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因剪刀切除工業微藻大片斷染色體 相關成果發表在《植物學期刊》上
3月2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單細胞中心徐健研究員主持完成的工業微藻染色體大片段精準切除技術,為藻類底盤細胞的開發打開了大門。相關成果發表在《植物學期刊》上。
作為一種“負碳”的光合細胞工廠,工業微藻能將陽光、海水和二氧化碳大規模轉化為油脂與氫,為清潔能源提供重要來源。除了光合作用、碳濃縮、油脂合成等關鍵功能模塊以外,藻類基因組上通常還包括很多由可移動元件、重復序列等組成的“功能冗余”區域。這些大片段染色體DNA既是一種額外的代謝負擔,也會影響基因組的可控性與穩定性。
但大片段操作藻類基因組通常極為困難,這阻礙著藻類底盤細胞的開發。針對這一瓶頸問題,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建立了精確可控的藻類染色體大片段DNA切除技術,首次對大于10萬個堿基對的DNA片段進行了單重與連續刪減,從而為“最小藻類基因組”的設計和“最簡植物底盤細胞”的構建打開了大門。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基于CRISPR/Cas的“基因剪刀”,通過兩條用于定義剪切位置的向導RNA(gRNA)的共表達,實現了位于30號染色體5’端的基因組中最大目標片段(10萬個堿基對)的精確刪除。在此基礎上,他們通過同時表達4條gRNA,實現了對同一細胞中30號與9號染色體上最長和次長目標片段的并行切除。
研究人員介紹,利用“拉曼組”等單細胞精度的代謝表型分析手段,他們驚奇地發現,盡管經歷了這些染色體大片段切除手術,微藻細胞的生長速度、生物量、潛在最大光合速率、葉綠素熒光非光化學猝滅、油脂含量和脂肪酸不飽和度等關鍵性狀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在生長速度和生物量累積速率上,一些工程株甚至有小幅加快。這些發現表明,“大刀闊斧”式精確切除這些大片段的“基因剪刀”,是構建“最小藻類基因組”的必備工具。徐健表示,此次研發的染色體大片段切除技術,將推動以微擬球藻為光驅的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和產業的發展。(記者王健高通訊員劉佳)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債券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強施壓 黃金價...
- A股沒有“軟骨病”,A股會不會陪著美股...
- 蘇州艾隆科技科創板上市 成交額3.43億元
- 萬達商管港股上市平臺“浮出”,注冊資...
- CNN恐懼與貪婪指數是什么?較上一交易日...
- 何為碳達峰和碳中和? 西安凱立持續探索...
- 美元強勢起漲上行破位 黃金價格一度跌...
- 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5個基點,至1.75%...
- 中農聯合申購中簽號碼 每個中簽號碼認...
- 2021養老金制度大調整,國家“表態”延...
- 中國銀行舉行2020年年度業績發布會 202...
- 吉林:工程采購項目要預留份額給中小企業...
- “十四五”末力爭把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
- 如何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嚴肅查處...
- 2021年3月30日生豬價格今日豬價 生豬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