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關注 發改委:短期供需變化所致,不具備長期上漲基礎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是短期供需變化所致,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3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4%,環比上漲1.6%。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從環比看,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1.6%,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中,價格上漲的有30個,上漲面達75%。
具體來看,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行,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漲幅擴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9.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上漲5.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上漲5.3%,漲幅分別擴大2.3、0.8和3.2個百分點。
此外,受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國內工業生產和投資需求上升等因素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4.7%,漲幅擴大2.4個百分點。近期國際市場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上漲較多,推動國內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4.5%,漲幅擴大3.0個百分點。
對于大宗商品漲價帶動PPI超預期回升,不少市場人士表示,需進一步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和通脹壓力。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表示,近期大宗價格上漲斜率趨緩,市場對通脹上行預期較充分。關鍵是下半年內部和外部的供給沖擊是否持續,若沖擊持續,特別是國內定價大宗供給收縮,引起PPI和大宗超預期上漲,疊加下半年CPI持續回升,預計通脹對貨幣政策擾動更大。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于短期供需關系變化、流動性寬裕以及投機炒作等多因素交織的結果。目前,大宗商品供需兩端并沒有出現整體性、趨勢性變化,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
4月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次會議時強調,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特別是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4月9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加強原材料等市場調節,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上海黃金交易所金條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
- 貴州茅臺酒4月11日行情價 狗年生肖酒原...
- 股市大盤行情分析 各機構紛紛發表觀點
- 豬價、玉米價格走跌的態勢逐步改善 要...
- 數據看廢鋼:鋼廠利潤偏高,廢鋼需求強...
- 豬價格今日豬價格全國走勢 豬價陰跌3個...
- 下周股市走勢預測 兩市大盤低開低走
- 2021年4月12日生豬價格今日豬價 昨日均...
- 基金飄綠、機構減持,白酒減持具有普遍性
- 銀行貸款提前還款需要準備的資料介紹 ...
- 四地銀保監局曬出成績單:“金融活水”...
- CPI、PPI數據印證經濟穩步復蘇 我國經...
- 悅達投資紡織業務2020年逆勢增長 新產...
- 共享充電寶漲價“一路開掛”,共享充電...
- 冰鑒科技完成2.28億元C2輪融資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