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電動車核心公司Q1業績亮眼 估值已回落至底部
東吳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電動車核心公司Q1業績亮眼,估值已回落至底部,22年高景氣度延續,龍頭預計80-100%高增,繼續全面看多電動車龍頭,第一條主線看好22年盈利修復的電池環節,長期格局好,疊加儲能加持,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億緯鋰能(300014.SZ)、比亞迪(002594.SZ),關注欣旺達(300207.SZ)、蔚藍鋰芯(002245.SZ),第二條主線:電池技術升級高鎳三元(容百科技(688005.SH)、中偉股份(300919.SZ)、當升科技(300073.SZ)、關注華友鈷業(603799.SH))、結構件(科達利(002850.SZ))、錳鐵鋰(德方納米(300769.SZ))、添加劑(天奈科技(688116.SH));
第三條為持續緊缺的龍頭:隔膜(恩捷股份(002812.SZ)、星源材質(300568.SZ))、負極(璞泰來(603659.SH),關注貝特瑞、中科電氣((300035.SZ)、杉杉股份(600884.SH))、電解液(天賜材料((002709.SZ)、新宙邦(300037.SZ)、銅箔(嘉元科技(688388.SH)、諾德股份(600110.SH);第四條:鋰緊缺和價格超預期,東吳證券建議關注贛鋒鋰業(002460.SZ)、天齊鋰業(002466.SZ)、永興材料(002756.SZ)、融捷股份(002192.SZ)、鹽湖股份(000792.SZ)、西藏礦業(000762.SZ)、天華超凈(300390.SZ)等。
東吳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2月電動車銷量大超市場預期,淡季不淡,3月排產環比持續向上,景氣度延續。
中汽協口徑,國內2月電動車銷量33.4萬輛,同環+184%/-23%,超市場預期,東吳證券預計Q1超120萬輛,奠定全年高增,3月特斯拉部分車型再度漲價1萬元,但高端車型價格敏感度低,2月開始車企訂單已逐步恢復,東吳證券維持2022年國內600萬輛(含出口)銷量預期,同增70%+。2月美國電動車銷7萬輛,同環比+78%/+11%,符合市場預期,東吳證券預計2022年銷量有望翻番130萬輛+。2月歐洲主流國家合計銷12.8萬輛,同環比+33%/+7%,整體滲透率20.6%,同環比+5.6/+1.3pct,東吳證券預計2022年歐洲銷量270萬輛+,同增30%+。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有望達1000萬輛+,同增64%,且有進一步上修空間。從排產來看,3月環比增15%-30%,部分環比增超50%,高景氣度延續。
上游漲價已趨緩,行業排產持續向好,高景氣度持續。
3月碳酸鋰價格突破50萬元/噸,近期漲價幅度已趨緩,行業排產仍較1月有5-10%增長,終端高景氣度持續。東吳證券預計3-4月隨著碳酸鋰新增產能釋放,價格高位震蕩,下游需求仍可持續,整體Q1預計于Q4持平,淡季不淡,22年核心公司出貨量指引翻番。產業鏈看,碳酸鋰、隔膜、銅箔、石墨化2022年全年均偏緊,且短期碳酸鋰與石墨化為行業瓶頸環節,Q2將有所緩解。電池方面,Q1電池價格談判基本落地,國內主流車企提價5-10%,覆蓋原材料成本上漲,同時電池提價10%,單車成本提升4000元左右,車企基本可承受,目前碳酸鋰價格漲幅超預期,產業鏈尚未啟動二次談價,短期成本壓力由電池企業承擔,東吳證券預計1H22電池企業盈利壓力較大,而2H22后,部分原材料供給緊張緩解,成本端有望下降,電池企業盈利有望改善。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東吳證券:電動車核心公司Q1業績亮眼 估值2022-03-17
- 美聯儲開始加息周期 摩根大通、花旗等美國2022-03-17
- 拉加德:歐洲央行將在凈資產購買結束后漸進2022-03-17
- 提振市場信心 一天之內1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2022-03-17
- 百果園欲沖擊“水果第一股” 加盟模式管理2022-03-17
- EVA價格快速反彈 相關公司業績有望“開門2022-03-17
- 去年以來38家公司定增到期失效 “無疾而終2022-03-17
- 鋰資源暴漲沖擊波 新能源車產業鏈面臨三大2022-03-17
- 【讀財報】銀行個貸業務消費投訴排名:工行2022-03-17
- 硅基負極產業化臨近 4680電池吹動市場暖風2022-03-17
- 【公司前線】和遠氣體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3-17
- 【公司前線】和遠氣體全資子公司高管發生變2022-03-17
- 【公司前線】三峽能源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從2022-03-17
- 【公司前線】芯能科技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從2022-03-17
- 【公司前線】博濟醫藥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從2022-03-17
- 央行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實現零投放零2022-03-17
- 漢威科技:儀表業務應該會繼續維持產銷兩旺2022-03-17
- 泰禾集團葛勇:目前公司各項經營活動正常2022-03-17
- 愛朋醫療:此次專家科普后,大家對鼻腔沖洗2022-03-17
- 奇安信成立冬奧網絡安全“零事故”經驗宣講2022-03-17
- 最低7.9元!山東率先出手了2022-03-17
- 深圳四部門:鼓勵疫情期間金融機構為企業、2022-03-17
- 服務國家“雙碳”戰略 東吳證券主承銷江蘇2022-03-17
- 錦龍股份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 要求說明為2022-03-17
- 凱盛新材2021年營收凈利雙增創歷史最好水平2022-03-17
- 順博合金去年凈利3.42億元增長74%2022-03-17
- 上市公司“花式”秀實力 業內人士稱看好A2022-03-17
- 【公司前線】天目湖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2022-03-16
- 【公司前線】華菱精工成立新全資子公司 注2022-03-16
- 【公司前線】佳沃食品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3-16
精彩推薦
- 拉加德:歐洲央行將在凈資產購買結束后...
- 央行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實現零投放...
- 深圳四部門:鼓勵疫情期間金融機構為企...
- 建業新生活2021年收入36億,在管面積1.36億平
- 泰禾懇請各級政府、合作金融機構、業務...
- 深房理涉炒房類虛假廣告被罰200萬元
- 3月股價漲幅82.59%,宋都股份建議投資者...
- 奧園美谷:蔣南辭任董事、副總裁及董秘
- 視奕科技自辦敲鐘“假裝”港股上市:地...
- 寒武紀:控股股東等擬增持300萬元-600萬...
- 泰禾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其森正在協助...
- 新股速遞 | 去年扭虧為盈如今遞表港交...
- 地一線|地方國企兜底,福州首輪供地66.3億收官
- 時隔4月國庫現金定存操作獲得重啟,中標...
- 張波:有規模優勢和財務穩定的房企后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