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開局穩”——解讀一季度我國進出口數據
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實現10.7%的同比增幅,連續第7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業內專家指出,全球經濟呈復蘇態勢等因素推動出口持續高增長。
業內專家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實現了開局穩,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在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存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我國外貿企業苦練功,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外貿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
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實現“開局穩”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在去年的高基數上實現了高增長。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增長13.4%;進口4.19萬億元,增長7.5%。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說,全球經濟整體仍呈復蘇態勢,國際市場對我產品需求增長,是拉動我外貿增長的原因之一。“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2.6%,最新的世貿組織預測2022年全球貿易增速在2.4%至3%區間。盡管當前國內外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有的超出預期,但世界經濟整體復蘇態勢沒有改變,國際市場對我國產品的需求仍在擴大。”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說,3月,衡量全球經濟景氣度的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錄得53.0,雖然較前值下行0.60個百分點,創2020年11月以來新低,但是依舊位于榮枯線之上,表明全球經濟處于擴張狀態,在數量方面支撐3月出口增速。
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進出口值。李魁文說,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國際能源和糧食價格呈現上漲態勢。一季度,反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路透CRB指數累計漲幅近30%。受價格上漲推動,一季度我國原油、天然氣、糧食等大宗商品進口值同比均呈兩位數增長。
鄭后成說,3月,追蹤一籃子商品價格表現的CRB指數同比錄得55.65%,較前值大幅上行14.14個百分點,創近5個月新高,在價格角度對出口增速形成較強支撐。此外,人民幣匯率小幅貶值、基數效應也是出口高增長的原因。
多因素影響我國未來出口
業內專家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實現了開局穩,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但當前國際國內環境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
國際經濟形勢和大宗商品價格是影響出口的重要因素。天風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說,美國經濟收縮是影響出口的一個變量。“歷史上看,美國經濟在貨幣收縮時期實現軟著陸多有賴于財政寬松或者大規模的產業周期紅利,當前大規模產業紅利顯然是不具備的,中選臨近之際財政擴張政策也難以得到共和黨的支持。在此背景下,政策退潮和歷史性的高通脹已經顯著削弱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信心。”
鄭后成說,地緣政治問題大概率利空全球宏觀經濟,預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大概率承壓。大宗商品價格方面,地緣政治問題未出現明顯緩和,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概率較低;但是考慮到全球原油供給上行,以及全球宏觀經濟邊際承壓,預計國際油價大幅上行概率也較低。綜合以上,4月CRB指數同比預計還將位于高位,價格因素還將對4月出口增速形成較強支撐。
李魁文說,當前國際國內環境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發展面臨諸多風險挑戰,疊加去年外貿基數較高等因素,實現穩外貿的目標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在正視這些困難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國外貿仍將有望保持穩定發展。
出口高景氣勢頭仍存,企業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
記者調研了解到,當前我國出口高景氣的勢頭仍在。在當前出口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企業加快了創新研發、產品升級步伐。我國外貿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高。
記者近期調研的部分外貿企業反饋,企業雖然新增訂單數量較2021年同比下降,但仍比2020年這樣的正常年份有所上漲。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物價指數和中國出口集裝箱物價指數雖較前期高位回落,但仍處于較高水平,側面表明我國出口景氣度維持在較高水平。
盛威國際董事局資深副總裁王磊說,盛威國際旗下有多家公司,從這些公司的報稅情況看,與2021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較2020年有所增長。去年,由于企業訂單情況超預期,不同產品實現了40%-100%的業績增長,原本的升級改造計劃也推遲至今年。今年,盛威將繼續對落后廠房、設備進行改造升級。“不少外貿企業強調銷售,通過各種各樣的推廣方式甚至價格戰獲得顧客。外貿企業要良性發展,必須要從制造端、物流端和客戶端一起發力。因此,外貿的根基在于制造業。外貿企業只有強化全產業鏈建設,尤其是供應鏈的建設,才能做到固本強基。”
杭州一家電器企業負責人說,企業從去年開始調整產品方向,主攻小眾化個性化產品,通過信息技術支撐,優化生產線,以更快的速度打造更多暢銷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外貿“開局穩”——解讀一季度我國進出口數2022-04-13
- 上海:已針對“社區團購”哄抬物價等出臺一2022-04-13
- Mysteel晚餐:滬蘇等地鋼市產銷存調研,鋼2022-04-13
- 深圳市東盈安電科技有限公司為商業、工業提2022-04-13
- 塔斯汀緊隨“國潮”的腳步,在傳承與創新中2022-04-13
- 科技國潮再推新品,realme 真我V23將于4月2022-04-13
- 中國海油成立新能源分公司2022-04-13
- 中國互金協會等三大協會聯合呼吁:堅決遏制2022-04-13
- 天山鋁業獲106家機構調研:公司全年鋁錠產2022-04-13
- 京東方A獲124家機構調研:柔性AMOLED方面,2022-04-13
- 偉星新材獲90家機構調研:公司2021年上半年2022-04-13
- 中航光電獲61家機構調研:公司全生命周期解2022-04-13
- 愛博醫療獲266家機構調研:公司新加入隱形2022-04-13
- 澳能建設(01183.HK)附屬就澳門電動汽車充電2022-04-13
- 濱海投資(02886.HK)附屬與昆侖租賃訂立融資2022-04-13
- 【港股增持】北京能源國際(00686.HK)獲首席2022-04-13
- 世茂集團:3月合約銷售額73.4億2022-04-13
- 清朗行動嚴懲網絡造謠者,自媒體博主向杭州2022-04-13
- 四大核心技術助力星河搜索領跑軍事垂直搜索2022-04-13
- 中央氣象臺:大風降溫向南擴展,江浙滬皖等2022-04-13
- 食品和能源價格持續飆升,英國3月份通脹率2022-04-13
- 上海:企業要加強倉儲、物流管理,確保依法2022-04-13
- 逆勢而上,美中生物大舉擴張新事業版圖2022-04-13
- 銀邦股份與法雷奧集團簽署約20億元商業合同2022-04-13
- 恒生指數周三收漲0.26% 資源股領漲2022-04-13
- 科新機電與安泰創明簽署聯合實驗室共建協議2022-04-13
- 信披違規遭立案調查!5萬股東“踩雷”!這2022-04-13
- 廣濟藥業董事長阮澍:加快推進“1831”歐盟2022-04-13
- 廣濟藥業董事長阮澍:公司在俄羅斯的銷售額2022-04-13
- 廣濟藥業財務總監胡明峰:2022年將加快以“2022-04-13
精彩推薦
- 外貿“開局穩”——解讀一季度我國進出...
- 上海:已針對“社區團購”哄抬物價等出...
- Mysteel晚餐:滬蘇等地鋼市產銷存調研,...
- 澳能建設(01183.HK)附屬就澳門電動汽車...
- 濱海投資(02886.HK)附屬與昆侖租賃訂立...
- 【港股增持】北京能源國際(00686.HK)獲...
- 世茂集團:3月合約銷售額73.4億
- 中央氣象臺:大風降溫向南擴展,江浙滬...
- 食品和能源價格持續飆升,英國3月份通脹...
- 上海:企業要加強倉儲、物流管理,確保...
- 北京我愛我家承諾:為符合條件的家庭免除...
- 等待“遲到”的小陽春
- 【IPO前哨】捕獲女孩兒“芳心”,蕉下是...
- 超10%!俄羅斯前財長:俄經濟將出現1994...
- 省會城市經濟大數據:11城GDP破萬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