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扶持雙創發展,資本市場聚力助推轉型升級
在政策層多次強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背景下,作為支持高科技企業的重要實踐,當前充分發揮資本市場連通資金與實體的橋梁作用,扭轉實體企業“融資難”的尷尬局面已勢在必行。
眼下,債券市場在支持科技創新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愈發突出。伴隨金融支持力度的不斷增強,后續雙創債市場的擴容料呈大勢所趨。
市場融資需求旺盛
事實上,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在創新方面一直走在資本市場前列,尤其是科創板的推出,不僅發揮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試驗田”的效應,同時也成為了中國科技創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不僅如此,上交所債券市場更是籌措中長期資金的重要場所。自2017年7月,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開展創新創業公司債券試點的指導意見》,旨在努力探索適合創新創業企業發展的債券市場服務支持新模式后,上交所便正式推出了創新創業債券品種。截至目前,上交所已累計發行了84只創新創業債券(含科技創新債券),規模合計391.48億元,持續疏通信用傳導機制、助推實體企業創新升級。
需指出,由于科創企業具有高投入性、高技術人才密集性、高成長性等特征,因而前期的高投入和高風險使得市場資金流向科創企業的意愿并不高。
此時,監管層之于金融業的引導就變得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當前試圖借力資本市場,降低融資成本,嘗試創新產品的籌資主體不在少數。
“我們剛發行了10億元雙創公司債,2022年旗下子公司國鑫創投也準備發行雙創債券,主要投資金融科技領域。”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資金管理部業務經理付凌云說。
“我們目前在上交所申請了30億元雙創債的批文,已經發行了一單雙創債和一單科創債,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張尚偉稱,“這兩個月我們還會繼續新發公司債,用于自身的投資資金需求。”
金融機構積極施為
毋庸置疑,資本市場在支持科創企業發展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
“2020年以來,我們在上交所共發行了11期雙創債,服務了8家企業,涉及規模95.8億元。”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同時,我們還推出過‘綠色+雙創’‘碳中和+雙創’等雙貼標品種。2022年,我們預計會發行130億元左右的雙創債或科創債,涉及5至6家發行主體,且已獲得批文。”
不可否認,支持實體經濟,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金融機構責無旁貸,也大有可為。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披露,2021年,證券公司于創新創業公司債的承銷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承銷金額較2020年同期增長超1.54倍。
在承銷規模上,相比于2020年無一家承銷創新創業債券規模超30億元的窘境,2021年共有5家券商承銷額超過30億元。
不過,“據我們統計,2021年證券公司承銷創新創業公司債券的規模僅343億元,占公司債券總規模的0.9%。相比綠色債券等其它創新品種,創新創業債券市場的規模仍舊偏小,交易所債券市場支持創新戰略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總部總經理助理、創新業務部總經理胡俊華直言,“向后看,積極支持央企、符合條件地方國企、科技產業園建設公司、證券公司或其子公司發行創新創業債券,進一步擴大創新創業債券市場規模已逢其時。”
此外,“當前產業企業,尤其是民營產業企業的債券融資環境依舊較差,投資者信心不足,為此,我們建議后續政策層或可考慮在國家層面建立產業企業政策性擔保體系和風險補償基金,在防范道德風險的前提下,盡快恢復市場投資者配置產業類企業雙創債的信心。”胡俊華說。
“綠色通道”繼續拓寬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創新也離不開反復的探索和實踐。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后續將堅持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服務雙創企業的工作力度和針對性。
首先,于項目審核方面,雙創債品種依然將實行專人對接、專項審核。適用即報即審政策,借由“綠色通道”提高審核效率。
第二,部門內部已經設立了產品創新相關多條線的聯動機制,對于各品種,各條線也都明確了具體的負責人。未來將從各維度大力支持雙創債的發展,推動政策優化落地。
第三,將進一步加強雙創債的推廣力度和服務水平。具體包括召開座談會、培訓會等活動,為融資企業介紹政策情況,加強投資者培育和市場推廣工作,豐富投資者多樣性。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自上而下”扶持雙創發展,資本市場聚力助2022-03-14
- 英國央行本周將連續第三次加息,應對通脹急2022-03-14
- 深圳人行:全轄金融機構要確保金融服務不斷2022-03-14
- 雷曉燕:中國需盡快建立生育友好型和老年友2022-03-14
- 乾景園林(603778.SH)復牌一字漲停報5.04元2022-03-14
- 迪阿股份(301177.SZ)午后直線拉升 現報88.2022-03-14
- 天目湖(603136.SH)跌逾4%報18.85元 總市值35億元2022-03-14
- 中國聯通(0762.HK)去年下半年收入較上半年2022-03-14
- 廣深鐵路股份(00525.HK)跌逾4%報1.33港元 2022-03-14
- 綠電概念股走低 內房股持續下挫2022-03-14
- 李亞鶴:快遞攜病毒傳人幾率較小,但仍不可2022-03-14
- 中概股再度大跌 港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2022-03-14
- 港股中國聯通(0762.HK)盤中跌5.15% 報3.86港元2022-03-14
- 呷哺呷哺(0520.HK)跌勢不止 盤中一度跌超12022-03-14
- 航空股大跌 國債期貨早盤收盤2022-03-14
- A股市場疫情居家概念股逆勢上漲 人人樂漲2022-03-14
- 瓴承家族辦公室總經理吳科承攜投資客戶出席2022-03-14
- 昇興股份(002752.SZ)逼近跌停 報5.09元創2022-03-14
- 中國聯通(0762.HK)去年第四季服務收入略勝2022-03-14
- 機構密集調研黃金珠寶企業 周大生前兩月凈2022-03-14
- 南威軟件董秘回復:公司目前未參與西數東算2022-03-14
- 正大康地農牧集團總裁吳龍一行到訪金新農總2022-03-14
- 誠達藥業董事長葛建利總經理盧剛收警示函 2022-03-14
- 1億元存款被劃走!違規擔保3.73億元!上交2022-03-14
- 雅本化學(300261.SZ)漲近7%報28.73元 總市2022-03-14
- 四環醫藥(00460.HK)附屬收購深圳易美80%股2022-03-14
- 呷哺呷哺2021年虧損近3億,連續四年凈利下2022-03-14
- 【異動股】新冠藥物板塊拉升,諾泰生物(6882022-03-14
- 【異動股】航空機場板塊下挫,白云機場(6002022-03-14
- 【異動股】激光雷達板塊下挫,光庫科技(3002022-03-14
精彩推薦
- “自上而下”扶持雙創發展,資本市場聚...
- 英國央行本周將連續第三次加息,應對通...
- 深圳人行:全轄金融機構要確保金融服務...
- 雷曉燕:中國需盡快建立生育友好型和老...
- 乾景園林(603778.SH)復牌一字漲停報5.04...
- 迪阿股份(301177.SZ)午后直線拉升 現報...
- 天目湖(603136.SH)跌逾4%報18.85元 總市值35億元
- 中國聯通(0762.HK)去年下半年收入較上半...
- 廣深鐵路股份(00525.HK)跌逾4%報1.33港...
- 綠電概念股走低 內房股持續下挫
- 中概股再度大跌 港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
- 港股中國聯通(0762.HK)盤中跌5.15% 報3.86港元
- 呷哺呷哺(0520.HK)跌勢不止 盤中一度跌...
- 航空股大跌 國債期貨早盤收盤
- 四環醫藥(00460.HK)附屬收購深圳易美80%...