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支付機構中止牌照續展 嚴監管下縮量或成趨勢
5月13日,首批27張支付牌照續展結果出爐,24家通過續展,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等三家機構因合并中止續展。業內指出,牌照續展是監管對支付機構經營情況、合規情況、風險控制能力進行檢驗評估的監管手段,一些經營不佳或存在重大違規等情況的機構,將被逐漸清出行業。隨著當前支付行業發展、市場環境、監管政策等情況發生變化,支付機構在監管合規和業務發展方面面臨更多挑戰,未來牌照縮量或是大勢所趨。
3家支付機構中止牌照續展
5月13日央行官網公布首批27張支付牌照續展結果,財付通、支付寶、拉卡拉、通聯支付、銀盛支付、匯付天下、付費通、易生支付、快錢支付等24家續展成功。
另外3家,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北京數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擬與其控股股東銀聯商務開展整合工作,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了終止續展審查申請,在中止審查期間繼續開展業務。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此次中止續展的3家均為“銀聯商務系”支付機構。今年年初公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規定,同一法人不得持有兩個及以上非銀行支付機構10%以上股權。同一實際控制人不得控制兩個及以上非銀行支付機構。
“可以看到,本著同一家支付機構只允許一張牌照持有的原則。此前傳聞銀聯商務系牌照整合在預期之內落地。”易觀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續展,還有兩家機構業務范圍縮水。其中,環迅支付被取消了包括網絡支付在內的多項業務資格。杉德支付的銀行卡收單業務范圍從原本的全國縮減到本次續期的除廣東省、山西省以外地區,可在深圳市開展業務。
支付牌照持續縮量
業內指出,牌照續展是一種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監管手段,通過央行對支付行業的監管情況來看,一些經營不佳或存在重大違規的機構,將被逐漸清出行業,牌照縮量是大勢所趨。
“實際上,牌照續展只是監管結果的體現,監管部門不只在牌照續展期內審查材料,平時也在日常審查支付機構的經營、合規情況。”王蓬博說,例如,支付罰單頻頻落地就是體現。今年第一季度,央行開出了16張支付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超8800萬元。
記者注意到,此次被縮減業務范圍的兩家機構就都曾收到罰單。其中,環迅支付在2019年被罰沒5939萬元,一度刷新支付罰單紀錄。杉德支付也曾收到央行千萬級罰單,2018年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杉德支付合計罰沒金額2473萬元。
記者梳理發現,除此次因合并中止續展的3家機構,此前支付牌照續展時,也曾有多家機構被央行不予續展或縮減業務范圍。例如,2017年6月,央行公布第四批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決定。公告顯示,在此次申請續展的93家非銀行支付機構中,共有84家非銀支付機構的牌照獲批續展至2022年,有普天銀通支付、樂富支付等9家機構因存不予續展的情形,不予續展。公告同時顯示,2家機構雖然獲得續展但被責令停止部分地區業務。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42張支付牌照被注銷,支付牌照持續縮量,2011年以來央行共發放271張支付牌照,目前剩余數量為229張。
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表示,支付牌照續展的主要影響因素還是合規能力及水平,此前合規工作不到位、多次收到過罰單的機構更容易面臨續展的不確定性。近年來,央行不斷完善支付行業的監管工作并加大對“累犯型”機構的懲治力度,當“累犯型”機構積累到一個臨界點,很可能會不予續展。
嚴監管態勢不減
專家表示,當前支付行業發展、市場環境、監管政策等情況發生了變化,支付機構在監管合規和業務發展方面面臨更多挑戰。
近來,支付行業的監管政策密集出爐。《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將支付監管的部門規章升級為行政法規,對支付領域的市場準入和管理進一步加強。此前,央行還發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規范了備付金集中交存后的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業務,進一步明確監管職責等內容。
“當前支付監管環境面臨高壓態勢。近年來,監管對非法活動如電信詐騙、跨境賭博、套路貸等打擊措施持續升級,并明確思路從支付結算端入手加強清理整頓。”蘇筱芮說。
王蓬博表示,支付機構還面臨市場環境的變化,在原有利潤減少的情況下,如何和行業巨頭競爭、如何獲取新的利潤,是當前不少機構面臨的重要挑戰。
業內指出,在嚴峻的監管環境和市場環境下,合規性不佳的機構將被不斷淘汰出局,經營困難的機構也可能主動選擇退出市場,后續支付牌照數量縮減或將持續。
“未來,支付機構不僅要建立健全自身的風險防控機制,也需要與時俱進對非法支付領域出現的新形勢、新情況開展研判,只有做好合規才能使機構發展行穩致遠。”蘇筱芮說。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比亞迪擬分拆比亞迪半導體至創業板上市...
- 康希諾2020年銷售費用占營收近7成 尚未...
- 建業地產午后復牌:股價一度暴跌逾60% ...
- 推動有色金屬冶煉行業高質量發展 恒豐...
- 江海證券2020年凈利潤1.31億 收入小幅降低
- 潤科生物終止創業板IPO 保薦機構是萬和...
- 合生創展再度“借新還舊”:擬發3億美元...
- 博眾精工上市首日漲85% 成交額5.50億元
- 股價飆升17%報8.44港元!恒騰網絡入選MS...
- 樂心醫療2020年營收、凈利雙增背后:一...
- 遠洋集團前4月銷售額305.4億元 對應協...
- 日照銀行2020年總資產突破2000億元 凈...
- 重慶富民銀行2020年凈利潤出現成立以來...
- 金融壹賬通2021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1....
- 天茂集團發布公告稱:國華人壽前4月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