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老勢力”大秀肌肉 新能源車江湖料生變
近期,車企紛紛公布了2021年銷量數據。記者梳理發現,全球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名靠前的車企中,超80%為傳統車企,包含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團(600104)、長城汽車(601633)、廣汽集團(601238)等。造車新勢力分化較大,特斯拉以93萬輛獨占鰲頭,小鵬汽車、蔚來等年銷量不足10萬輛。
業內人士指出,傳統車企具有制造和供應鏈優勢,而造車新勢力核心賣點在于銷售模式創新與智能化,在規模上全面趕超傳統車企尚需時間和大量投入,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料發生較大變化。
供應鏈優勢顯著
從全球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看,除了特斯拉以超93萬輛年銷量大幅領先同行,傳統車企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遠超新勢力。
數據顯示,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等傳統車企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別達73.3萬輛、14.29萬輛、13.7萬輛;而小鵬汽車、蔚來、理想汽車銷量分別為98155輛、91429輛、90491輛。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車企產業積淀更為深厚,并與零部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同時,燃油車的一些技術及知識也可以遷移過來。
“造車新勢力在智能化方面重點發力,但電動車本質上仍然是‘車’。傳統車企手握品牌忠誠度、渠道、產業鏈等競爭優勢。”某頭部車企人士張磊(化名)表示,但傳統車企也存在“大象轉身慢”、供應鏈復雜、體制上不如造車新勢力靈活等不足。
相較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在營銷層面更具互聯網基因。“新勢力對消費者需求把握得更加精準,從消費者體驗角度設計產品,同時發力銷售模式創新與智能化等核心賣點,但規模上全面趕超傳統車企尚需時間和大量投入。”張磊稱。
擴產速度加快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近期傳統車企紛紛加碼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通過合作、收購等方式進行擴產,快速搶占市場。
大眾汽車、BBA(奔馳、寶馬、奧迪)等大型車企紛紛推出專屬純電平臺生產新能源汽車,強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生產布局。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于2月18日在長春啟動。據了解,該項目是中國一汽與德國大眾集團、奧迪公司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奧迪在中國市場首個純電動車型生產基地。項目應用了先進的PPE平臺和數字化、物聯網、環保技術,一期建成后預計年產新能源汽車15萬輛。
大眾集團于2018年發布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專注于純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到2030年,大眾旗下12個品牌、近300款車型都將推出純電動版,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基于MEB平臺打造。截至目前,大眾MEB平臺已發布多款ID系列純電車型。
長城汽車、長安汽車(000625)等國產品牌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迅猛擴張。1月27日,長城汽車正式接收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預計2023年下半年投產,年產能10萬輛。長城汽車將深化本地產業鏈布局,聚焦電動化和智能化,計劃3年內投放10款全新電動化產品。
1月24日,長安汽車聯營企業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新能源”)舉行B輪融資簽約儀式,宣布完成49.77億元融資。記者獲悉,長安新能源完成B輪融資后,計劃于2025年前后完成公開上市。
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安新能源將圍繞“新汽車+新生態”戰略,繼續以“傳統新勢力”模式,整合全球優質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長安新能源將以“世界一線主流電動車品牌”為定位,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70萬輛為目標,加速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
汽車行業分析師陳茜表示,傳統車企早期對新能源汽車不夠重視,其純電動汽車大多都是油改電,營銷推廣仍是傳統路線,亮點少。近年來,大眾、本田、BBA等車企陸續推出專屬純電平臺。隨著新車型面市,傳統車企產能規模優勢將逐步顯現。
發力中高端市場
經過近幾年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眾多車企聚焦高端市場,實現品牌向上,包括長城汽車的沙龍、上汽集團的智己、長安汽車的阿維塔、吉利汽車的極氪、東風汽車(600006)的嵐圖等。
長城汽車沙龍品牌定位“氫電雙能”,未來將實現全品類氫能源乘用車量產。記者從接近長城汽車的內部人士處獲悉,公司正在籌備一個全新轎車品牌,代號為“BC”,對標BBA,主打新能源車型。
2021年8月,長安汽車發布新能源品牌阿維塔,華為、寧德時代(300750)負責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與電池技術。據了解,阿維塔自建的智能柔性生產線位于重慶,可實現最高35萬輛的年產能。2022年第二季度,阿維塔11將正式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阿維塔11將實現首批量產及用戶交付。中國一汽提出,“十四五”時期,紅旗新能源智能汽車占比將超40%。
平安證券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A00級市場趨于穩定,2022年增速將放緩。A0級市場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將保持較高增速。
關鍵詞: 新能源車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造車“老勢力”大秀肌肉 新能源車江湖料生2022-02-24
- 寧德時代 加速推進換電業務2022-02-24
- 陜西華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忠海一行2022-02-23
- 珠江啤酒發布業績快報 2021年預計營收約452022-02-23
- 喜報!陜鼓這一工程項目榮獲“全國工程建設2022-02-23
- 華大基因:與巴林阿拉伯海灣大學簽訂框架協2022-02-23
- A股18家食品企業調價 業績能上去嗎2022-02-23
- 財華洞察|剎那間的輝煌與落寞?全球小家電2022-02-23
- 未核準標的真實出資情況 國中水務被要求整2022-02-23
- 國金證券研究所所長蘇晨:招兵買馬踐行3.02022-02-23
- 華友鈷業擬發行不超76億元可轉債 三大業務2022-02-23
- 浙江東方與國科溫州研究院戰略合作2022-02-23
- 通潤裝備去年實現營收增長三成以上2022-02-23
- 先聲藥業(02096):曲拉西利用于廣泛期小細2022-02-23
- 東方證券(03958.HK):H股供股申請獲得中國2022-02-23
- 先聲藥業(02096.HK):曲拉西利用于廣泛期小2022-02-23
- 【港股通】先聲藥業(02096):曲拉西利用于2022-02-23
- 【預見】海底撈“惆悵”VS九毛九“搶鏡”,2022-02-23
- 美的置業擬發行15億元中期票據用于項目建設2022-02-23
- 【金融街e觀察】“服務北交所十條”推動資2022-02-23
- 【金融街e觀察】隋強:北交所將通過五個結2022-02-23
- 瑞銀:成長股“抱團”瓦解的負反饋接近尾聲2022-02-23
- 康芝藥業:預測注射用蘇拉明鈉對不同SARS-C2022-02-23
- 完美世界聲明不以“元宇宙投資項目”等名義2022-02-23
- 全國首條電動重卡干線投運 寧德時代攜手三2022-02-23
- 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調研中環裝備2022-02-23
- 上市后首次重組終止!創識科技停止競拍捷文2022-02-23
- 省發改委副主任陳建忠蒞臨杭鋼調研指導2022-02-23
- 唯品會2021年營收增長15%至1171億元 凈利2022-02-23
- 【公司前線】天能股份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2022-02-23
精彩推薦
- 財華洞察|剎那間的輝煌與落寞?全球小家...
- 先聲藥業(02096):曲拉西利用于廣泛期小...
- 東方證券(03958.HK):H股供股申請獲得中...
- 先聲藥業(02096.HK):曲拉西利用于廣泛...
- 【港股通】先聲藥業(02096):曲拉西利用...
- 【預見】海底撈“惆悵”VS九毛九“搶鏡...
- 美的置業擬發行15億元中期票據用于項目建設
- 大廠員工=買房自由?| 財訊60秒
- “保租房”爆發,這些房企被“點名”
- 招商蛇口:去年凈利約103.7億元,同比降15.35%
- “名門”孫中占欲躺平 |潛鱷浮沉錄?
- 香港特區政府:已做好準備迎接中概股回流
- 廣州市住建局回應豪宅限價放松傳聞:沒有...
- 楊元慶回應聯想納入恒生指數:相信將獲...
- 大廠裁員潮之下楊元慶稱“聯想三年招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