業、復星醫藥等五家中國藥企進入輝瑞2022-03-18
- 中國化學: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3-18
- 年報披露前更換審計機構 *ST圣萊2021年業2022-03-18
- 年報季A股公司業績“變臉”趨收斂 專家建2022-03-18
- 分拆上市熱潮迭起 年內4家“A拆A”落地2022-03-18
- 半個月18家公司終止定增 再融資市場化特征2022-03-18
- 中信建投:2022年上半年,降準降息窗口期仍2022-03-17
- 泰恩康新股申購信息2022-03-17
- 最高檢披露茅臺原董事長袁仁國案細節,涉案2022-03-17
- 達實智能重磅推出物聯網創新產品2022-03-17
- 戰“疫”有我,上海環境全力以赴保障全市醫2022-03-17
- 中國建筑召開總經理辦公會2022-03-17
- 越秀地產全資子公司獲受5億港元循環貸款融2022-03-17
- 快手調整國際化事業部架構 負責人仇廣宇宣2022-03-17
- 哈啰電動車:涉及3·15曝光“解限速”問題2022-03-17
- 格林達獲2家機構調研:公司產品顯影液應用2022-03-17
- 仙鶴股份獲8家機構調研:公司在建工程按建2022-03-17
精彩推薦
- 澳門貼現窗基本利率調升至0.75%
- 香港金管局回應跟隨美聯儲加息:金融系...
- 中信建投:2022年上半年,降準降息窗口...
- 越秀地產全資子公司獲受5億港元循環貸款...
- 快手宣布調整國際化事業部組織架構在事...
- 受華夏幸福減值計提拖累 中國平安去年...
- 龍光:2022年爭取完成120億元資產盤活
- 金山云擬赴港二次上市:股價縮水超9成,...
- 叮當健康時隔9個月再次遞表港交所:近三...
- 長和(00001.HK)2021年度溢利增長15%至33...
- 正榮稱擬召開特別決議案會議優先永續資...
- 首創鉅大2021年續虧:營收同比增長31% ...
- 復宏漢霖(02696.HK):HLX301用于晚期腫...
- 地一線|合肥2022首批供地:16宗地競品質,...
- 中國電信(00728.HK)2021年股東應占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