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億元!90%利潤用來分紅,大手筆背后肉制品龍頭業績卻罕見下滑
3月28日,A股肉制品龍頭雙匯發展(000895)(000895)在全景路演召開了2021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
雙匯發展董事兼總裁馬相杰、常務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劉松濤、副總裁兼董秘張立文等高管出席會議,回應了2021年度業績下滑等一系列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問題。
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了解雙匯發展業績說明會更多精彩內容。
01
回應業績下滑:
受凍品利潤大幅下降拖累
作為亞洲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業,雙匯發展保持了多年持續穩定的盈利和增長,但2021年卻出現營收凈利雙降。
3月28日,雙匯發展(000895)披露2021年報,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66.82億元,同比下滑9.72%;歸母凈利潤48.66億元,同比下滑22.21%。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雙匯發展以屠宰業和肉類加工業為核心,向上游發展飼料業和養殖業,向下游發展包裝業、商業,配套發展外貿業、調味品業等。公司主要產品為生鮮產品及包裝肉制品。
分產品來看,2021年生鮮產品為雙匯貢獻了390.73億元收入,較上年同比減少19.05%;包裝肉制品273.51億元,同比減少2.66%;包括新產品在內的其他業務63.07億元,同比增加21.31%;與此同時,公司內部行業抵減了60.49億元。
本次業績說明會上,雙匯發展向投資者重點說明了去年業績負增長的原因:2021年,生豬行情超預期波動,公司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凍品利潤大幅下降,從而造成國產凍品和進口豬肉出現虧損,同比大幅下降,拖累了企業經營業績。
2021年,雙匯發展對凍品庫存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2.98億元,占到利潤總額的20.89%,導致了公司全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
公司常務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劉松濤表示,2021年末,公司凍品庫存已降至合理水平,預計不會對2022年造成新的減值負擔。
圖/全景路演
02
回應生豬價格下降:
2022年屠宰量及利潤將大幅提升
2021年,中國生豬養殖業面臨疫情和豬價下跌的雙重壓力。年初起,豬價持續下跌,至今仍處于低位,生豬價格從2019年下半年最高每公斤超過40元,大幅下跌至最低10元以下。
A股三大豬企正邦科技(002157)、溫氏股份(300498)、新希望預告2021年凈利潤最低或虧損182億、130億、86億,三大巨頭去年合計至少虧損超400億元。
由于生豬價格下降,包裝肉制品的原料成本下降了,不過2021年雙匯肉制品業的利潤水平沒有因此受益,2021年該業務毛利率錄得28.62%,同比微降0.02%。
圖/雙匯發展年報
“在肉制品產品沒有降價的情況下,為什么肉制品業的毛利率卻處于持平的狀態?難道不該是提升嗎?”投資者發問道。
對于這個問題,雙匯解釋稱:“雖然原料成本下降了,但公司為提升產品品質,增加了一些成本投入,并提高了員工工資,增加加工成本。另外,公司加大了市場支持力度。”
雙匯表示,公司將持續推進肉制品產品結構調整,加快產品結構轉型升級,向肉蛋奶菜糧結合轉變,向一碗飯、一頓飯、一桌菜轉變,進家庭、上餐桌。另外公司會向上游發展養殖業,完善產業鏈,提高綜合競爭力。
而在部分普通類產品面臨銷量下降的情況下,2021年雙匯推出多款新產品,如辣嗎辣、火炫風、無淀粉王中王等主導新產品和丸子類產品、酥肉類產品、醬鹵熟食產品等新賽道產品,并均實現較快增長,自加熱米飯、雙匯八大碗及家宴禮盒等中華菜肴類新產品表現出較大的增長潛力。
不過,雙匯亦補充強調,雖然公司新產品和新賽道產品同比大幅增長,但由于絕對量較小,不能彌補部分普通類產品銷量下降的缺口,肉制品總體銷量同比略降。
展望2022年生豬價格走勢,雙匯認為今年生豬價格同比會大幅下降,有利于消費需求增加,有利于公司擴大規模,2022年屠宰量及利潤將大幅提升。2021年雙匯生豬屠宰量1100多萬頭,屠宰業毛利率5.07%,同比下滑1.35個百分點。
03
回應高比例分紅:
積極回報股東
2021年對雙匯來說是不平穩的一年。公司層面上,萬洪建與萬隆的“父子內斗風波”轟動一時,自去年6月份爆發以來,負面輿情傳導到資本市場,公司股價累計下跌20%,市值縮水244億元。
在股東回報方面,分紅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之一。2021年雙匯發展擬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12.98 元(含稅)的比例實施利潤分配,共分配利潤44.97億元。這相當于雙匯發展去年超九成凈利將用于分紅。
在分紅上,雙匯一直出手大方。據wind統計,自1998年上市以來,雙匯已實施現金分紅21次,累計實現凈利潤520.12億元,其中422.93億元拿來現金分紅,分紅率達到81.31%。最豪氣的一年屬2020年,現金分紅金額達到80.38億元,占當年凈利潤的128.49%。
圖/雙匯發展年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45億元!90%利潤用來分紅,大手筆背后肉制2022-03-29
- 通富微電:為下屬控制企業提供擔保2022-03-29
- 【窺業績】“量價齊升”!通威股份一季度凈2022-03-29
- 蘋果又砍單20%!打趴果鏈巨頭?兩千億市值2022-03-29
- 中天金融:“佳源系”未按時支付中天城投股2022-03-29
- 新城悅服務:受托人就股份獎勵計劃購買10萬股2022-03-29
- 龍光集團:延遲刊發經審核2021年度業績2022-03-29
- 浙江建投:擬36.6億接盤恒大在建杭州水晶城2022-03-29
- 【焦點】喜提一字板!擬豪擲百億跨界新能源2022-03-29
- 36氪2021年Q4財報:扭虧為盈,毛利率65%創新高2022-03-29
- 共戰疫情,守護相伴,唐山銀行展現金融血脈2022-03-29
- 官方電商平臺不賣“飛天” 茅臺市場批價止2022-03-29
- 近8年首次出現年度凈利潤下滑 安琪酵母:2022-03-29
- 森萱醫藥2021年營收平穩增長 未來或布局發2022-03-29
- 德方納米發布2021年業績,扭虧為盈至8.01億2022-03-29
- 崧盛股份:2021年營收凈利雙增長,成就植物2022-03-29
- 德信中國:延遲刊發2021年度經審核業績2022-03-29
- 雅居樂、雅生活: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2022-03-29
- 【環球財經】市場情緒欠佳 海指周二微漲2022-03-29
- 股價險守1600元 貴州茅臺深夜報業績 意在2022-03-29
- 順絡電子:股東部分股權解除質押2022-03-29
- 萊伯泰科:將召開土壤分析檢測技術專題網絡2022-03-29
- 津榮天宇:2021年營業收入13.41億元 同比2022-03-29
- 賬上只有3.6億 南京這家上市公司要砸百億2022-03-29
- 中石化油服(01033.HK)2021年權益持有人應占2022-03-29
- 陽光城:三位董事減持所得6140萬元,將無息借2022-03-29
- 36氪2021年Q4財報:扭虧為盈,預計2022年營2022-03-29
- 36氪2021年Q4財報:扭虧為盈,營運現金流持2022-03-29
- 36氪2021年Q4財報:扭虧為盈,廣告收入同比2022-03-29
- 央行連續三日開展千億級逆回購操作,維護季2022-03-29
精彩推薦
- 中天金融:“佳源系”未按時支付中天城投...
- 新城悅服務:受托人就股份獎勵計劃購買10萬股
- 龍光集團:延遲刊發經審核2021年度業績
- 浙江建投:擬36.6億接盤恒大在建杭州水晶...
- 【焦點】喜提一字板!擬豪擲百億跨界新...
- 德信中國:延遲刊發2021年度經審核業績
- 雅居樂、雅生活: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
- 中石化油服(01033.HK)2021年權益持有人...
- 陽光城:三位董事減持所得6140萬元,將無...
- 央行連續三日開展千億級逆回購操作,維...
- 中交地產:連續2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
- 穆迪:房企延遲發布經審計財務報告將具有...
- 【港股減持】新奧能源(02688.HK)被貝萊...
- 正榮地產:7.29億美元及人民幣15.9億元兩...
- 浦東:金融要素市場如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