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反常、突擊增收......廣濟藥業年報“怪事”多
“主導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公司凈利潤還能增長近七成(扣非后),不簡單!”近日,某基金公司研究員向記者“爆料”:他在梳理上市公司年報時發現了一個逆勢高增長的經營特例。
這家公司便是廣濟藥業(000952)。
公司主要生產維生素B2、B6以及醫藥制劑產品,其中B2占據主導地位。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8.37億元,同比增長21.6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47.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6564萬元,同比增長69.85%。
令行業研究員感到詫異的是,2021年度,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維生素B2的價格處于歷史低位,一度曾跌至90元/公斤,并長期在100元/公斤以下徘徊,低于業內公認的110元/公斤的成本線。此外,生產維生素B2的主要原材料玉米淀粉價格去年還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那么,是什么支撐了廣濟藥業的業績高增長?
上證報記者調查發現,去年年底,因經銷商大額提貨,推動公司去年四季度銷售收入翻倍,在改善了業績的同時也帶來了應收賬款的激增。此外,公司財務費用同比減少逾2000萬元,而公司一邊找大股東低息借款,另一邊卻拿著巨額資金理財,業績高增長的背后可謂“怪事”連連,而外界更關注的是其中是否存在“貓膩”?
怪事一:主導產品價格大跌 凈利潤卻逆勢大增
“維生素B的價格跌得一塌糊涂,全行業基本都在虧損,我看廣濟藥業的增長還不錯,就認真研究了一下。”前述基金公司的研究員向記者介紹,“反常”的業績表現引起了該投資機構的注意。
扣非后近七成的業績增長堪稱亮眼。廣濟藥業主要生產維生素B2、B6以及醫藥制劑產品,2021年度,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維生素B2的價格處于歷史低位區間,2021年1月份,最低價格一度下跌到90元/公斤。此后雖然有小幅回升,但始終在100元/公斤左右。
2019年以來維生素B2價格走勢
與此同時,作為維生素B2的主要原料,玉米淀粉價格自2020年2月以來則強勢震蕩上行,且2021年全年都在高位運行。
國內一家大型飼料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維生素B2主要用在飼料、醫藥、化妝品領域,其中飼料領域需求占比70%。“因為是微量元素,它主要添加在預混料中,國內每年的市場需求基本穩定。尤其是去年以來,養殖業不太景氣,飼料產量沒有大幅度增長。”
那么,在食品、醫藥中的應用是否有大幅增加呢?華北地區一家大型保健品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保健品中維生素B族需求逐漸增加,但增長幅度并不是很大,因為維生素本來就是微量元素。
廣濟藥業在年報中也披露,中國維生素依賴出口市場,維生素的出口量占國內產量比重較大,疫情沖擊影響海外市場消費,加大國內競爭壓力,同時進口量增長,供應大于需求,價格持續低迷。
另從廣濟藥業披露的子公司經營情況來看,2021年度,廣濟藥業(孟州)有限公司虧損2929.74萬元,湖北惠生藥業有限公司虧損了2836.83萬元,另有兩家子公司凈利潤也呈現虧損態勢。
“孟州公司以前是廣濟的賺錢主力,現在也虧這么多,那就只能靠總部武穴基地了,從產品來看,飼料級的B2虧損嚴重,只能是醫藥級產品頂上。”一位長期跟蹤維生素行業的券商研究員分析,由于廣濟藥業的醫藥級產品體量并不大,毛利率也不高,要填補孟州公司和惠生公司的數千萬元虧損并不容易,“關鍵是還掙了6000萬元的凈利潤(扣非后)。”
另從公司年報披露的營收構成來看,其業務結構也并未發生大的改變。分行業來看,醫藥制造業占比超過83%;分產品看,原料系列產品依然占比近七成。
怪事二:應收賬款激增 經銷商年底大額提貨
廣濟藥業的經營利潤究竟是從哪兒賺來的?去年第四季度營收的超常規增長貢獻巨大。
年報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103%,環比增長136%。據了解,該公司有高管曾對此公開評價,“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季度銷售業績”。
“美中不足”的是,營收的大幅增長并未有現金流的同步流入。
年報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廣濟藥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550.35萬元,遠低于前三個季度的2849.7萬元、1931.5萬元和2259萬元,也遠低于2020年第四季度的1063萬元。
單季度營收的爆發式增長還帶來了一個新問題,即應收賬款的激增。
年報披露,2021年初,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為1.04億元,至年底則增加到1.83億元,增加約7886萬元。公告稱,主要系2021 年末新增應收國藥控股鑫燁(湖北)醫藥有限公司款項所致。
進一步查詢可知,2021年9月,廣濟藥業與國藥控股湖北有限公司簽署《產品合作協議》,廣濟藥業授權國藥控股湖北有限公司為公司自產制劑產品全國市場總代理商,以及CP版維生素B2、CP版維生素B6境內銷售總代理商,三個年度(按12個月類推)產品銷售任務目標分別為2.8億元、3.05億元、3.3億元,共計9.15億元。
然而,對照年報來看,擬合作的國藥控股湖北有限公司已經變成了國藥控股鑫燁(湖北)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控鑫燁”)。廣濟藥業2021年年報披露,當年公司與國控鑫燁合同總金額9.15億元,履行合同金額為9743.31萬元,公司當年確認銷售收入8622.4萬元,應收賬款回款6103.55萬元。
“盡管有國藥的金字招牌做保障,經銷商年底大額提貨,仍需要謹慎看待。”有券商醫藥研究員表示。據介紹,醫藥級維生素B2產品市場需求較為穩定,廣濟藥業將渠道托付給一家經銷商,短期可以增加銷售沖擊規模,但也需要付出毛利率下滑等成本。
廣濟藥業2021年年報也顯示,盡管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1億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933.5萬元,利潤率明顯低于前面的三個季度。
與廣濟藥業簽下大單的國控鑫燁實力如何?天眼查顯示,國控鑫燁為國藥控股湖北有限公司控股51%的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藥品批發、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道路貨物運輸(不含危險貨物)、農藥零售等。
記者在國控鑫燁官網看到,2018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銷售額分別為2.4億元、3億元、3.5億元。
有醫藥流通領域的人士對此評價稱,一家年銷售額約3.5億元的公司,與廣濟藥業一家上游藥品廠商簽訂9個多億(三年期)的大合同,其表現出來的已經不止是信心。另一方面,廣濟藥業將制劑和醫藥級維生素委托給一家代理商,這是不是一場豪賭?
怪事三:一邊巨額資金理財 一邊向大股東低息借款
廣濟藥業2021年凈利潤的大幅增長,另有一大原因就是財務費用的大幅下降。
2021年度,公司財務費用為1578.81萬元,較2020年度的3715.29萬元減少了2136.48萬元。
公司稱,財務費用同比減少,主要系報告期內平均帶息負債規模同比減少所致。而一個公開的原因是,2020年4月,廣濟藥業完成了3.64億元的再融資,其中大股東長江投認購了3億元。這也是公司上市20年來首次再融資。
盡管2020年4月再融資的資金已經到賬,然而2020年度公司財務費用并未減少,反而較2019年度增加了553.58萬元。公司解釋是匯兌損失增加導致公司當年財務費用上升。
有了錢的廣濟藥業在理財市場頗為活躍。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購買了8000萬元的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來源于募集資金。
而在巨額資金理財的同時,廣濟藥業還向大股東借款。公司2021年年報中應付關聯方債務一欄明確顯示,2021年年初公司對大股東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有借款4004.21萬元,當年還款2000萬元,期末余額為2004.63萬元,該期利息為0.42萬元。
據廣濟藥業2021年年報
該筆4000萬元借款也曾在廣濟藥業2020年年報中披露,公告的利率是3.79%,貸款為2020年新增,該期利息為4.21萬元。進一步來看,在2020年半年報中,公司也曾披露有一筆4000萬元的借款,形成原因是資金拆借,當期利息(2020年上半年)為9.69萬元。
進一步查詢可知,2018年8月廣濟藥業曾披露,因公司資金緊張,經研究擬向大股東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借款2億元,借款利率為6.25%,借款期限一年。2017年8月公司也曾披露,擬向大股東借款4億元,借款利率為4.785%。
而面對著生產、經營、運作中的諸多怪事,廣濟藥業的經營業績“成色”幾何?不由讓外界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關鍵詞: 廣濟藥業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業績反常、突擊增收......廣濟藥業年報“怪2022-03-30
- 快手架構調整后首份年報:經調凈虧損188.522022-03-30
- 奈雪的茶上市首年虧1.45億 計劃2022年門店2022-03-30
- Mysteel早讀:鋼材期貨夜盤下跌,俄烏談判2022-03-30
- 突然爆雷!多個重大項目未中標,這家A股要2022-03-30
- 元琛科技:2021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3.53%2022-03-30
- 華友鈷業:與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達成戰略合2022-03-30
- 耐普礦機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81.91%-2022-03-30
- 智己L7量產車型“智己L7 Pro”售價確定為42022-03-30
- 快手高管解讀Q4財報:我們在直播電商下沉市2022-03-30
- 浦東:金融要素市場如常運轉2022-03-30
- 達實智能:黃德強離任副總經理2022-03-30
- 魯銀投資2021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10派0.35元2022-03-30
- 海天味業2021年營收達250億元 持續推進產2022-03-30
- 方大特鋼抗疫生產兩不誤2022-03-30
- 平煤股份: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10%,精煤戰2022-03-30
- 美聯儲研究顯示財政刺激可能是導致美國通脹2022-03-29
- 【公司前線】招商蛇口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2022-03-29
- 【公司前線】招商蛇口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2022-03-29
- 【公司前線】樂歌股份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3-29
- 【公司前線】百普賽斯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從2022-03-29
- 【公司前線】三峽能源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從2022-03-29
- 鄭康豪“急了” 皇庭廣場降價18億尋接盤方2022-03-29
- 恒大物業:成立獨立調查委員調查“134億存款2022-03-29
- 恒大汽車:目標于2022年6月22日實現“恒馳52022-03-29
- 新奧股份:簽署LNG采購合同 提高天然氣供2022-03-29
- 驢皮生意回血了?解讀東阿阿膠2021年財報2022-03-29
- 45億元!90%利潤用來分紅,大手筆背后肉制2022-03-29
- 通富微電:為下屬控制企業提供擔保2022-03-29
- 【窺業績】“量價齊升”!通威股份一季度凈2022-03-29
精彩推薦
- 快手架構調整后首份年報:經調凈虧損188...
- 奈雪的茶上市首年虧1.45億 計劃2022年...
- Mysteel早讀:鋼材期貨夜盤下跌,俄烏談...
- 快手高管解讀Q4財報:我們在直播電商下...
- 浦東:金融要素市場如常運轉
- 美聯儲研究顯示財政刺激可能是導致美國...
- 鄭康豪“急了” 皇庭廣場降價18億尋接盤方
- 恒大物業:成立獨立調查委員調查“134億...
- 恒大汽車:目標于2022年6月22日實現“恒...
- 中天金融:“佳源系”未按時支付中天城投...
- 新城悅服務:受托人就股份獎勵計劃購買10萬股
- 龍光集團:延遲刊發經審核2021年度業績
- 浙江建投:擬36.6億接盤恒大在建杭州水晶...
- 【焦點】喜提一字板!擬豪擲百億跨界新...
- 德信中國:延遲刊發2021年度經審核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