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級晶體管制造在柔性材料上實現 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電子學》
多年來,超薄、靈活的計算機電路一直是個工程目標,但技術障礙阻礙了實現高性能所需的設備小型化程度。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
2021-06-18 16:02:09 -
長達數十年的伽馬射線爆發謎題獲解 研究成果發表在16日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恒星爆炸產生伽馬射線暴的驅動因素是長期存在的謎題,近日,由英國巴斯大學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測量了伽馬射線暴的磁場,首次證實了長達數
2021-06-18 16:01:08 -
歐首臺IBM量子計算機在德投入使用 推動量子技術從最初的研究走向市場應用
15日,由IBM公司和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合作建造的擁有27個量子比特的IBM量子計算機在德國巴符州正式投入使用。這是目前歐洲最強大的量子系統
2021-06-18 15:53:51 -
國產超導二極磁體場強達12特斯拉 實現了完全國產化
6月16日,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獲悉,該所高場超導磁體團隊研制的全國產超導二極實驗磁體,在6月13日結束的新一輪性
2021-06-18 15:48:38 -
我國完成首例球囊式肩袖功能重建手術 附加了防移位、自適應等創新機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趙金忠教授團隊通過微創傷切口,借助全新的Archimedes球囊技術對一名65歲女性患者進行了治療,使
2021-06-18 15:45:48 -
中俄聯合發布月球科研站路線圖 具體內容已在國家航天局網站發布
記者日前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6日,中俄聯合發布了《國際月球科研站路線圖(V1 0)》(以下簡稱《路線圖》)和《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
2021-06-17 16:11:50 -
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 全面進入運行管理新階段
三峽集團宣布,16日11時,隨著最后一臺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成功并入南方電網,中國第四、世界第七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按期實現
2021-06-17 16:08:08 -
科學家首次為日球層邊界繪制“肖像畫” 并制作出它的三維圖像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4日報道,科學家首次繪制出太陽日球層邊界的圖像,有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和星際風之間的相互作用。最新論文主要作者、洛
2021-06-17 16:06:20 -
“花粉DNA元條形碼”技術 相關研究發表在新一期英國期刊《生態與進化》上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機構主導的研究發現,通過一項花粉DNA(脫氧核糖核酸)檢測新技術,能夠探明某群蜜蜂釀造
2021-06-17 16:04:43 -
將RNA寫回DNA 看聚合酶如何“逆行” 相關論文近日刊登于《科學進展》
人們知道,細胞可以將DNA復制成一組新的DNA,然后進入一個新形成的細胞。其中,涉及一類被稱為聚合酶的細胞機器,它們也可以構建RNA信息,
2021-06-17 16:02:54 -
俄開發出具獨特防輻射性能的涂層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材料》期刊上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開發出一種獨特的防輻射納米涂層,它能夠自我修復。它的使用將有助于保護電子設備,并大大提高核工業和航天工業材料
2021-06-16 16:32:30 -
俄用從太空獲取的骨組織進行移植實驗 目的是對比太空和地球的材料
俄羅斯3D生物打印解決方案公司負責人尤謝夫·赫蘇阿尼稱,俄羅斯科學家已開始向大鼠移植在太空獲取的骨組織的實驗。赫蘇阿尼說,實驗共使用
2021-06-16 16:30:34 -
發貨到簽收僅8小時,天舟二號如何將太空“包裹”安全送達?
5月29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8小時后,天舟二號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對接,快遞包裹順利抵達目的地。作為貨運飛船的天
2021-06-16 16:29:15 -
海洋塑料研究激增 關于塑料來源或解決方案的論文卻不多
從珠穆朗瑪峰頂到南極洲的偏遠角落,到處都有塑料的身影。每年,數百萬噸的廢棄塑料被沖進海洋。有些漂浮在巨大的海洋垃圾帶里,有些則沉到
2021-06-16 16:27:48 -
中國首次在拓撲保護光子晶體芯片中實現量子干涉 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任希鋒研究組與中山大學董建文、浙江大學戴道鋅等研究組合作,基于光子能谷霍爾效應,在能谷相關拓撲絕
2021-06-16 10:24:41 -
我國大型永磁電機整體充磁技術獲突破 相關技術及裝備研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研制的國內首臺套大型永磁電機整體充磁裝備成功完成了2 5MW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的整體充磁,
2021-06-15 15:57:38 -
我國2030年前后實施火星取樣返回 木星系探測孕育著大量科學新發現
近日,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在此次發布會上介紹了我國未
2021-06-15 15:55:10 -
歐洲航天局公布大規模太空探索任務 目前的計劃項目名為“宇宙愿景”
據《科學》報道,近日,歐洲航天局(ESA)公布了其大規模太空探索任務的三大科學主題。該太空探索任務計劃在2035年到2050年間展開,耗資10多
2021-06-15 15:54:36 -
“純素蜘蛛絲”制品可替代一次性塑料 研究結果10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模仿自然界中最堅固的材料之一——蜘蛛絲的特性,創造了一種基于植物的、可持續的、可伸縮的聚合物薄膜。這種新材料
2021-06-11 15:52:42 -
未來30年非洲類人猿活動范圍或銳減 重點放在現有和擬議的保護區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多樣性和分布》雜志發布預測結果稱,在未來30年,由于氣候變化、土地利用變化和人口增長的影響,非洲大猩猩、
2021-06-11 15:51:32 -
凍結約2.4萬年微生物成功“復活” 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7日的《當代生物學》上
綜合法新社、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月8日報道,俄羅斯科學家成功復活一種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已被凍結約2 4萬年的名為蛭形輪蟲的微生物
2021-06-11 15:50:04 -
高端醫學影像設備有了“中國芯” 攻堅行業“塔尖”技術
近日,聯影集團發布了首款高端醫學影像專用中國芯,填補了我國在高端醫學影像設備自研專用芯片領域的空白,并在關鍵技術指標上實現了國際領
2021-06-11 15:49:01 -
數據傳輸 分秒必達 風云四號b星升級氣象服務
6月3日,風云四號02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6月10日17時07分,衛星成功定點于東經123 5度赤道上空靜止軌道位置,正式命名為風云四號
2021-06-11 15:48:09 -
迄今最大規模青少年大腦認知發育研究結果公布 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美國科學家在8日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開展了迄今最大規模的縱向神經影像學研究,獲得的青少年大腦激活數據揭示
2021-06-10 15:59:24 -
暗夜里爭分奪秒尋星,“追星人”有了自己的星星
5月1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公布了數百顆小行星命名,中國業余天文臺星明天文臺喜獲4顆小行星命名,其中有2顆是中國科學院
2021-06-10 15: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