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部門密集發聲 多重政策護航緩解外貿企業壓力
“集裝箱月產能已經提高到50萬標箱,5月份我國主要港口的空箱短缺量已經降到1.3%,逐步有所緩解。”6月2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外貿物流成了關注熱點之一。事實上,物流緊張、運費上漲等一直是近期外貿企業面臨的難題,也是相關部門工作的著力點。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僅僅兩天,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多個權威部門接連發聲,從加強跨國物流合作,加大運力保障、運價監管,強化保供穩價,穩定匯率等方面集中發力,醞釀更多支持政策,助力外貿企業發展,推動我國外貿穩中提質。
各方積極應對 緩解外貿企業壓力
“2300萬標箱的運力,現在除了1%左右船舶在修理外,全部投入到海運當中,甚至有一些非集裝箱船都來承運集裝箱。”在24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沖久介紹。
同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廣東省正在采取有力措施,統籌疫情防控和暢通國際物流工作,盡最大努力解決船舶壓港問題。24日零時起,深圳鹽田港整體操作全面恢復。
記者在鹽田港現場看到,中、西港區20個泊位均有靠船,所有操作岸吊已全開。
而這些只是各方為進出口企業紓困解難的縮影。去年以來,國際物流緊張成為外貿企業頭疼的問題。“一些實力相對弱的客戶不能承受由此帶來的成本壓力,貨物運不出去,堆積在倉庫里,增加了庫存和周轉周期。”盛威國際控股(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王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今年銷售比去年同期增長很多,但利潤端卻不是很樂觀。”寧波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坦言,運費、原材料價格上漲擠壓盈利空間。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行業發展部總監高士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些因素對外貿企業,尤其一些原材料占成本比重較高的行業,如家電、低壓電器、機械、工具等影響比較大。運輸問題則增加了庫存成本,滯期費、壓柜費、過夜費等合計起來成為不小的負擔。
破解這些難題需多方發力。在通關便利等方面,近期海關總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推出18條政策措施,從優流程、降成本、壓時間、提效率等方面,著力解決當前市場主體關切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
一些舉措初見成效。記者在南京海關了解到,該海關推出洋山—太倉港“聯動接卸、視同一港”監管新模式,實現集裝箱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有效提升通關效率。
在廣西北部灣港,通過科學合理組織生產,統籌協調三港區生產資源,有效緩解了遠洋航線艙位緊張局面。1月至5月,該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9.5%。
中國欽州外輪代理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李錦華介紹,客戶已經在充分發揮國內發達的交通體系靈活選擇出貨點。“西南片區客戶原來可能更多走欽州港,現在也會走廣州港或者上海港,相當于內部做一個資源優化和調配。”
多部門密集部署
穩外貿迎政策加力
值得注意的是,穩外貿還將迎來更多政策利好。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措施,推動外貿升級,培育競爭新優勢。會議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跨國物流等領域國際合作。
部委層面也開展多重部署。24日,高峰表示,商務部會同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推動金融機構持續優化匯率避險產品服務,積極推廣《外經貿企業匯率避險業務手冊》,為企業避險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他還明確,將持續關注匯率波動相關情況,幫助外貿企業積極應對。
此前,高峰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最近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外貿外資平臺對7500家外貿企業進行了深入調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機構采取措施,比如推動進口多元化,構建穩定的大宗商品貿易渠道等。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優化完善貿易政策工具箱,助力外貿企業降成本、拓市場。
交通運輸部明確,將會同商務部等部門繼續落實好穩外貿相關措施,引導國際班輪公司持續加大中國大陸出口航線運力供給,同時提高集裝箱的周轉效率,指導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確保國際物流供應鏈的穩定和暢通。價格方面,將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海運口岸收費監管,依法查處違規收費。
海關總署此前表示,下一步,將針對企業多樣化訴求,在口岸協同治理、關企深度合作、跨部門數據共享等方面補齊“短板”。
商協會也在積極采取措施。高士旺表示,在商務部支持下,各進出口商會與船東協會、中海遠控加強了溝通協作,正在為外貿企業尋求更為有效的解決辦法。
抓住發展契機 加速推進轉型升級
對于我國外貿所面臨的形勢,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認為,近期以來外需回暖、訂單回流帶動了我國出口增長,而匯率、通脹、海運、芯片供給和人工費用上漲等短期不利因素疊加,增加了出口企業成本。“但這些擾動因素總體上是外生的、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他對記者說。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外貿企業既需應對不少挑戰,也面臨較大機會,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兼而有之。
在龐超然看來,相關部門和外貿企業要抓住契機,在國內生產能力不斷轉型升級過程中,加快推動邁向產業鏈高端環節的進程,不斷增強外貿競爭力。
龐超然建議,從政策端,各部門仍要高度關注形勢變化,及時發現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做好預判預警,為外貿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穩定政策支持;企業要加速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議價能力,促短單變長單,防范價格變化對利潤影響。
劉興國認為,在政府部門采取適當舉措的同時,企業也應主動作為,抓住機會加快發展:一是加強成本管理,最大化消化成本上漲壓力;二是科學謹慎利用國際金融市場創新工具,部分消除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三是加快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以優質產品增強外貿企業國際貿易議價能力。
事實上,外貿企業已經在積極行動。王磊說,總體上今年出口市場呈擴張態勢,公司正在進一步擴大產能,加大供應鏈整合力度。“為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公司將提高產品競爭力,拓展更多國際市場,作為下半年的重要任務。”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權威部門密集發聲 多重政策護航緩解外貿企2021-06-25
- 央地多舉措力促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打造一批2021-06-25
- 因地施策因地制宜 地方版碳達峰路線圖漸明2021-06-25
- 老品牌煥新受追捧 青島服裝“火出圈”2021-06-24
- 比格比薩CEO趙志強也來了!6月29日客如云開2021-06-24
- 寧夏數字教材應用研究中心啟動,中教云助推2021-06-24
- 國潮正當時,美邦服飾攜手王者榮耀推出系列2021-06-24
- 巖石股份的“前世今生”:新管理團隊與白酒2021-06-24
- 偷換醫美產品,包裝二次利用...醫美平臺美2021-06-24
- 小微企業如何生存?50節免費直播課請馬住2021-06-24
- 網紅背后的推手肖琪洮:“網紅孵化器+供應鏈2021-06-24
- 醫準智能宣布完成C輪融資,三個月內兩輪融2021-06-24
- 中駿商管聚焦營銷玩法 中駿世界城品質升級2021-06-24
- 游戲IP+酒店:騰訊做起來有什么不同?2021-06-24
- 不忘初心,守護美好—百年人壽正式啟動20212021-06-24
- 北京恒昌公司恒慧融:容易被拒貸職業都有哪2021-06-24
- 對話滿幫投資人襄禾資本湯和松:投資最重要2021-06-24
- 大陽智投:股票收到問詢函的原因是什么?股2021-06-24
- 2021年“工行杯”全國大學生金融科技創新大2021-06-24
- 華安證券:社零增速繼續放緩,龍頭公司基本2021-06-24
- 永達理保險經紀,為解決養老問題增添助力2021-06-24
- 會員制旅游深入發展,逐步成為旅游新模式2021-06-24
- 內衣專家徐慧:打造70A到95G全尺碼文胸,引2021-06-24
- 駕校一點通智慧駕校示范基地落成儀式隆重舉2021-06-24
- 筑牢大健康城市基底 微醫為浙江“未來社區2021-06-24
- 跨界聯名出佳品 養元飲品與衡水中學攜手打2021-06-24
- 從IP線下實景到電競酒店,看騰訊如何打破虛2021-06-24
- 維持中國旺旺(0151.HK)中性評級 最新市值62021-06-24
- 港股上午盤三大指數高開走弱 教育股普遍反2021-06-24
- 大和:上調敏實(0425.HK)目標價至55港元 2021-06-24
精彩推薦
- 維持中國旺旺(0151.HK)中性評級 最新市...
- 港股上午盤三大指數高開走弱 教育股普...
- 大和:上調敏實(0425.HK)目標價至55港元...
- 上調中電信(0728.HK)目標價至3.8港元 ...
- 中證轉債指數午盤漲0.25% 應急轉債漲超5%
- 國內商品期市午盤多數上漲 能化品多數上漲
- 中軟國際(0354.HK)6日連升超15%再度破頂...
- 三大指數齊跌 軟件服務、半導體等板塊...
- 數字貨幣、芯片概念走弱 光伏建筑掀漲停潮
- 醫藥板塊持續走低 第五批國家藥品集采...
- 上調普拉達(1913.HK)目標價至62港元 預...
- 獲券商唱好 康寧杰瑞(9966.HK)6連升...
- 芯片股集體回調 長川科技跌超6%
- 物管股走強 世茂服務(0873.HK)漲超3%市...
- 資金面寬松,今日開展300億元七天逆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