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帶來德國經濟陣痛
行業“逆風”越來越大
大眾是德國最大的雇主,其就業保障協議自1994年簽訂以來已經持續30年未被打破,因此一直被當作勞資雙方合理談判的成功樣板。根據大眾工會與管理層此前達成的協議,公司必須在2029年之前保證不在本土進行任何裁員。目前,大眾在全球范圍內雇員數量約為68萬人,其中近30萬在德國本土。
對于關閉工廠一事,根據大眾集團工會給出的消息,管理層認為德國本土至少有一家整車裝配廠和一家零部件工廠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除了沃爾夫斯堡的母廠外,大眾還在漢諾威、德累斯頓和開姆尼茨等德國9個城市設有工廠。大眾品牌上次關閉生產基地是在1988年,當時宣布關停了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座工廠,而在德國本土,大眾從未關閉過任何一座工廠。
行如此“壯士斷腕”之舉,是否證明大眾集團已經深陷危機?單從財報數字看,大眾集團似乎沒有問題。據德國《焦點》周刊報道,大眾集團的業績表現相當亮眼:2023年,集團銷售額約為3220億歐元(1歐元約合7.7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預計未來幾年將進一步增長;稅后利潤達到160億歐元,同樣是集團的最高紀錄。
然而,無論媒體還是集團管理層,都一致分析說,大眾遇到的是深層次的問題。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坦言:該行業的“逆風”越來越大。前段時間,集團管理層制訂了多項節約計劃,旨在到2026年削減成本100億歐元。今年8月公布的半年業績卻顯示,大眾無法實現該目標。
法新社引用一份集團內部備忘錄報道稱,不斷上升的成本正在削減大眾汽車集團的利潤,使其面臨“特別重大的挑戰”。備忘錄稱,盡管此前已經宣布了節省成本的措施,但“當前汽車市場和德國經濟的發展要求采取進一步行動”。
“蛋糕小了,食客卻多了”
所謂行業“逆風”,指的是中美車企憑借電動汽車在歐洲贏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尤其以特斯拉和比亞迪為代表。
盡管大眾汽車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但它在電動汽車制造商排行榜上僅位列第三。此外,大眾的競爭對手也正以強勁的增長數字逼近。雖然大眾現在仍能通過內燃機車實現高額盈利,但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越多,大眾就會越落后。
長期關注汽車行業的德國記者費利克斯·李認為,大眾的困境與其在中國市場業績不佳直接相關。他說:“中國是大眾最大的單一市場,每兩輛大眾車就有一輛是在中國銷售。而大眾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迅速縮水。2022年前,大眾還是領頭羊,現在已經被比亞迪遠遠超過。”
費利克斯·李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仍將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市場。他打比方說,如果不在頂級聯賽踢球,就無法成為全球玩家,即:如果不能在中國成功,在全球市場也無法躋身前列。大眾要想在與中國同行的競爭中不敗下陣來,就必須大力投資研發電動車。他說,大眾此次在德國緊縮開支,也是為了能在中國加大投資。
他還補充道,像大眾這樣的德國車企,當然有雄厚的技術和人才基礎,但中國的研發速度非???,尤其是在電池和軟件開發兩個關鍵領域已經遙遙領先。
奧博穆用“蛋糕小了,食客卻多了”來概括當前的汽車行業。同費利克斯·李一樣,他也非常重視大眾在中國的發展。9月27日,奧博穆在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樂觀表態:“我們戰略清晰,目標明確——到2030年,要成為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的國際汽車車企。”為達成該目標,他表示大眾未來幾年的戰略核心是始終堅持并貫徹“在中國,為中國”方針,努力更深度地融入中國本土的汽車產業生態系統。
“遲到已久的警鐘”
大眾的動向不僅是自身狀況的反映,也是德國乃至全歐洲汽車行業的縮影。不少德國媒體哀嘆,本土汽車行業“好日子結束了”。
提起德國汽車工業,人們通常會想到大眾、寶馬和奔馳等大型汽車制造商,但它們的背后卻是一個由大大小小的供應商組成的龐大產業。據德國媒體報道,這些企業比大型制造商更能感受到歐洲汽車市場面臨的普遍危機。大陸集團、舍弗勒、采埃孚和博世汽車等供應商領頭羊已計劃在未來幾年裁員2.5萬人。
9月23日,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與各大車企負責人以及工會代表舉行“汽車峰會”后表示,執政聯盟將就為電動車提供新的財政扶持進行磋商。但他預警:市場需要的是長期的可規劃性,曇花一現的短期措施于事無補。
寶馬公司表示,德國汽車工業需要的不是扭曲市場的短期政策,而是可持續的框架條件改善,以使顧客更容易作出購買電動汽車的決定,比如興建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以及降低車輛充電價格。
眾多車企抱怨的另一個問題是歐盟的氣候保護規定,包括對品牌車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限制,以及到2035年禁止銷售燃油新車的目標。對此,哈貝克表示政府可以在歐盟層面提供支持,例如原本計劃2026年對碳排放限額進行的重審,德國將建議提前于2025年進行。
路透社認為,大眾首次考慮在德國國內關閉工廠,是對德國總理朔爾茨的最新打擊。今年以來,德國經濟前景再度惡化,市場情緒低迷。朔爾茨領導的執政聯盟9月1日在兩場地方選舉中再次遇挫。
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表示,大眾汽車的最新決定凸顯多年來德國經濟停滯和缺乏結構性改革的后果。布熱斯基說:“如果這樣一家產業巨頭不得不關閉工廠,這可能是遲到已久的警鐘,要求德國大幅調整經濟政策。”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大眾汽車帶來德國經濟陣痛2024-10-31
- 再一次,“中國制造”贏了逆風局2024-10-31
- 低空經濟帶火飛行汽車 上市公司積極"落子"2024-10-31
- 藍電E5 PLUS推出2.5萬元“科技舒享包” 2024-10-31
- 中國質量協會:2024年中國燃油汽車行業用戶2024-10-31
- 【郵儲銀行故城縣建國鎮支行獲贈“盡職盡責2024-10-31
- 中國質量協會:2024年中國燃油汽車行業用戶2024-10-31
- 日企研究中國電動汽車“便宜秘訣”2024-10-31
-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汽車旅行”2024-10-31
- 斯洛文尼亞首個東風旗艦店開業 為當地汽車2024-10-31
- 自動駕駛企業紛紛IPO 提升“造血”能力成2024-10-31
- GMP、GSP不是難題!世紀康泰以YonSuite打造2024-10-31
- 中國強大供應鏈改寫造車版圖2024-10-31
- 國管局、中直管理局發文規范和加強中央和國2024-10-31
- 電動化和國際化賦能 汽車產業鏈公司三季報2024-10-31
- 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為期五年的最終2024-10-31
- 賽力斯發布三季報:前三季營收1066.27億元2024-10-31
- 歐洲多方強烈反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2024-10-31
- 布局先進產能,山東海辰長時儲能一體化零碳2024-10-31
-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釀酒葡萄剪枝迎“2024-10-31
- 2024迎進博“浦江第一灣”水上搜救綜合演練2024-10-31
- 聚焦顆粒學科技研發與產業發展 第十三屆中2024-10-31
- 橫店影視節Vlog:帶你走進影視人的“追夢現2024-10-31
- 守好黃河“總閥門” 洛陽提升流域水旱災害2024-10-31
- 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歐(中亞)2024-10-31
- 把Q彈小龍蝦鎖在碗里,康師傅如何用真材實2024-10-31
- 2023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為123.5 同比2024-10-31
- 中國超25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完成下調2024-10-31
- 凝聚“新”動能 “致”慧促發展2024-10-31
- “劉三姐”坐上“剁椒魚頭” 千年IP煥發新生2024-10-31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