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瑞銀基金:2021年債市或演繹反復行情 優先配置高評級信用債
2020年出現了疫情沖擊、美股數次熔斷、注冊制改革、永煤違約等事件,在此背景下,2020年我國債市走出了“牛陡”、“熊平”行情。展望2021年,我國債市將會上演怎樣的行情?債市是否重新迎來配置價值?近期,國投瑞銀基金的固定收益部負責人李達夫做客國投瑞銀2021年第一期“基金會客室”,回顧了2020年債市行情,并深入解讀了2021年債券市場投資機會。他表示,2020年,影響債市的主線無疑是疫情以及寬松的貨幣政策,在經歷調整后,我國債市目前處于層次分明的狀態,未來一年,優質中短端利率債以及高評級信用債具備較高配置性價比。
2021年上半年債市或呈反復行情
回顧2020年債市行情,李達夫指出,2020年國內債券市場經歷了兩次巨大波動,一次是疫情侵襲,債市開啟牛市;一次是永煤違約等案件,劇烈沖擊債券市場。
2020年1月至4月期間,疫情席卷全球加速債市牛市行情;5月初,國內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央行調整貨幣政策,市場流動性寬松,債市牛熊轉換;8月以來,隨著經濟企穩復蘇,政策逐步恢復常態化,債市呈現熊平走勢;10月后出現的違約等事件,引發了信用債市場整體動蕩,波及利率債。
“央行動用貨幣政策工具,維持市場流動性,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市場情緒。”李達夫表示,“當前個別板塊的信用利差或者等級利差還維持高位,整個信用債市場仍處于層次分明的狀態。”
對于近期債市收益率下滑,李達夫認為,從基本面來看,經濟處于逐步維穩態勢,目前還沒有催生債市形成長期趨勢性行情的因素,更多是中短期內,供給較少、需求較多以及央行維護市場流動性導致債市收益率下行。“盡管近期債市表現較好,但是需要警惕兩方面沖擊,一是經濟通脹可能,二是貨幣政策調整。”李達夫強調。
優先配置高評級信用債
在近期債市收益率下行背景下,如何抓住債市配置機遇?李達夫認為,2021年,優質中短端利率債以及高評級信用債具備較高投資性價比,建議以高評級信用債作為基本盤。
李達夫表示:“在違約事件下,信用債市場受到極大沖擊,但也有不少被市場錯殺的品種,因此我們可適當關注被錯殺的短期限產品,分享持有期收益。”
同時,李達夫認為,當前市場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疫苗推進是否順利、貨幣政策如何推行等,因此在配置債券時,一方面,看重產品組合的靈活性和流動性,提高抗風險能力,具體來說,可以配置3年左右的利率債或者高評級信用債,并且在維持票息加杠桿策略的同時,密切關注央行動向,靈活調整杠桿水平;另一方面,隨著基本面逐漸明朗,也可以進一步調整債券組合。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