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瑞銀基金:短期科技修正不改長期趨勢 未來消費電子業績增速較好
近期大盤進入震蕩調整階段,電子行業也發生回調。展望未來,電子行業投資機會幾何?若從盈利能力看,電子行業仍有較好表現,wind數據顯示,電子板塊2020 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0519.40 億元,同比增長3.67%。最新一期國投瑞銀基金會客室邀請了國盛證券電子分析師鄭震湘、國投瑞銀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周奇賢,為大家分享最新電子行業的看法。鄭震湘表示,未來電子行業成長性比較清晰,周奇賢表示,科技是長期較好的投資賽道,科技創新、國產替代值得關注。
未來消費電子業績增速較好
對于電子板塊的回調,鄭震湘表示,雖然國內電子上市公司份額和品類擴張表現較好,但疫情沖擊下,三季度電子業績增速放緩,使得過去1到2個月,電子行業進入盤整階段,未來消費電子業績增速較好。從具體板塊看,可以關注三大方向,如蘋果產業鏈、安卓系產業鏈,以及面板方向值得關注。
周奇賢補充指出,像TWS的耳機、無線藍牙耳機會有倍增的需求量,是值得關注的板塊;其次關注AR、VR相關供應鏈;最后關注電池快充這一細分領域。
短期科技修正不改長期趨勢
9月中旬來,美股科技領域出現波動,這是往下調整的開始,還是短期的修正?周奇賢認為科技創新板塊長期發展趨勢不會終止,從墨菲定律看,未來5到10年仍會持續演進,從而帶動整個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往上走,目前科技股波動只是長期趨勢下的調整,今年來以蘋果為領頭的科技股上漲幅度較大,未來科技成長空間大。從國內看,目前科技行業也在修正,其中未來技術相對成熟的國產替代有比較好的機會,比如模擬IC、功率半導體,因其少量多樣客制化程度高,是值得長期跟蹤的板塊。
站在投資者角度,不少人看來,好的科技股股價高、估值高。對此鄭震湘指出,縱觀歷史,科技估值相對較高,從整個行業看,目前處于創新周期、政策周期、資金周期利好階段,電子是典型創新帶動需求的行業,受今年疫情影響,電子行業需求按下暫停鍵,未來成長性較為清晰。等疫情恢復正常,電子行業效率提升,一些龍頭股利潤可能會有超預期的機會。
科技是長期好賽道
談及未來電子行業的投資機會,周奇賢表示,科技是長期較好的投資賽道,可沿著科技創新、國產替代兩個維度去做投資,其中國產替代方面,國內有充沛的人才和資本市場的支持,需3-5年發展時間,IC芯片、半導體有望走出“康莊大道”。
鄭震湘表示,未來消費電子業績增長應該持續向上,但拐點信號、產業跟蹤仍需持續跟進,從整個國家科技實力、戰略性看,半導體產業仍有機會,不同行業要不同分析,挖掘真正有價值的公司。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