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貌)專訪科學家薛其坤:輕舟已過萬重山
中新社記者 曾玥
“我是一艘從沂蒙山區駛出的小船。”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曾這樣形容自己。
1980年,薛其坤參加高考,以物理僅差1分滿分的成績,考入山東大學光學系。此后,歷經工作和學習深造,他于1994年取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
2005年,41歲的薛其坤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2023年,他獲得美國物理學會巴克利獎。這個被公認為國際凝聚態物理領域的最高獎,自1953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中國籍物理學家。今年,薛其坤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基礎研究取得突破絕非一日之功,相較于天賦,更多依靠日復一日的努力和堅持。”近日,薛其坤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在找到方向之后,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從基礎向高深推進的。”
薛其坤正在實驗室里調試儀器設備。 (受訪者供圖)
“小船”遠行,離不開導師引航。
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讀研期間,薛其坤跟隨導師陸華從事場離子顯微鏡研究,習得基本規則并熟練掌握儀器設備。而后,薛其坤赴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留學,師從櫻井利夫,遵循每日早7點至晚11點“泡”在實驗室的“7-11”工作要求,養成精益求精的科研態度。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物理系擔任訪問助理教授時,薛其坤又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大衛·阿斯本斯指導,進一步提升科學判斷力。
1999年,薛其坤轉動“船舵”,選定“航向”。
是年,他從海外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2005年,他加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組建科研團隊、搭建實驗平臺,瞄準物理學最前沿的研究方向,開始“沒有跑道的賽跑”。
首次實驗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學術影響,被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稱為中國實驗室里做出來的“諾獎級成果”;首次發現異質結界面高溫超導電性,開啟了國際高溫超導領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經過多年耕耘,薛其坤帶領團隊取得多項引領性的重要科學突破,“‘從0到1’蓋起第一層樓”,助力中國量子科學研究躋身世界第一梯隊。
“我們趕上了科學研究的黃金時代。”薛其坤說,自己的成長成功與國家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背景緊密相連,科研成果的取得與國家科技實力的持續壯大、基礎研究的深厚積累以及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息息相關。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先后實施“863計劃”“攀登計劃”“973計劃”,基礎研究整體研究實力和學術水平顯著增強。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基礎前沿研究實現新突破,戰略高技術領域迎來新跨越,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科技體制改革打開新局面,國際開放合作取得新進展,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要有好米、好鍋才能把飯做香。”在薛其坤看來,教育、科技、人才構成了“金三角”的三個頂點,三者的內在關聯愈發深刻。“如何讓這三個頂點形成系統化的機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命題。”
新型研究型大學是重要試驗田。2020年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后,薛其坤也在教育領域開展多項“從0到1”的探索——面向人才培養、基礎學科、應用技術攻堅等推出五大行動計劃,打造“PI(學術帶頭人)+團隊+平臺”等科研模式和人才培養機制。
薛其坤在指導學生。 (受訪者供圖)
肩負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雙重身份,薛其坤逐漸將近年的工作重心轉向培養青年學術帶頭人,獎掖后學。“我的學生賦予了小船更青春的生命。”至今,薛其坤已培養120多名博士生、博士后,團隊成員和學生中已有1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30余人次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
“轉頭回望來時路,輕舟已過萬重山。”不久前薛其坤對南方科技大學畢業生的這番寄語,一如自白。(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中國新貌)專訪科學家薛其坤:輕舟已過萬2024-10-09
- 中新教育丨新疆大漠里“長”出知識“綠洲”2024-10-09
- 中新教育丨49名香港教大學者入選斯坦福大學2024-10-09
- 小語種本科生跨專業保研是“人才流失”? 2024-10-09
- 2025年研考生注意!明天起網上預報名啟動2024-10-09
- 讓你安心上學 國家真的很關心2024-10-09
- 專家呼吁:學術評價破除“唯論文”還須建立2024-10-09
- 職普融通,讓教育選擇更加靈活多樣2024-10-09
- 中新教育|中外高校代表在重慶共話“可持續2024-10-09
- 德國業界吁談判解決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2024-10-09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大渡口:非遺工坊2024-10-09
- “中網熱”照見中國網球新突破2024-10-09
- WTT中國大滿貫:林詩棟獲得男單冠軍2024-10-09
- 假期“余額”不足 南京城南景區依然游人如2024-10-09
- 中國鐵路6日迎國慶黃金周返程客流高峰2024-10-09
- 地球上的紅飄帶|科技賦能 紅色景點國慶假2024-10-09
- 文化中國行丨遇見三蘇祠 聆聽“一門三杰”2024-10-09
- 湖南雙牌強壯“文旅龍骨”培育經濟新增長點2024-10-09
- 國慶假期 民眾走進南京文博場館徜徉“歷史2024-10-09
- 國慶假期接近尾聲 南鐵返程客流持續增長將2024-10-09
- 中國網球公開賽:奧運冠軍埃拉尼/保利尼女2024-10-09
- “無償獻血村”背后的故事:一個人帶動一群2024-10-09
- 24小時不打烊 國慶多元場景拓展消費體驗2024-10-09
- 杭溫高鐵開通“滿月” 沿線車站運送旅客722024-10-09
- 馬來西亞舉辦首屆半導體招聘日 計劃培養62024-10-09
- 林風眠、吳冠中筆下的“中國式風景”點亮上2024-10-09
- 10月6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873萬人次2024-10-09
- 遼寧能源轉型“追風逐日”2024-10-09
- 福建對臺旅游升溫 兩岸文旅交流合作密切2024-10-09
- 國慶假期武漢文化味滿滿 盡顯城市魅力2024-10-09
精彩推薦
- 馬來西亞舉辦首屆半導體招聘日 計劃培...
- 林風眠、吳冠中筆下的“中國式風景”點...
- 10月6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873萬人次
- 遼寧能源轉型“追風逐日”
- 福建對臺旅游升溫 兩岸文旅交流合作密切
- “國際汽車及供應鏈高峰論壇”將落戶香港
- 中俄跨國旅居康養互訪活動在黑河啟幕
- 亞行上調今年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經濟...
- 中網正賽:王欣瑜、張帥晉級 王薔止步...
- 臺青攜手人大代表:親身實踐 共創成長...
- 青春華章|聽天津·聽障兒童唱響愛的旋律
- 國慶出境游火熱啟動 機酒預訂大幅超去年
- 黃河羊曲水電站三臺機組轉子全部吊裝完成
- 53天!全網獨家的嫦娥六號探月全記錄!
- 一眼“穿越”千年 《唯有定州》古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