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僅有三成職場人在過去一年里通過理財投資獲取了正收益
新華財經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沈寅飛)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于近日面向廣大職場人發起用“薪”理財調查,并邀請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的職場人進行了問答,推出《2022職場人用“薪”理財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涉及的調查共有11080位職場人參與。《報告》顯示,27.6%的受訪職場人月薪(稅前)在5001-8000元;36-40歲職場人薪酬分布呈現“35歲現象”;36.5%的受訪職場人選擇用薪酬的11%-30%進行理財投資;疫情前后職場人用于理財投資的薪酬占比差值未超過1.5%;投資門檻低的基金成了職場人當仁不讓的首選(占61.9%);僅有三成職場人在過去一年里通過理財投資獲取了正收益。
36-40歲職場人薪酬分布呈現“35歲現象”
《報告》顯示,27.6%的受訪職場人月薪(稅前)在5001-8000元,8001-10000元和10001-15000元的占比分別為17.1%和12.5%。以高等院校本科畢業年齡22周歲、碩士畢業年齡24周歲來作為劃分,畢業十年對應的31-35歲受訪職場人的月薪(稅前)仍主要集中在上述的8001-15000元范圍內。
理論上,一個人的薪酬水平與其職場工作年限成正相關。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報告》數據,31-35歲中月薪(稅前)在10001-15000元的占比有20.0%,41-45歲該分布對應占比為30.4%。但是,36-40歲該分布對應占比僅為12.1%,且相比其他年齡段,36-40歲受訪職場人在更高薪酬區間的分布上沒有明顯的占比突出,顯示出一定程度上的薪酬倒退現象,似乎從側面印證了“35歲現象”。
37.7%的職場人把一至三成薪酬用于理財
從上述數據來看,對于普通職場人,僅依靠薪酬來實現年入百萬的夢想恐怕難以實現,那職場人用“薪”理財又愿意動用多少錢呢?《報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36.5%的受訪職場人選擇用薪酬的11%-30%進行理財投資,33.8%的選擇用薪酬的10%及以下,16.8%的選擇用薪酬的31-50%,愿意將半數以上薪酬用于理財投資的占比不足兩成。《報告》同時調查了新冠疫情前后職場人用于理財投資的薪酬百分比變化,結果顯示,各百分比區間對應的新冠前后差值均未超過1.5%,由此看來,新冠疫情并未使得職場人選擇更加激進的用“薪”理財策略。
職場人用“薪”理財,卻越理越虧?
調查顯示,近半數的受訪職場人對于用“薪”理財的虧損預警線設置在“10%及以內”,另有36.3%的相對高風險者選擇了“虧損大于等于10%小于30%”。那職場人的實際理財投資收益如何?市場方面,目前,白酒醫療基金凈值自2021年高點以來已經腰斬、156家中概股自高位僅剩一成市值、上證指數從2022開年的3651.89點最低已觸及3063.97點……
《報告》顯示,27.8%的受訪職場人表示,過去一年的理財投資收益率基本保本,15.2%的虧損小于10.0%,23.3%的虧損10.0%以上。換言之,僅有三成職場人過去一年通過理財投資真真切切賺到了錢,且過去一年收益率在10.0%以上的“高手”人群中,以金融業、專業服務(咨詢)職場人為主。
在投資渠道選擇方面,投資門檻低的基金成了職場人當仁不讓的首選(占61.9%),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和股票分別占37.7%和23.1%,同時投資三種及以上投資理財產品的職場人不足兩成。
職場人理財主要為了生活的安全感
當被問及“理財投資為了什么”時,半數的受訪職場人把票投給了“為了生活的安全感”,為了滿足人生大事(買房買車結婚)的有28.7%,為了購買心儀的大件(電子產品、奢侈品等)的有17.5%。互聯網/電商職場人英子(化名)在調查中表示,“行業下行期,現在買任何東西都要比價,把能省下的錢都用于‘錢生錢’。平日里精打細算,基金、A股市場上一把梭哈,就是為了賬戶里的數字再多一點,心里踏實一些”。
《報告》最后調查了職場人對于2022年賺錢的預期。有趣的是,即使只有三成職場人過去一年通過理財投資獲取了正收益,但仍有29.2%的受訪職場人認為“在2022年通過理財賺錢比漲工資更容易”,高于選擇“漲工資更容易”的22.4%。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報告:僅有三成職場人在過去一年里通過理財2022-03-15
- 2022年園林機械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有中2022-03-15
- 盈康生命、通策醫療:無法確認函件真實性 2022-03-15
- 尷尬!這兩只新股雙雙破發!中一簽最高虧742022-03-15
- 顧家家居高管增持彰顯信心,看好公司長期價2022-03-15
- 陜西煤業2月煤炭銷量1405.54萬噸 同比降28.2%2022-03-15
- 新宙邦:波蘭項目、天津等項目電解液年內將2022-03-15
- 租賃住房保障納入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2022-03-15
- 融創房地產:7只債券調整為僅限機構投資者買2022-03-15
- 撈王控股二度遞表港交所:2021年營收13億、2022-03-15
- 菱鎂礦行業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有濮2022-03-15
- 個人信息保護如何得到保障?河南省消協發布2022-03-15
- 游戲驛站(GME.US)盤前反彈4.58%報81.69美元2022-03-15
- “碼農大本營”Gitlab(GTLB.US)美股盤前漲12022-03-15
- 雅樂科技(YALA.US)盤前漲6.49% 報3.94美元2022-03-15
- 科技創新促進金融發展 百融云創高效賦能數2022-03-15
- 金山云(KC.US)盤前漲2.34% 報2.62美元2022-03-15
- 黃金概念股大跌 山東黃金跌逾7%2022-03-15
- 良品鋪子打破同質化競爭,為消費者提供更多2022-03-15
- 光大環境(0257.HK)午后跳水低見4.14港元 2022-03-15
- 即分期:金融知識知多少?快來保護自己的錢2022-03-15
- 以嶺藥業(002603)今日再創盤中新高 高見312022-03-15
- 醋酸乙烯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有海優新材2022-03-15
- 有色鎢板塊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有百利電2022-03-15
- 2022年列車股票有哪些?相關的有威奧股份、2022-03-15
- 2022年核藥概念龍頭股有哪些,相關的有東誠2022-03-15
- 2022年頁巖氣板塊概念股有哪些?黃河旋風近2022-03-15
- 中國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7%2022-03-15
- 鐘其頂:促進消費公平要防止“劣幣驅逐良幣2022-03-15
- 央行:2021年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381.952022-03-15
精彩推薦
- 2022年園林機械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
- 租賃住房保障納入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
- 融創房地產:7只債券調整為僅限機構投資...
- 撈王控股二度遞表港交所:2021年營收13...
- 菱鎂礦行業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
- 游戲驛站(GME.US)盤前反彈4.58%報81.69...
- “碼農大本營”Gitlab(GTLB.US)美股盤前...
- 雅樂科技(YALA.US)盤前漲6.49% 報3.94美元
- 金山云(KC.US)盤前漲2.34% 報2.62美元
- 黃金概念股大跌 山東黃金跌逾7%
- 光大環境(0257.HK)午后跳水低見4.14港元...
- 以嶺藥業(002603)今日再創盤中新高 高...
- 醋酸乙烯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有海優...
- 有色鎢板塊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有百...
- 2022年列車股票有哪些?相關的有威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