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賽道,九號公司用中國智造引領全球
電動滑板車賽道迎來了一座里程碑。
4月13日,九號公司公布其智能電動滑板車累計量產突破1000萬。里程碑的背后,是電動滑板車賽道在近些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電動滑板車在歐美市場實現超10倍增速,此后電動滑板車市場持續增長,根據QYResearch數據,到2020年,全球電動滑板車產量已經達到425萬輛。
圖:九號公司智能電動滑板車累計量產突破1000萬臺
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滑板車生產國,2021年產量約為546.5萬臺,是第二名美國的12倍之多,且擁有全球約80%的專利。在這一賽道,中國智造已經征服了全球。
國內小眾市場,國外已成風口
以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等為代表的微出行市場,在國內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處于一種“被忽視”的狀態。而實際上,電動滑板車產品已經在海外催生了巨大市場。
在新冠疫情之初,歐洲電動滑板車的銷售額大幅增長,意大利上漲近 9倍,英國上漲近 8 倍,法國上漲 380%,在體量本身就很大的西班牙也增長了 280%。更早之前,歐美的電動滑板車領域還出現過“共享電動車”大戰。
2018年,電動滑板車成為熱門新領域,在硅谷誕生了共享電動滑板車大戰。Bird、Lime和Spin是其中的領頭羊。
后來,Uber / JUMP、Lyft、Skip、Spin、Lime、Scoot、Ofo、Skip、Razor、CycleHop、USSCooter和Ridecell等公司也都紛紛入局。而后,電動滑板車迎來飛速發展。一組數據顯示,到了2019年,英格蘭51個城市地區有超過18400輛共享電動滑板車等短交通工具可供租用,比6月初的約11000輛增長了將近70%。在6月初這些共享短交通工具共有400萬人次使用,現在這個數字則幾乎翻了一番,9月達到了將近800萬人次,平均每個月都有超過一百萬人次使用。
海外為何如此熱衷電動滑板車?一種不完全的推測: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初的滑板,因其自由、個性、甚至叛逆標榜的主張,受到年輕人追捧。隨之誕生的,還有各種滑板和滑板衍生產品,像VANS,NIKE SB、獨特服裝配飾、滑板報刊雜志等,在年輕用戶間形成了滑板文化。滑板中的“年輕人基因”,在誕生時便刻在了滑板車上。
另一方面,除了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與自行車相比,滑板車除了體積更小,使用門檻更低,智能電動滑板車由滑板進行變化而來,也算是是滑板運動的樂趣向更廣大年齡群傳播的一種形式。
實際上,雖然共享電動車大戰如火如荼,很多公司實際上并不是自己制造電動滑板車。Lime、Bird和Spin都使用的九號公司的電動滑板車。據了解,to B生意是九號電動滑板車重要的收入來源,可以說這家公司已經成為這個賽道的底層基礎設施。而且,在合作方式上,也逐漸豐富:比如,與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西班牙汽車制造商西雅特(Seat)推出了聯名電動滑板車, 解決汽車主最后一公里的移動需求,與瑪莎拉蒂共同設計推出了目前僅在澳洲銷售的聯名款電動滑板車Maserati MC,在海外發布的由九號公司定制生產的米家電動滑板車Pro 2梅賽德斯-AMG Petronas F1車隊限量版等,則是九號公司在B端市場的另一種探索。
目前,雖然電動滑板車的主要市場在海外,但被人忽視的是,國內電動滑板車出行習慣也正在養成。
到2021年為止,中國地區電動滑板車銷量達到98.8萬臺,年均增長率約為54.62%。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2021年6月的報告,樂觀估計到2025年,全球智能電動滑板車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美元,其中歐美市場在2025年能達到15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規模的 30%,中國市場則將達到8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規模的16%。
這意味著電動滑板車在全球范圍內尚存巨大發展空間,而九號公司則是該領域的龍頭玩家。
為什么是九號?
根據全球五大市場研究公司之一GFK的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2020 年2月,九號公司的電動滑板車產品在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的市場份額均為第一。大部分共享電動滑板車運營商也以九號公司作為獨家或第一供應商,九號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微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
為什么是九號?看趨勢非常重要。過去10年,在個人交通領域里有3個重要趨勢:電動化、網絡化、智能化。
首先,在中國,電動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迅速打敗了燃油車(含燃油摩托車)和無動力自行車,成為國民交通工具,每年新增數量超過3500萬臺;其次,2017年開始,歐美電動滑板車如火如荼,呈10倍速的增長,代表著一個新的事情在發生,微交通便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產生的需求;另外,通過智能化的應用,人們可以讓云端不停的給產品推送新的功能和新的算法,使其越來越好用,從特斯拉推動汽車智能化,就能夠感受到它的價值。智能不僅能提升效率,同時還能提升體驗。而未來10年,智能化將會徹底改變整個出行產業。
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未來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看作是機器人公司,其技術可以繼續延展到更多領域。九號公司的核心技術團隊出自北航,公司成立之初便已經在機器人領域持續探索,此后憑借其機器人基因對短交通市場的智能化顛覆,成立兩年便躍居電動平衡車領域榜首,還完成對電動平衡車鼻祖美國Segway的全資收購,而后發展出兩輪電動車、電動滑板車等新的業務線,在創新短交通賽道各細分領域持續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實際上,作為一家機器人公司,其不同產品線之間有大量的底層技術是復用的,技術也成為九號公司的核心護城河。
在九號電動滑板車身上不難發現,從自研驅動、三電、輪胎技術,到智能車機交互的九號出行APP,再到BMS電池安全管理系統,九號電動滑板車在技術研發與應用上十分用功。比如:車輛通過無傳感驅動技術,可以取消電機的位置傳感器,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位置估算算法,讓用戶駕駛九號電動滑板車時,騎感更舒適,更靜音,更節能。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0月14日發布,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電動平衡車安全要求及測試方法》和《電動平衡車通用技術條件》,也是由九號公司牽頭起草,填補了我國平衡車產業的標準缺失空白,對規范電動平衡車市場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去年11月,同樣由九號公司牽頭起草的電動滑板車領域首個國家標準《電動滑板車通用技術規范》也已經啟動,有望進一步填補我國電動滑板車領域的標準空白。
技術的復用優勢在兩輪電動車上也體現得較為明顯。隨著2019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強制執行,兩輪電動車行業也迎來重新洗牌,整個行業也面臨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智能化升級需求。在此背景下,2019年12月,九號公司憑借自身先進的 AI 及機器人技術,入局兩輪電動車行業,憑借產品創新力,2020年九號電動車上市首年,在疫情影響下,仍實現超10萬臺的產品銷量,創造了業內記錄。
2015年,九號公司全資收購平衡車行業鼻祖美國Segway賽格威,在完成一場蛇吞象的壯舉的同時,也將Segway賽格威這個極具影響力的品牌、全球市場渠道和400多項平衡車基礎專利悉數收入囊中,從技術和市場等多方面對九號 公司形成有力補充,也讓九號公司轉變為一家新的全球化企業,并躋身賽道頭部,持續至今。全球化的能力也是九號公司重要的差異化優勢和護城河之一。
回頭來看,電動滑板車的高速增長還在繼續,這一領域的故事或許才剛剛開始。在九號公司總裁兼CTO陳中元看來,“九號公司的企業愿景是讓創新短交通和機器人產品服務全球超10億人,這是我們布局電動滑板車的初衷和驅動力,同時電動滑板車也是我們拓展2-20公里短交通出行工具品類,完善短交通業務布局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這一賽道,九號公司用中國智造引領全球2022-04-18
- 俄烏戰爭,股民踩雷!一季度最大預虧2億多2022-04-18
- 瑞豐新材獲25家機構調研:新鄉市瑞豐新材料2022-04-18
- 保隆科技董秘回復:目前拼箱業務在上海的物2022-04-18
- 【異動股】租售同權板塊下挫,南國置業(0022022-04-18
- 金光華李亞鶴:甘肅最美沙漠景區,一汪泉水2022-04-18
- 專業性強械字號產品 思睿伊美攜無針基因抗2022-04-18
- 停牌一天!A股公司ST松煬股票將于4月19日復牌2022-04-18
- A股公司奧賽康:單方面要求終止交易協議 2022-04-18
- 中國如何迎接全球經濟治理新格局?專家學者2022-04-18
- 國家統計局:CPI保持溫和上漲的有利條件比2022-04-18
- 稅期漸近短端利率小幅上行,LPR報價走勢存2022-04-18
- 廣州:發放1200萬元倉租補助為跨境電商企業2022-04-18
- 鄭州發布64號通告:部分區域解封2022-04-18
- 魯西化工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股權 4月18日起2022-04-18
- 雅化集團收購加拿大超鋰公司60%股權 預計22022-04-18
- 太鋼不銹擬向鑫海實業增資3.927億元 主營2022-04-18
- 中晟高科發布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 凈利潤2022-04-18
- 步長制藥緊急捐贈上海宣肺敗毒顆粒,劉清泉2022-04-18
- A股公司藥易購發布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 2022-04-18
- 半導體股繼續拉升 士蘭微(600460)午后拉升2022-04-18
- 萬豐奧威董秘回復:公司和比亞迪合作主要配2022-04-18
- 廣匯能源:擁有極具優勢的LNG長協條款2022-04-18
- 伊利再投4000萬助力中國冰雪,繼續傳遞北京2022-04-18
- 以嶺醫藥:相信“清者自清” 理性辨別網絡2022-04-18
- 上汽集團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2022-04-18
- ST東洋:趙玉山上任總經理2022-04-18
- "神藥"連花清瘟膠囊陷入爭議 以嶺藥業競價2022-04-18
- 全球首個“未來乳業太空實驗室”揭牌 伊利2022-04-18
- 上汽集團于4月18日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2022-04-18
精彩推薦
- 【異動股】租售同權板塊下挫,南國置業(...
- 中國如何迎接全球經濟治理新格局?專家...
- 國家統計局:CPI保持溫和上漲的有利條件...
- 稅期漸近短端利率小幅上行,LPR報價走勢...
- 廣州:發放1200萬元倉租補助為跨境電商...
- 鄭州發布64號通告:部分區域解封
- 【異動股】雞肉概念板塊拉升,曉鳴股份(...
- 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中國將堅持開放和...
- 統計局:就業保持穩定仍然具備較多有利條件
- 吉林:全省500戶重點企業中496戶企業全...
- 上海:封控區18日起到21日,每天1次核酸檢測
- 統計局: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額29655億元,同...
- 付凌暉:多地適度放開限購限售,房地產銷...
- 【異動股】券商概念板塊下挫,東方證券(...
- 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中國將堅持開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