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德基金:5月持謹慎樂觀看法 中長期看好消費、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景氣度向上行業
對于5月份的A股市場,我們依舊持謹慎樂觀的看法。當前各國紛紛進入疫苗注射階段,同時部分國家也出現疫情的爆發,屬于疫苗和疫情賽跑的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正在從疫情中恢復,企業盈利改善從數據中逐漸得到確認。另一方面,通脹預期出現,全球無風險利率持續上行,給股票的估值帶來較大壓力。估值壓力需要業績的成長性來彌補,因此今年對公司業績成長性和確定性的要求更高,優質資產更加稀缺。在這一輪市場調整之后,高估值的壓力有所釋放,基本面優秀并且業績確定性和持續性強的優質公司有望是市場重點配置方向。從中長期來看,我國金融開放的力度加大,外資持續流入的趨勢不變。國內房住不炒的思路延續,疊加理財產品打破剛兌,權益市場有望承接居民資產配置的需求。從結構上看,我們中長期看好景氣度向上的方向如消費、醫藥、新能源汽車等。
消費: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巨大;同時我國消費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具備較大提升空間,消費升級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人口結構和社會背景變化導致的消費趨勢的變化,帶來大的投資機會。消費行業變革慢,不會受到太多技術沖擊,格局穩定;同時由于馬太效應, 龍頭公司具備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和先發優勢,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優質的消費品公司,普遍具備盈利性、持續性、確定性等屬性,因此普遍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估值溢價。站在目前時點,去年由于疫情導致受損的航空、機場、旅游、酒店、電影等可選消費,今年有望獲得邊際改善。從中長期看,白酒行業是個特別的行業,沒有海外競爭對手,也很難有新品牌入局,價格分層好,行業有較好的競爭格局;龍頭公司品牌優勢明顯,業績成長具有確定性和持續性。
醫藥:醫藥是內需里的剛需,需求旺盛且確定性強,受益于龐大的本土市場、人口老齡化、經濟發展帶來的人均診療費用提升;從結構上看,醫??刭M將資金結余用于臨床急需和創新藥,非醫保醫療產品市場持續擴容。此外,無論是當前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甚至疫情之后,醫藥行業的戰略地位有望提高,無論是產業政策、資本市場融資以及醫藥新基建補短板需求升級,都會帶來醫藥行業整體估值水平的提升;同時醫藥行業的馬太效應很顯著,核心資產維持高估值成為常態。我們看好的投資方向主要包括:創新藥領域的big pharma、biotech和cxo,有望復制過去5年創新藥發展路徑的醫療器械,以及受益于消費升級的自費藥品、品牌消費品、疫苗和醫療服務。
新能源汽車: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共識,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因此汽車行業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是是未來確定的大方向。與此同時,電動車的產品力持續提升,行業的增長從政策補貼驅動轉變為產品力驅動。特斯拉引領新能源車發展的浪潮,造車新勢力緊隨其后,主流傳統車企陸續成立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子品牌,眾多科技企業也紛紛宣布開始造車。從投資角度來看,國內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閉環,產業鏈格局逐漸呈現。相對看好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如電池、熱管理、輕量化、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環節的龍頭公司。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一季度31省份GDP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8個...
- 科研接力讓原始創新厚積薄發 農業大省...
- 量子計算賽道的探路青年 90后占了70%以上
- 微軟、蘋果等科技股遭拋售 恒生科技指...
- 空天信息打通產業痛點 為不少行業提供...
- “云端”直播賣菜成為新農活 打造農產...
- 國產手機頻打高端牌售價上漲 消費者對...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下調223個基點 ...
- 銀保監會發文要求今年繼續實現增速、戶...
- 游樂設施發生故障致多人高空滯留 市場...
- 上海醫藥近2年營收增速持續放緩 “市...
-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迎利好 大型銀行要發...
- 銀保監會:截至今年3月末個體工商戶貸款...
- 從“假日經濟”看消費潛力:新技術賦能...
- 中央財政2021年度水利發展資金574億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